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农十师一八八团

(2019-04-11 00:50:25) 百科综合

农十师一八八团

农十师一八八团始建于1965年,由农十师实验农场、工程团生产营、工一师五团三营合併,组建“北屯三场”。1969年改名为一八八团,1975年隶属阿勒泰地区农垦局管辖,1982年兵团恢复建制后定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十师一八八团,2006年2月成立中心团场一八八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农十师一八八团
  • 建设时期:1965年
  • 地点:东南毗邻一八七团,西临布伦托海
  • 性质:建设兵团

基本情况

地理地貌

一八八团地处阿勒泰北屯西南,北以额尔齐斯河二级台阶为界,东南毗邻一八七团,西临布伦托海。地理位置为东经87°04′10″—87°55′57″,北纬46°15′46″—47°28′10″,海拔高度510-530米,地跨福海、阿勒泰两县(市),行政区划隶属福海县。团部所在地北屯,位于国道216、省道318交汇处。全团通连道路81.3公里,均为三级路面。连队内部道路总长57.08公里。干路、支路为柏油路面,巷路、连院门路为12cm厚的水泥砼面。共涉及15个种植业单位,交通十分便利。

气候条件

一八八团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乾旱大陆性气候,受全球环流西风带影响,冬季北冰洋气团控制时间长,夏季暖湿气团活跃期短,太阳辐射量年平均131.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温度4.5℃,绝对最低温度-46.7℃(1969年1月27日),绝对最高温度40℃(1989年7月27日),平均年降水量101.4毫米,最多174.4毫米(1969年),最少48.5毫米(1982年),年平均蒸发量1922毫米,是降水量的19倍,日照年平均2884.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60天,以西北风为主,平均风速3.8米/秒。

政区与人口

区域面积58.5万亩,拥有16个农业连队,10个工业单位,2个建筑单位,11个服务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全团2009年年末总人口7638人,其中:男4175人,女3463人。汉族7570人,其他民族68人。农业人口4554人,非农业人口3084人。

自然资源

土地和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全团土地总面积58.5万亩,其中:耕地11.12万亩,林地9.55万亩,牧草地19.71万亩,城镇及工矿用地0.23万亩,水利设施用地2.3万亩,水面3.63万亩,未利用土地11.76万亩。我团未利用土地数量较大,分布广,除部分分布在无水区和盐硷地外,其余均分布在荒漠地,可以种树种草。
矿产资源:乌伦古湖北岸七十三公里石质丘陵地带含油脂煤,无烟、火硬。湖东岸产红盐,故名红盐池。湖南岸盛产石灰岩、石英沙。农六连南面盛产蛋白土。垦区内砂石多,是现代建材之一。

林业资源

林业用地面积9.55万亩。有林地面积5.14万亩(农田防护林1.21万亩、退耕地3.85亩、经济林面积0.08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2.01万亩、灌木林地1.30万亩,森林覆盖率14.04%。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团场区域防风固沙防护林体系,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好转。
重点公益林
2006年一八八团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2.01万亩,未纳入重点公益林面积1.30万亩。林种为生态林,树种为梭梭、小蓬、驼绒藜、木本猪毛菜、木地肤、铃铛刺、白刺、沙枣、红柳。
退耕还林
自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试点示範工程在我团的实施,给我团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很好的契机,为带动团场各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2002至2005年兵团批准我团退耕还林总任务为3.85万亩。分别为2002年1.4万亩;2003年2.15万亩;2005年退耕还林0.3万亩。林地树种主要为沙枣。
防沙治沙工程
2008年师下达我团防沙治沙任务1万亩。建设地点位于6连、8连、14连。通过採取有效的措施,有效减轻灾害性天气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实现团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林地树种为沙枣树。
重点防护林
2002年我团在6连北乾渠实施重点防护林项目0.12万亩;2003年在团部西区实施重点防护林项目0.05万亩、在海清路0.07万亩。林地树种为沙枣。
农田防护林
建团以来,团场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兴修水利,加大林业建设力度,积极营造农田防护林和防风固沙基干林,为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垦区内的气候条件也逐渐得到了改善。一八八团现有农田防护林面积1.21万亩,林地树种主要为杨树、柳树、榆树、沙枣。
北屯西区重点防护林项目
2009年秋季,我团在北屯西区实施重点防护林项目0.5万亩。种植树种有:榆树、杨树、沙枣、白蜡等。
林业工程的实施极大加快了我团绿化步伐,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林农收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团决定在未来5年内,根据我团林业资源潜在实力,力争加大重点公益林面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抚育管护好现有的退耕还林面积;积极争取封沙育林项目。为团场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和保障我团生态安全,实现团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水利资源

