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南安村(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南安村)

(2019-06-05 03:21:47) 百科综合
南安村(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南安村)

南安村(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南安村)

南安村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城北双城镇,故名贺家坡,1962年为南安公社,1983年南安公社改南安乡,1986年撤销南安乡,併入双城镇,设南安村。村内现有6个村民小组,293户,1326人。耕地面积2237亩。环境地理位置优越,南距永昌镇5公里,北离双城镇5公里,金武高速公路、武双公路横穿南北,交通便利。村内有中国小,幼稚园、商店、银行、供电站、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通信设备齐全,南安街商铺众多,为双城镇第二大贸易集中区黄金地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安村
  • 行政区类别:镇下辖村
  • 所属地区:甘肃武威
  • 电话区号:0935
  • 邮政区码:733018
  • 人口:1326人
  • 方言:武威方言
  • 车牌代码:甘H
  • 村委书记:贺兆仓

本村概况

南安村位于甘肃武威凉州区城北双城镇,原称贺家坡,1962年为南安公社,1983年南安公社改乡,1986年撤销南安乡,併入双城镇,设南安村。村内现有6个村民小组,293户,1326人。耕地面积2237亩。环境地理位置优越,南距永昌镇5公里,北离双城镇5公里,金武公路横穿南北,交通便利。村内有学校,幼稚园、商店、银行、供电站、中移动、中联通、中电信通信设备齐全,为双城镇第二大贸易集中区黄金地带。
南安村南安村
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84元。
南安联合党总支现有党员54人,下设养殖协会党支部、村党支部、社区党支部3个党支部,有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活动阵地2100平米。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新农村建设

2012年11月8日,凉州区双城镇南安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设,市委常委、凉州区委书记李世英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开工。为深入贯彻落实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双城镇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分离、功能配套完善、社区规範管理”的目标要求,打破村组、地域界限,在南安村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该社区位于金武公路东侧,距武威城区21公里。社区2013年规划占地面积180亩,规划建设框架结构六层住宅楼40栋,户数1500户。配套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广场、车库、商业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道路、供热站、配电室、垃圾转运站、社区绿化等基础设施。该社区开工建成后,双城镇南片8个村的人口逐步向该社区集中,聚集人口将达到3500多户,1.4万多人。
双城镇南安新型农村社区双城镇南安新型农村社区
南安新型农村社区占地面积180亩,规划户数1500户,一期工程建成14栋住宅楼(470套)和社区服务中心,已订购362套,入住216户。
2014年11月11日,凉州区双城镇南安新型农村社区总投资2.5亿元,规划建设框架结构六层住宅楼40栋。一期工程已经建成住宅楼11栋,2014年底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
南安村综合楼商铺南安村综合楼商铺

