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033G型潜艇

(2019-04-01 14:35:56) 百科综合
033G型潜艇

033G型潜艇

033G型潜艇(舷号:351,英文:Type 033G Submarine,北约代号:Wuhan-class,译文:武汉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以033型潜艇为基础研製的配备反舰飞弹的改型潜艇,增设了六座箱式飞弹发射筒使艇的上层建筑线型变化较大,降低了水下航速和水下经济续航力,艇内安装了用于飞弹发射的新设备。

033G型潜艇是中国第一艘能发射反舰飞弹的常规潜艇,也是最后一艘水面发射反舰飞弹的潜艇。351号潜艇于1985年飞弹发射试验成功。

本级艇仅建成一艘,于1980年在武昌造船厂开工改造,1983年交付中国海军北海舰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033G型潜艇
  • 英文名称:Type 033G Submarine
  • 前型/级:033型潜艇
  • 次型/级:035型潜艇
  • 研製时间:1970年-1980年
  • 服役时间:1983年7月
  • 国家:中国
  • 设计单位: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服役舰队:中国海军北海舰队
  • 北约代号(英):Wuhan-class Trials Submarine
  • 北约代号(中):武汉级试验潜艇

发展沿革

033G型潜艇(舷号:351,英文:Type 033G Submarine,北约代号:Wuhan-class Trials Submarine,译文:武汉级潜艇),是中国701所研製设计,选定一艘033型潜艇在武昌造船厂开工改装,完成发射反舰飞弹试验并定型后,交付中国海军北海舰队的第一艘具备发射反舰飞弹能力的常规潜艇。。
033G型潜艇033G型潜艇

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海军主战潜艇还是参照苏联R级潜艇,大批量仿製生产的033型潜艇。而033型潜艇主要装备的反舰武器仍是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水平的老式直航鱼雷,虽然鱼雷速度较快,但有效射程短、命中精度差,不利于发挥潜艇部队的威力,同时潜艇作战时的自身安全也很不理想。而当时世界各国海军主要装备的新型攻击潜艇,无论是常规动力潜艇还是核动力潜艇都已具备了发射反舰飞弹的能力,有些甚至还具备水下发射飞弹的能力,使潜艇的对海攻击能力有了质的提高。
033G型潜艇033G型潜艇
中国海军当时所面临的作战任务,同样需要一种具备发射反舰飞弹的新型攻击潜艇。因此为了提高现有潜艇的战斗能力,同时顺应世界常规潜艇新的发展趋势,中国军方决定为当时的海军主战潜艇,即033型潜艇装备反舰飞弹武器系统,以加强其海上远程攻击力。要在033型潜艇上试验装备反舰飞弹,首先需要选一艘033艇,作为改装试验艇,承担搭载反舰飞弹的方案探索和相关试验,这便有了033改型试验艇的出现,中国称其为033G型,而世界其他国家一般称其为“武汉”级。
033G型潜艇水上航行033G型潜艇水上航行

