基本信息
发展经济学
作者:宗义湘、赵帮宏、李慧茹、于振英
定价:39元
印次:1-3
ISBN:9787302272137
出版日期:2012.01.01
印刷日期:2017.01.09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共分为十二章,前两章介绍发展经济学的学科特点、研究对象以及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主要流派和发展思路;第三章介绍经济成长与经济发展的关係以及基本理论;第四~十二章按照经济发展要素逻辑展开,包括制度、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学技术、资源与环境、国际条件、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化与城镇化、传统农业改造。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等院校经济学类和管理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同时也可用作硕士研究生的教材,还可供广大经济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导论 1
第一节开发中国家 1
一、开发中国家的兴起 1
二、开发中国家的特徵及分类 2
第二节发展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5
一、发展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5
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
内容 6
三、发展经济学的特点 7
四、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8
第三节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9
一、早期经济发展思想对发展
经济学的影响 9
二、发展经济学的演变 10
第四节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
套用 17
一、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 17
二、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使命 17
本章小结 19
思考题 20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1
第一节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 21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21
二、结构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22
三、结构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25
第二节经济发展的新古典主义思路 26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26
二、新古典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27
三、新古典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29
第三节经济发展的激进主义思路 30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30
二、激进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32
三、激进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33
第四节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主义思路 34
一、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34
二、新制度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35
第五节简析四种基本思路 37
一、各种思路的特点 37
二、各种思路的优缺点 37
本章小结 38
思考题 39
第三章经济成长与经济发展 40
第一节经济成长理论 40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成长模型 40
二、新古典经济成长模型 45
三、新剑桥学派经济成长理论 51
四、新经济成长理论 52
五、经济成长阶段论 54
第二节经济发展的目标、限制因素与
发动因素 56
一、经济发展的目标 56
二、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 59
三、经济发展的发动因素 60
第三节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衡量 62
一、对经济发展内涵认识的演化
过程 62
二、经济发展的内涵 63
三、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方法 64
第四节贫困、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 66
一、贫困的含义与衡量方法 66
二、收入分配的衡量 70
三、经济成长与贫困、收入分配的
关係 71
第五节中国经济成长与科学发展观的
奠定 72
一、高速经济成长下的发展问题
日益突出 72
二、粗放型经济成长的不可持续性 73
三、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实践 74
本章小结 75
思考题 75
第四章制度与经济发展 76
第一节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制度
研究的一般方法 76
一、制度的含义 76
二、制度的分类 77
三、制度研究的一般方法 78
第二节几种重要制度与制度的功能 80
一、产权 80
二、市场 82
三、国家 84
四、制度的功能 85
第三节经济成长的源泉:制度的
重要性 86
一、制度促进经济成长的分析 86
二、制度促进经济成长的机制 87
第四节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88
一、制度变迁的基本概念 88
二、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模型 89
三、制度变迁的过程 92
四、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 93
第五节开发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
问题及创新 93
一、开发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制度
问题 93
二、开发中国家的制度创新 94
本章小结 97
思考题 98
第五章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99
第一节资本形成的含义与作用 99
一、资本形成的含义 99
二、资本形成的作用 100
第二节资本形成理论 102
三、“大推进”理论 105
四、“循环积累因果关係”理论 107
五、“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108
第三节资本形成的来源 109
一、储蓄及其分类 109
二、其他资本形成的来源 111
第四节金融深化和资本形成 112
一、金融深化的含义 112
二、金融深化的表现 113
三、开发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与
“金融深化” 114
四、开发中国家的二元金融结构 115
五、开发中国家金融深化的实践与
误区 116
六、案例:金融深化与全球金融
危机 117
本章小结 118
思考题 119
第六章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120
第一节人口理论与开发中国家人口
状况 120
一、人口理论 120
二、开发中国家人口状况 129
第二节人力资本的含义及形成途径 138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138
二、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係 140
三、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 143
四、教育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144
第三节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149
一、人口流动理论 149
二、开发中国家的人口流动与经济
发展 154
本章小结 155
思考题 155
第七章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 156