1.地表水
一八八团农业、牧业、渔业、工副业水来源于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为一条国际河流,额尔齐斯河北屯河段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102.52立方米/秒,额尔齐斯河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矿化度低(0.05~0.07克/升),含沙量少,适于灌溉农田。
团场有平原水库—378水库一座,库容150万立方米,为调节水库,可以缓解季节性缺水的矛盾。同时在平顶山南侧的1#坑水库(调节库容330万立方米)可以做团场的补充水源。
2.地下水
由于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切割形成河间高坎基地,现代河谷发育较弱,河床下切于第三纪泥岩,因此对本区无地下水补给,也未发现地下水径流。第四纪的沙粒卵砾石中也没有原生地下水。开荒种地后,渠道渗漏,跑水和多余灌溉水渗入地下,第四纪的粗砂卵砾石层中始有次生水出现,随着时间的延续,地下水位逐渐提高,几乎充满了整个沙砾卵石层。地下水埋藏深度随季节变化,一般在1m左右,渠旁两侧0.4—0.8m,洼地出现沼泽。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淡化后可进行地面灌溉,但蕴藏量不大。

旅游资源

一八八团主要有两大旅游景区,南湖生态旅游区和布伦托海旅游度假区。南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準格尔盆地北缘,在北屯城市区範围内。南湖生态旅游区具有独特的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和冰雪资源;常年水面面积3500亩、水面平均深3.5米。冬季较长有雪期约半年时间,平均积雪厚度在1米多深,由于温度低,形成的雪质非常好。现已完成度假村,环湖路和进水、出水口桥涵的建设。完成生态建设园林景观树种植7万株。春、夏、秋可以开展常规旅游,划船捕鱼,苇湖垂钓,沙滩健身,综合娱乐等多种活动。冬季可开展冰上垂钓、冰雕、雪雕、滑冰、滑雪等文体娱乐活动。布伦托海旅游度假区。距北屯22公里,项目区总面积823.2平方公里,是布伦托海(小海子)淡水区与布伦托海鹹水区的流口交汇处,是北屯去哈纳斯的必经之路。旅游区景色迷人,资源丰富,有野生动、植物四十余种。每年6、9月份,这里烟波浩渺,鱼舟点点,阳光明媚,水清见底,沙堤蜿蜒,沙滩鬆软,一派南国海滨的风光。布伦托海盛产鲤鱼、五道黑、梭鲈鱼、河鲈、鲫鱼等多种鱼类,其全鱼宴闻名遐迩。现已建成进场公路2.2公里,水上餐厅、停车场、浴场及风格独特的窑洞住宅,0.56平方公里的鸟类保护区。布伦托海旅游度假区夏季主要开展游泳、日光浴、观鱼、垂钓、沙滩排球、卡丁车赛,是休闲旅游度假的理想场所。人工投鱼餵养已成为吸引游人的景观之一。冬季滑冰、冰雕也别有情趣。

经济社会发展

1.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2928万元,同比增长22.2%(可比价、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75万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3773万元,同比增长66.2%;其中:工业增加值2454万元,同比增长135.4%,建筑业增加值1319万元,同比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3580万元,同比增长26.7%,人均生产总值17357元,同比增长19.6%。
财务状况:总资产22744万元,净资产1778万元,资产负债率92.18%,应付账款2428万元,应收账款463万元,年末贷款余额6136万元。
年末总人口7638人,其中男3762人,女3876人。汉族7576人,其他民族62人。农业人口4554人,非农业人口3084人,从业人员3115人,在岗职工人数2328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704元,固定资产投资额9934万元,个体经营户346个,非公有经济比重27.3%。
2.农业:农业单位16个,其中种植业连队15个,渔业连队1个。完成农业总产值17040万元,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9500亩,其中粮食作物18000亩,油料作物24900亩,打瓜作物面积21700亩。粮食作物总产7302吨,其中:小麦总产5280吨;油料总产4404吨。牲畜存栏39400头(只),其中羊22200只,牛2200头,其中奶牛1900头。农业在岗职工人数1782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730元。
3.工业:工业单位10个,即:粮油加工厂、银桥乳业、砂石料厂、複合肥厂、海川建材厂、预製构件厂、福海大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屯雨润节水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海川砖厂、海川商品混凝土拌合站等。全团工业总产值8400万元,工业在岗职工人数127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200元。
4.建筑业:建筑业单位2个,即建筑公司、神力公司,全团建筑业总产值6648万元,建筑业在岗职工人数41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360元。
5.服务业及行政事业单位:共11个,其中:服务单位2个,即新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8个。
6.全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6万元。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