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与挑战

(2019-09-06 07:14:41) 百科综合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与挑战(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与挑战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一般指本词条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与挑战》内容简介:曾经盛极一时的“新经济”在今天有些冷却,这时候重拾“新经济”话题似乎不合时宜。不过,《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与挑战》所进行的探讨决非要赶什幺潮流,而是希望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中国经济赶超与长远发展的层面上来讨论中国信息经济发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与挑战》首先探讨了信息技术时代经济赶超的可能性,然后考察了全球视野下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再从诸如传统产业基础、制度条件、政府作用、企业家精神、全球竞争、数字鸿沟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信息经济发展道路的明智选择:发挥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掌握资讯时代竞争的新特点,注重製度变革,既依靠政府支持,更立足于企业家精神来推动中国信息经济的发展。

基本介绍

  • 书名: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与挑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206页
  • 开本:32
  • 作者:樊纲 张晓晶
  •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300050565, 978730005056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经济:发展与挑战》首先探讨了信息技术时代经济赶超的可能性,然后考察了全球视野下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再从诸如传统产业基础、制度条件、政府作用、企业家精神、全球竞争、数字鸿沟等多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信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信息经济发展道路的明智选择:发挥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掌握资讯时代竞争的新特点,注重製度变革,既依靠政府支持,更立足于企业家精神来推动中国信息经济的发展。

作者简介

樊纲,男,1953年生于北京。先后就读于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5年赴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及哈佛大学作访问研究,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2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代表作有:《公有制巨观经济理论大纲》(主笔)、《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思考》、《樊纲集》、《经济文论》、《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发展的道理》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1991年获孙冶方经济学奖。
张晓晶,男,1969年生于安徽。1988-199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先后获经济学学士与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进入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曾赴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进修。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资本理论室副研究员。近年来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管理世界》等杂誌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己出版专着《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巨观经济政策》(与樊纲合着)。

图书目录

导论 “新经济”批判与信息经济发展
0.1 “新经济”批判
0.2 “新经济”与老问题
0.3 全书的结构安排

第1章 信息技术时代的经济
1.1 赶超在理论上的可能性
1.2 技术锁定与技术赶超
1.3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4 避免进入“新经济”乾超的误区

第2章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产业
2.1 电子信息产业
2.2 信息基础设施
2.3 软体业
2.4 网际网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2.5 中国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第3章 IT革命与中国传统产业
3.1 “世界工厂”与科技大国
3.2 传统产业发展不足制约信息经济发展
3.3 传统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协同发展
3.4 小结

第4章 信息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
4.1 从信息化指数到信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指标
4.2 来自企业与产业层面的制度要求
4.3 中国信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4.4 小结

第5章 信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第6章 信息经济发展中的企业家精神
第7章 直面全球竞争的信息经济发展
第8章 跨越数字鸿沟
主要
参考文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