研製历程

设计方案
由于受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限制,033G型潜艇并没有採用水下发射技术,而是在033型潜艇的围壳两舷侧的上层建筑内布置了反舰飞弹发射筒和相关的液压俯仰调整装置。在作战时,潜艇浮出水面后,发射筒通过液压装置升到15度仰角,即可发射反舰飞弹。试验艇艇配备反舰飞弹的同时,艇内仍然可以携带与033型潜艇数量相当的鱼雷,其整体对海攻击能力大有提高。
033G型潜艇发射反舰飞弹033G型潜艇发射反舰飞弹
033G所使用的反舰飞弹是20世纪70年代末研製成功的中国第一种鹰击-8反舰飞弹,与此前的“上游”系列和“海鹰”系列反舰飞弹比较,“鹰击-8”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可掠海飞行的特点,在潜艇上安装的技术难度相对较小。而且体积小的特点可以最大程度减小艇体线型变化对潜艇航行性能的不利影响。
飞弹选择
033G型潜艇研製时在飞弹选型上,最初有关部门曾考虑在试验艇上搭载“上游一号”甲型反舰飞弹。但是上游一号反舰飞弹的尺寸较大,而且採用了不便于储存维护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给潜艇的整体布局和作战使用带来诸多不便,这一构想最终未被採用。随后,有关部门重新制定了033G型试验艇的改造设计方案,选择了当时正在研製中的“鹰击”8反舰飞弹,该飞弹採用圆柱形弹体,轴对称三角形弹翼,整体尺寸要比採用面对称弹翼、腹部并联外挂助推发动机的“上游一号”飞弹小得多。而且,“鹰击”8反舰飞弹採用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进,在储存维护上更为方便,于是701研究所(即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和海军综合论证后决定在033G型试验艇上加装“鹰击”8反舰飞弹。
033G型潜艇033G型潜艇
发射方式
033G型潜艇飞弹的发射方式选择,为确保研製可靠性,研製单位决定分两步走,首先进行水上发射试验,然后再做水下发射研究。可是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033G型试验艇最终并没有採用水下发射技术,而是採用了水上发射飞弹的技术方案。
033G型潜艇局部033G型潜艇局部
此外研究人员对发射筒的安装形式也提出了两种方案,一是升降式,即飞弹平时处于水平状态存放,发射时打开发射筒舱盖,飞弹由液压机构上仰一定角度,呈倾斜状态发射;另一种为固定式,即飞弹平时就是以上仰一定角度状态存放,发射时只需打开发射筒舱盖,飞弹即可直接射出。经过比较,虽然固定式方案风险较小,省去了一套飞弹发射筒内的升降机构,构造简单却对潜艇外形改变较大,影响潜艇的总体性能。主要是增大潜艇水下阻力,降低潜艇水下航速,也影响到经济航行状态时的续航能力。经过评估,中国军工单位最后选择了升降式方案。即在选定的033改型试验艇的指挥台围壳两舷侧面,布置反舰飞弹发射筒和相关的液压发射装置。
033G型潜艇上的鹰击-8反舰飞弹发射筒033G型潜艇上的鹰击-8反舰飞弹发射筒
1976 年,以701所李建球、杨焕生为主对033型常规动力潜艇进行加装“鹰击”8(代号:YJ-8,出口型号:C-801)反舰飞弹的改进设计,并由冯云龙为主设计了艇上的飞弹耐压存放发射筒,即在上层建筑内左右舷各增设了3座箱式“鹰击”8反舰飞弹耐压发射筒,在指挥台围壳后部安装了可伸缩的358G飞弹火控雷达。033G改进型潜艇于1978年完成改装设计。
靶试定型
033G型潜艇的改装建造于1980年12月10日在武昌造船厂开工。海军为此专门拨付一艘新建的033型潜艇,缩短了改装工期。改装后的033G潜艇于1982年11月27日下水。033G型潜艇于1985年上半年,完成了各项试验项目,并进行了首次海上打靶试验。潜艇发射飞弹实弹準确命中靶船。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又进行了2次实弹发射也均获得成功, 艇上装备的新型雷达、火控及射击指挥仪也表现出了稳定的状态。033G型试验艇证明该艇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
033G型潜艇发射反舰飞弹033G型潜艇发射反舰飞弹
通过试验表明,033G型潜艇战时处于水面状态,在海情不大于4级,航速不大于8节时、发射筒升起15度,仰角发射,飞弹可单射、2发齐射或6发齐射。实施飞弹进攻时,艇在水面暴露的时间不大于6-7 分钟。
80年代中后期,科研人员又对潜艇採取了一些降噪隔音措施,使潜艇的噪声下降了12分贝,提高了潜艇的隐蔽性,同时加大了艇上声吶的探测距离。经过进一步完善的033G型潜艇于1986年6月通过了国家的设计定型,其技术性能完全符合当初制定的各项设计指标。随后,033G型潜艇正式服役于中国海军北海舰队,舷号351。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033G型潜艇是以033型潜艇为基础改进而来,因此艇体外型除部分有所区别外,其余基本沿用了033型潜艇的设计。该艇採用常规水面流线型艇体,艇艏可收放式水平舵,艇艉左右两舷各布置一个螺旋桨,螺旋桨后面各布置一个升降舵,最后布置一个方向舵。033G型潜艇与033型潜艇相比,排水量增加了约300多吨。潜艇外部加装了反舰飞弹发射筒,也相应增加了潜艇的航行阻力,因此其航速和机动性较033型潜艇有所降低。033G型潜艇外形最大的特徵是在舯部艇体加宽,6座“鹰击”8反舰飞弹发射筒对称布置在潜艇耐压壳体外、指挥台围壳两侧的整流罩内,向艇首方向发射。改装增加的这6具飞弹发射筒和其内部的6枚飞弹对潜艇的水上稳性有所影响, 因此研製部门对潜艇重心做了一些调整,同时取消了潜艇艉部的鱼雷发射管以及停放艏鱼雷舱中的备用鱼雷。
033G型潜艇四视线图033G型潜艇四视线图
033G型潜艇,加装了6枚反舰飞弹后,艇上的变化不大。为发射飞弹装了一台雷弹综合指挥仪,还装了一台方位水平仪,为飞弹配了电源机组。此外,攻击雷达和搜寻雷达站相应也作了更新。设计人员取消了潜艇尾部的鱼雷发射管,同时取消了首舱中的备用鱼雷。设计方担心,上层建筑处加了6具发射筒和16枚弹,怕影响艇的水上稳性,因此对压铁做了一些调整。艇的动力装置未变,排水量增加不大,从潜艇的固定浮容积来看,新增的了6个发射筒加大了整个潜艇的固定浮容积。艇的水下最大航速降低只有半节。
033G型潜艇油画图033G型潜艇油画图

