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代软体开发项目管理》是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毕特纳(KurtBittner)。
基本介绍
- 书名:叠代软体开发项目管理
- 作者:毕特纳(KurtBittner)
- ISBN:9787302209522
- 定价:49.00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3月1日
内容简介
《叠代软体开发项目管理》内容简介:叠代开发是一种较新的方法,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到了20世纪90年代,採用该方法的公司发现它比旧方法能够更好地交付价值。事后看来,叠代开发的发展历程似乎一帆风顺,但实际上,叠代方法与其他技术进步一样,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发展之路,其中一些方法如昙花般短暂地盛开后迅速凋谢了,有很多方法经试用后终被抛弃。留下的方法是吸收许多项目的经验的结晶,我们要向那些先驱管理者和坚持使用该方法的管理人员致敬,感谢他们给后来者留下了一套可靠的现代软体开发项目管理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毕特纳(Kurt Bittner) (美国)思朋斯(Ian Spence) 译者:罗景文 罗灿锋 张弘毅 合着者:陈庆春
毕特纳(Kurt Bittner),在IBM软体开发解决方案的策略部门工作。在其24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成功地在多个行业和领域使用了软体开发的叠代方法。他是IBM关係统一过程原始开发团队中的一员,并与Ian Sperice合着了《用例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引进并出版)。
思朋斯(Lan Sperice),是Ivar Jacobson谘询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和首席谘询师,主要研究如何採用统一过程和它所推荐的叠代、用例驱动方法。他在软体行业有20多年的经验,其中包括10多年的参与和管理叠代项目的经验。目前他致力于下一代轻量级软体开发进程的研究工作。
译者简介:
罗景文,从1998年至今专注于UML、统一软体开发过程,以及Rational系列产品。对面向对象技术、软体工程以及互动式设计有深入研究。曾任职于IBM developer Works中国网站、Lvar Jacobson博士在中国开办的雅各布森软体(北京)有限公司,及CSDN《程式设计师》杂誌。
罗灿锋,多年专注于JavaEE领域开发,热衷于开源技术研究,曾担任项目经理职位,熟悉uP开发流程和敏捷开发,有实际的叠代式项目管理经验。现在主要致力于套用开源技术为企业IT化平台提供解决方案。
张弘毅,多年来专注于需求开发与管理、架构设计与改进、叠代项目管理与控制方面的工程实践与研究。曾经为霍尼维尔技术研发中心、新加坡科技、华为、中兴通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提供软体工程的谘询服务。曾任职于雅各布森国际。
其他责任者简介 :
陈庆春,超过12年软体开发和谘询经验的软体工程专家,目前专注于需求、敏捷等方向;从2000年起,开始参与软体工程的宣传和实施。作为顾问、讲师和项目经理,组织和参与多家知名公司的大规模软体工程变革,涉及软体工程的各个方面,并为超过百家的企业实施相关的服务和培训。对软体开发的全生命周期都很有研究,在用例、构件化开发、叠代开发等方面有专长。现任雅各布森中国谘询总监,曾参与Rational中国技术团队、IBM Rational中国服务团队的组建。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叠代项目管理原理
第1章 什幺是叠代开发
1.1 叠代与科学方法
1.2 叠代的含义
1.2.1 叠代是一个独立的微型项目
1.2.2 叠代有一组独特的活动
1.2.3 每次叠代的结果都在“发布版本”中
1.2.4 叠代开发的特点
1.3 叠代体验
1.3.1 站在核心开发团队的角度分析叠代
1.3.2 站在客户的角度分析叠代
1.3.3 站在管理团队的角度分析叠代
1.4 小结
第2章 叠代项目的特性
2.1 叠代开发:最大化项目成功的机会
2.1.1 定义项目成功标準
2.1.2 成功和叠代项目
2.1.3 成功与叠代:收集项目成功的证据