第一节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156
一、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含义 156
二、技术进步的类型 158
三、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162
第二节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165
一、技术创新的内涵 165
二、开发中国家技术创新障碍 169
三、开发中国家促进技术创新的
对策 169
第三节技术引进、技术选择与经济
发展 172
一、技术引进的形式和渠道 172
二、技术引进的障碍 174
三、开发中国家的技术引进 175
四、开发中国家的技术选择 176
第四节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 180
一、自主创新的含义 180
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係 180
三、进行自主创新的条件 182
四、自主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意义 184
第五节国家创新体系 185
一、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185
二、中国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 186
本章小结 190
思考题 190
第八章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191
第一节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与经济
发展 191
一、自然资源的含义、分类与
特徵 191
二、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係 193
三、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
分析 199
第二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205
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係 205
二、开发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 206
三、开发中国家环境污染的原因 208
四、开发中国家环境问题的治理
对策 210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212
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14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15
四、开发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途径 217
第四节循环经济 219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与模式 219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维度 223
三、开发中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
措施 225
本章小结 226
思考题 228
第九章国际条件与经济发展 229
第一节贸易与发展的理论 229
一、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229
二、新贸易理论 231
三、开发中国家贸易与发展关係的
理论 234
第二节利用外资与经济发展 237
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综述 237
二、开发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 241
第三节国际竞争力与经济发展 244
一、国际竞争力的含义 244
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理论 245
三、开发中国家国际竞争力主要决
定因素 249
第四节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 250
一、经济全球化与开发中国家 250
二、贸易保护理论与实践 254
第五节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双刃剑”
作用 257
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利用外资
基本状况 257
二、外资成为中国推动经济成长的
一个引擎 259
三、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负面
作用 260
四、未来外资进入与我国相关
政策的变化趋势 262
本章小结 263
思考题 264
第十章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 265
第一节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及目标 265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265
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266
第二节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268
一、平衡增长战略 269
二、不平衡增长战略 271
三、平衡增长战略和不平衡增长
战略的关係 274
第三节内向型发展战略与外向型发展
战略 275
一、内向型发展战略 275
二、外向型发展战略 277
三、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
比较 279
第四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与
实践 281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281
二、已开发国家解决地区发展差距
政策 287
三、开发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
战略选择 288
第五节1949—1978年中国区域发展
战略选择 290
一、1949-1978年中国区域的均衡
发展战略 290
二、1979-1991年中国区域非均衡
发展战略 290
三、1992年以来中国区域的协调
发展战略 292
四、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发展
总体战略 294
本章小结 295
思考题 295
第十一章工业化、城镇化与经济
发展 296
第一节农业国工业化与经济发展 296
一、农业国工业化理论概述 296
二、农业国工业化模式 297
三、开发中国家的工业化之路 299
第二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304
一、城镇化的含义 304
二、已开发国家与开发中国家的城
镇化模式比较 305
三、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係 306
四、开发中国家的城镇化路径 309
第三节中国的二元结构与“三化”
同步 311
一、二元结构的含义 311
二、中国二元结构的特徵 312
三、中国“三化同步”战略思想 315
本章小结 318
思考题 319
第十二章传统农业改造与农村发展 320
第一节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20
一、农业的含义 320
二、经典论述:农业的贡献 321
三、农业的多功能定位 326
第二节传统农业的含义、特徵与
改造 328
一、传统农业的含义 328
二、传统农业的特徵 329
三、传统农业的改造 332
第三节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徵 335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335
二、现代农业的特徵 338
第四节农业政策目标与支持手段 341
一、农业政策目标 341
二、农业政策支持手段 344
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农业政策 348
第五节农村发展的国际经验 349
一、农村发展理论 350
二、新农村建设的国际经验 351
三、德国的农业专业合作社 353
第六节中国新农村建设 355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355
二、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 355
本章小结 358
思考题 359
参考文献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