本村政绩

南安新型农村社区南安新型农村社区
凉州区双城镇南安村新型农村社区的建筑工地上。5月4日,记者走进南安新型农村社区施工现场,只见焊花飞溅,正在紧张施工。双城镇纪委书记赵积选说:“南安社区一期工程计画入住430户,2014年年底就要建成入住。贺书记带领村支部一班人白天黑夜地乾,人都瘦了一圈。” 乾好村支书,要有些真本事,不然就没办法给民众办实事,就不能带领民众致富。”贺兆仓干事乾脆利索,说话快人快语。改革开放之初,他就经商、跑运输,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他开始承包工程,多年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不仅积累了资金,而且积累了一定的创业经验。2003年,他走上了村干部的工作岗位,先后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也就是从那时起,他撒开腿子跑,扯大嗓子喊,俯下身子乾,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也没有喊过一声累。 “班子不强,就很难带领南安村广大民众发展经济。”贺兆仓挑起南安村的担子时,村班子软弱涣散、经济发展落后。他首先从制度建设入手,抓班子,带队伍,谋发展,採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办法,组织党员民众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认识,为加快致富打下了基础。
南安社区建设南安社区建设
南安新型农村社区南安新型农村社区
贺兆仓与村支部一班人心里很清楚,要想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全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南安村民众种惯了大田农作物,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认识跟不上,心存顾虑。他带头建起了蔬菜温室,村主任建起了养猪场,共产党员贺登瑞建起了养牛场……贺兆仓抓住有利时机,组织民众到建棚农家的大棚里参观,让他们与建棚户交流经验、算账对比,跑前跑后、早出晚归做民众思想工作,为积极建棚的农户流转土地、解决资金,进一步坚定民众建棚的信心。2013年,南安村建成设施农业132亩,占镇上下达任务的203%;栽植经济林171亩,占镇上下达任务的114%,重点工作都走在了全镇前面。2014年前,全村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累计达到800多亩。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贺兆仓发现南安村经济发展慢,关键是民众致富的路径少。于是,他动员民众走“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设施规模养殖和劳务输出”三条路,加快了南安村民众致富的步伐。
农田农田
 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的南安人,很多人都想改善居住条件。贺兆仓动员民众放弃过去“高墙大院”传统住宅模式,参与新型社区建设。他说:“农民集中居住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改变了过去村庄‘天女散花’、民房‘横七竖八’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节约了土地,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实现了农商互补,拓宽了民众增收途径。”
社区占地面积180亩,规划户数1500户,计画建设框架结构六层住宅楼40栋。一期工程计画入住430户。项目负责人介绍,2014年前已经完成了工程总量80%。同时,贺兆仓通过向上争取,硬化了村组道路,改造了农村电网2公里,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难问题,全村80%的民众使用上了沼气……告别土坯房,喝上自来水,和城里人一样生活的美好梦想,正在南安村逐步变为现实。
“乡亲们信任我,组织关心支持我,乾不好工作说不过去。我要团结带领南安村民众鼓足劲,奔富路。”淳朴实在的话语,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基层干部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意识。

发展目标

2010来,南安村在镇党委镇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和养殖业,通过政策引导扶优做强,全村建成日光温室示範点3个,养殖示範点6个,2014年前全村畜牧产业正在向规模化,标準化的方向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今后将进一步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作用,壮大支柱产业,经过五年的的努力,设施农业将达到1500亩,努力把南安村建设为日光温室,暖棚养殖专业村,农业新技术示範村,民主管理和谐村,到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988元,设施农业1500亩以上,小康住宅250户。
南安村农田南安村农田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是全国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五增一保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南安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呈现出农民安居乐业,人均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发展遵循的基本原则
l、坚持节水增收原则
紧紧围绕市委“三大战略”,以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为主线,以调整最佳化农业结构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实现节水与增收的双赢。
2、坚持立足特色优势原则
根据区位和自然、社会资源优势,选準发展重点,放大自身优势,依託区位和交通优势,做大作强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商贸流通业等产业。
3、坚持依靠产业聚集区发展原则
统筹规划村域特色优势产业,探寻规模适度,特色突出和一村一品的区域化布局,争取建立优势产业基地,增强产业聚集区辐射带动力,积极支持地方重大项目建设。
4、坚持村庄建设规划与镇区总体规划相结合原则。
根据村庄建设规划与镇区总体规划布局积极开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发展思路
2013年来,南安村以党建统揽全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调结构、促增收、建社区、美环境。坚定不移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行销模式,毫不动摇培育甜高粱战略性新兴产业,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583亩、特色林果业620亩、住宅楼12幢424套。
2015年,南安村将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服务生产经营、带领民众致富的作用,广泛开展争创思想道德先锋、争创优质服务先锋、争创为民富民先锋、争创改革创业先锋、争创提质增效先锋、争创清廉实干锋六项争创活动,以党建工作保障产业发展,建设设施农牧业130亩,建成100亩集中日光温室1个,栽植特色经济林540亩,建成700亩甜高粱示範点一个,建设公租房636套,建设果蔬保鲜库1座。使日光温室,暖棚养殖,特色林果,甜高粱等主导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到2020年全村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270万元,年均增长lO.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22元,年均增长ll%,有组织输转劳动力达到400人,入住社区农户达到240户,把南安村建设成为民主、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南安村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