2.2 一个成功的叠代项目的主要特徵
2.2.1 可验证的、可客观度量的过程
2.2.2 避免“特徵蠕变
2.2.3 持续增加功能
2.2.4 不断提高质量
2.2.5 持续降低风险
2.2.6 控制变更
2.2.7 越来越精确的估算
2.2.8 越来越高昂的热情、士气、协作和团队工作
2.2.9 致力于一种正确的商业解决方案
2.3 小结
第3章 控制叠代项目
3.1 制约项目的变数:範围、质量、时间和成本
3.2 利益相关方:项目成功的真正驱动者
3.3 控制单个叠代
3.3.1 时间盒
3.3.2 範围盒
3.3.3 控制叠代指南
3.4 从总体上控制项目
3.4.1 阶段和里程碑的重要性
3.4.2 叠代、阶段和里程碑
3.5 统一过程阶段
3.5.1 初始阶段
3.5.2 精化阶段
3.5.3 构建阶段
3.5.4 移交阶段
3.5.5 阶段和里程碑的可选视图
3.5.6 对统一过程生命周期的常见误解
3.6 客观度量成果:在项目生命周期内控制叠代
3.7 度量和叠代:项目的反馈控制
3.7.1 度量和阶段
3.7.2 通过度量控制项目
3.8 小结
第4章 为叠代项目管理做好準备
4.1 交付价值:成功的关键之处
4.1.1 叠代专注于交付价值
4.1.2 用例:统一叠代开发方法
4.1.3 期望成果、风险、场景和叠代规划
4.2 叠代项目的团队建设
4.2.1 团队技能和态度
4.2.2 领导团队
4.2.3 架构的职责: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4.2.4 与扩展团队一起工作
4.2.5 叠代态度和价值观
4.3 改变考虑规划的方式
4.3.1 传统规划理念
4.3.2 为什幺将传统的规划理念套用到软体中是错误的
4.3.3 渐进规划理念
4.3.4 比较两种方法
4.3.5 成功的叠代项目经理的七个习惯
4.4 小结
第2部分 规划和管理一个叠代项目
第5章 採用分层方法规划和管理叠代项目
5.1 管理层次
5.1.1 项目群管理层
5.1.2 总体项目管理层
5.1.3 开发层
5.1.4 叠代层
5.1.5 各层次的职责
5.2 贯穿层次进行规划
5.2.1 定位统一过程生命周期
5.2.2 计画和里程碑分层
5.2.3 定位其他重要的管理工件
5.3 分配管理职责
5.3.1 重要管理角色
5.3.2 分配管理职责
5.3.3 以一个综合管理团队的方式工作
5.4 层次化管理
5.4.1 层次化容忍限度
5.4.2 层次化估算
5.4.3 监测和控制
5.5 小结
第6章 整体项目规划
6.1 计画演变和发布
6.1.1 在多个演变之间平衡风险
6.1.2 处理连续的演变
6.1.3 规划多个演变
6.1.4 影响演变数量的因素
6.1.5 整体项目计画的组成
6.1.6 整体项目计画的形式
6.2 生命周期计画的原则
6.3 将原理套用于整体项目计画
6.3.1 原理1:了解期望的结果
6.3.2 原理2:识别和评估风险
6.3.3 原理3:确定管理策略
6.3.4 原理4:创建基于成果的路线图
6.3.5 原理5:了解解决方案及其作用範围
6.3.6 原理6:评估和预估要完成的工作
6.3.7 原理7:针对项目计画的保证约定
6.3.8 原理8:协调执行计画
6.3.9 原理9:叠代地演化和质疑各项计画
6.4 小结
第7章 演变和阶段规划
7.1 演变中执行的操作
7.1.1 在各个开发阶段之间平衡宽度和深度
7.1.2 生成的发布版类型因开发阶段而异
7.1.3 跨越开发阶段的工作和时间安排
7.1.4 叠代持续时间和频率
7.1.5 增加叠代和延长开发阶段的推动力
7.1.6 遵守时间表
7.2 规划演变
7.2.1 逐步推进演变计画
7.2.2 演变叠代模式
7.2.3 逐步演化演变计画
7.3 使用规程和工件进行工作
7.4 估算和工作分解结构
7.4.1 估算工作量
7.4.2 配备员工级别和技能集合
7.4.3 改写和修订估算及计画
7.5 小结
第8章 叠代规划
8.1 认同叠代计画
8.1.1 评估项目风险当前的状态
8.1.2 认同叠代的範围
8.1.3 认同对叠代的评价标準
8.1.4 将所有工作汇集成一个简单的计画
8.2 计画叠代的执行
8.2.1 认同採取的办法
8.2.2 定义叠代里程碑
8.2.3 认同工作分配
8.2.4 认同评估发生的时间
8.2.5 将细节作为叠代计画的部分呈献
8.3 叠代模式
8.3.1 初始阶段的叠代
8.3.2 精化阶段的叠代
8.3.3 构建阶段的叠代
8.3.4 移交阶段的叠代
……
第9章 叠代、阶段和项目评估
第10章 管理叠代项目的可伸缩方法
第11章 开始实践叠代项目管理
第3部分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