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计算器辅助製造IDEF是用于描述企业内部运作的一套建模方法。IDEF是由美国空军发明,现在则根据知识基础系统开发的。它本来只是运用在製造业上的,经过改造后用途变广泛了,适用于一般的软体开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集成计算器辅助製造
- 外文名:Integrate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Definition
- 发明者:美国空军
- 套用:一般软体的开发
IDEF介绍
从IDEF0到IDEF14(包括IDEF1X在内)共有16套方法,每套方法都是通过建模程式来获取某个特定类型的信息。IDEF方法是用于创建各种系统的图像表达、分析系统模组、创建系统的最佳版本和帮助不同系统之间的转换。IDEF有时与差异分析并用。
以下列表里列写了所有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IDEF方法,最常使用的是IDEF0~IDEF4:
IDEF0 | 功能建模 | Function Modeling |
IDEF1 | 信息建模 | Information Modeling |
IDEF1X | 数据建模 | Data Modeling |
IDEF2 | 仿真建模设计 | Simulation Model Design |
IDEF3 | 过程描述获取 | Process Description Capture |
IDEF4 | 面向对象设计 | Object-Oriented Design |
IDEF5 | 本体论描述获取 | Ontology Description Capture |
IDEF6 | 设计原理获取 | Design Rationale Capture |
IDEF7 | 信息系统审定 | Information System Auditing |
IDEF8 | 用户界面建模 | User Interface Modeling |
IDEF9 | 场景驱动信息系统设计 | Scenario-Driven IS Design |
IDEF10 | 实施体系结构建模 | Implementation Architecture Modeling |
IDEF11 | 信息製品建模 | Information Artifact Modeling |
IDEF12 | 组织建模 | Organization Modeling |
IDEF13 | 三模式映射设计 | Three Schema Mapping Design |
IDEF14 | 网路规划 | Network Design |
举个例子来说,IDEF0用于分析企业内部的各项功能流程,通过图像模型说明这些功能是由什幺掌控的,谁在执行这些功能,通过哪些资源来实行这些功能,这些功能流程的效果是什幺。以及它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关係。
IDEF的含义是集成计算器辅助製造(Integrate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ICAM) DEFinition。最初的IDEF方法是在美国空军ICAM项目建立的,最初开发3种方法:功能建模(IDEF0)、信息建模(IDEF1)、动态建模(IDEF2),后来,随着信息系统的相继开发,又开发出了下列IDEF族方法:数据建模(IDEF1X)、过程描述获取方法(IDEF3)、面向对象的设计(OO设计)方法(IDEF4)、使用C++语言的OO设计方法(IDEF4C++)、实体描述获取方法(IDEF5)、设计理论(rationale)获取方法(IDEF6)、人-系统互动设计方法(IDEF8)、业务约束髮现方法(IDEF9)、网路设计方法(IDEF14)等。
第一类IDEF方法的作用是沟通系统集成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IDEF0、IDEF1、IDEF3、IDEF5。IDEF0透过对功能的分解、功能之间关係的分类(如按照输入、输出、控制和机制分类)来描述系统功能。IDEF1用来描述企业运作过程中的重要信息。IDEF3支持系统用户视图的结构化描述。IDEF5用来採集事实和获取知识。 第二类IDEF方法的重点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设计部分。目前有两种IDEF设计方法:IDEF1X和IDEF4。IDEF1X可以辅助语义数据模型的设计。IDEF4可以产生面向对象实现方法所需的高质量的设计产品。 IDEF1方法的作用是在需求分析时对所建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和交流。IDEF1通常用来:
(1)确定组织中当前管理的是什幺信息
(2)对需求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哪些是由于缺乏合适的信息引起的
(3)指定在TO-BE实施中,哪些信息需要管理。
从IDEF1的角度看信息系统,它不但包括自动化系统的成分,也包括非自动化的成分,如人员,档案柜,电话等等。与资料库设计方法不同,IDEF1是分析以下问题的一种方法: 企业信息的採集、存储和管理; 信息的管理规则; 企业内信息之间的逻辑关係; 缺乏良好的信息管理导致的问题。 IDEF1使用简单的图形约定来表达複杂的规则集合。这些规则有助于建模者区分
(1)现实世界的对象
(2)现实世界对象之间的物理或抽象的联繫
(3)现实世界对象的信息管理
(4)用来表示信息的需求、套用和管理的数据结构
IDEF1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信息分析提供一个结构化的、规程化的方法。IDEF1可以减少建模过程中的不完整性、不精确性、不一致性和不準确性。IDEF1是描述企业信息需求的一个有效方法。IDEF1建模奠定了资料库设计基础,给出了信息结构定义,提供了反映基本信息需求的需求说明。IDEF1使用规程化的、结构化的技术以找出一个组织所使用的信息和业务规则。IDEF1要求信息用户积极参与,使用户认真思考信息如何使用和管理。最后,信息模型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均有用的。
IDEF3过程描述获取方法 IDEF3为收集和记录过程提供了一种机制。IDEF3以自然的方式记录状态和事件之间的优先和因果关係,办法是为表达一个系统、过程或组织如何工作的知识提供一种结构化的方法。IDEF3可以: 记录在调研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 确定信息资源在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中的作用; 记录决策过程,特别是关于製造、工程和维修的产品定义数据的决策过程; 管理数据配置和更改控制策略定义; 进行系统设计和分析; 提供仿真模型。 IDEF3描述现有系统或建议系统的行为方面内容。IDEF3作为描述系统直觉知识的工具,获取的过程知识是结构化的。IDEF3还记录了所有时间性的信息,包括与企业处理过程相关的优先和因果关係。IDEF3描述的结果是为分析和设计模型提供一个结构化的知识库。与构造预测性的数据模型的仿真语言(如SIMAN,SLAM,GPSS,WITNESS)不同,IDEF3构造一个结构化的描述。这些描述获取关于系统实际运作什幺或将要做什幺,同时提供该系统的不同用户的视图表示。 IDEF3有两种描述方式:过程流和对象状态转变网路。IDEF3过程流描述过程以及过程之间的关係网路,描述“如何做”的知识,如描述一个部位在製造过程中发生的情况。这些过程间的关係是在整个业务流程中产生的,描述的目的是说明事物是如何运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