武器系统

发射装置
033G型潜艇每座发射筒内装一枚“鹰击”8号反舰飞弹,发射筒兼做平时的飞弹储存筒。在发射筒内有滑轨,反舰飞弹就挂在滑轨上。发射系统有一个电气设定装置,在发射前给飞弹设定各种数据。发射筒有可以开启的前盖和后盖,打开前盖可以装弹。发射时飞弹从打开的前盖飞出,燃气从开启的后盖处排出,在后盖处有一导流槽,防止火箭发动机产生的高温尾流对潜艇造成损伤。进行发射飞弹时,发射筒首部在液压升降机构的控制下升起大约15度仰角,打开前、后盖即可发射。该艇的发射环境较为宽鬆,一般情况下,只要艇速在一定範围内,便可以单发发射,或是3到6发齐射。由于“鹰击” 8号反舰飞弹允许进行扇面发射,潜艇的航向只需要将目标纳入发射扇面角即可,无需严格对準目标,允许有一个偏差範围。飞弹出筒后转个角度便能飞向目标,可以缩短潜艇进入战斗阵位的机动时间。在实施飞弹攻击时,潜艇在水面暴露的时间较短,有利于遂行“打了就跑”的攻击任务。
033G型潜艇装填反舰飞弹033G型潜艇装填反舰飞弹
反舰飞弹
033G型潜艇所使用的反舰飞弹是20世纪70年代末研製成功的中国第一种小型固体反舰飞弹“ 鹰击8 ”,相对于此前的“ 上游” 系列和“ 海鹰” 系列,“ 鹰击8 ”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可掠海飞行的特点, 在潜艇上安装的技术难度较小。而且体积小的特点可以最大程度减小艇体线型变化对潜艇航行性能的影响。
测试中的鹰击-8反舰飞弹测试中的鹰击-8反舰飞弹
033G型潜艇所使用的“鹰击”8反舰飞弹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製成功,虽然033G型潜取消了艇艉部的鱼雷发射管以及艏鱼雷舱中的备用鱼雷,但其整体对海攻击能力在当时来说是非常强大的。研製单位在1980年进行了"鹰击"8飞弹发射装置陆上发射模拟弹试验,按规定,飞弹发射筒还进行了强度和密封试验,以及液压升降机构的试验。
此后,033G型试验艇又参与了中国鹰击-82潜射反舰飞弹的水下发射试验。鹰击-82(代号:YJ-82),外贸型号C-802,北约代号CSSC-8"Saccade",是在鹰击8反舰飞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专用潜射型号。该飞弹仍採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弹翼可摺叠起来装在潜射管内,潜航运载器乾式出水发射,通过标準533毫米鱼雷管发射,射程42公里。该型飞弹已经广泛装备于中国海军的各型潜艇。随着中国海军新型潜艇的不断发展和装备,新型潜舰飞弹已经成为中国潜艇的必备武器,033G型试验艇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艇电系统

033G型潜艇换装了358G型对海搜寻雷达、925G型雷达侦察机,增装了自动测风仪、方位水平仪等装备,还换装了鱼雷飞弹合用的数字式射击指挥仪。艇上装备的新型雷达、火控及射击指挥仪也十分稳定的。80年代中后期,科研人员又对潜艇採取了一些降噪隔音措施,使潜艇的噪声下降了12分贝,提高了潜艇的隐蔽性,同时加大了艇上声吶的探测距离。据外国媒体称,经过改进的033G型潜艇,水下噪声水平由原来的160分贝降低到了140分贝。
033G型潜艇巡航033G型潜艇巡航

性能数据

033G型潜艇参考数据:
艇型吨位
水面排水
1650吨(水上)
水下排水
2100吨(水下)
艇主尺寸
艇长
76.6米
型宽
6.7米
吃水
5.2米
动力系统
主机装置
柴油/电力推进;2台型号37-D柴油机,4000马力;
2台电机,2700马力;2台备用电机;双轴双桨推进;
潜艇性能
航 速
13节(水上),15节(水下);10节(通气管)
潜 深
200米
自持力
45天
航 程
14000海里/9节
编 制
53人
艇载武器
导 弹
鹰击-82潜射反舰飞弹;指挥台围壳两侧分别装3个发射管
鱼 雷
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6具,艇尾2具),备16条鱼-4(仿SAET60)型鱼雷
水 雷
28枚,代替鱼雷
艇载航电
雷 达
可伸缩358G飞弹火控雷达,925G型雷达侦察机、921或921甲型雷达侦察接收机
声吶系统
1套SQZ-1型综合声吶系统、1部SQX-1型通信声吶1部SQC-1型侦察声吶、1部SQW-1型声线轨迹仪、1部测冰仪
电子系统
自动测风仪方位水平仪、雷弹合用数字式射击指挥仪、2部瞬时超快速短波通信系统2部HS-201型超长波收信机、2部超短波电台统

总体评价

033G型潜艇没有建造后续艇,由于其发射反舰飞弹的方式较为原始,不仅破坏了原033型潜艇良好的流线型艇身,增加了航行阻力和噪声,同时无法满足水下发射飞弹的不足也使其生存能力大为下降。而当时苏联以及欧美国家所研製的新型潜艇已经具备了反舰飞弹水下发射的能力(通过垂直发射或鱼雷管发射),有很强的攻击隐蔽性和突然性。相对而言,033G型潜艇的技术已经明显落后,难以适应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潜艇技术发展和海上作战环境的要求,因此在351艇上验证成功的“鹰击” 8反舰飞弹发射系统,最终也没有用于改装中国海军当时的主战潜艇
033G型潜艇图033G型潜艇图
033G型潜艇作为中国第一代装备潜舰飞弹的潜艇,可以打击几十千米外的水面舰艇,提高了艇的作战能力。在服役过程中为中国攻击型潜艇的飞弹发射试验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为中国常规潜艇实现飞弹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通过该项目的锻鍊和积累,为中国潜艇发展水下发射反舰飞弹技术积累了有益的设计经验。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