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基于4G系统的移动服务技术

(2019-09-19 17:54:36) 百科综合
基于4G系统的移动服务技术

基于4G系统的移动服务技术

《基于4G系统的移动服务技术》是201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伯尼特。本书介绍了构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业务提供的方法学、解决方案以及富有前景的深入视角。

基本介绍

  • 书名:基于4G系统的移动服务技术
  • 作者:(德)伯尼特
  • 译者:彭晋
  • ISBN:9787111291176
  • 类别:图书
  • 定价:78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2-1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通过对未来网路和业务特徵的介绍,以及对4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的探讨,开发出4G移动环境感知业务,使人们向一个新的业务空间迈进。本书适合于从事通信产品开发和网路规划设计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计算机等专业在校师生的参考书籍,对于P2P、中间件等技术的研究者也同样适用。

作者简介

Hendrik Berndt是DoCoMo欧洲实验室的首席技术官(CTO)、高级副主任,他同时也是智慧型和安全服务以及普通网路研究组织的主管。他主持了面向4G移动系统的研发工作。他曾经担任过电信信息网路架构联盟的首席技术官,美国新泽西Tinton Falls的总负责人,他同时也是TINA架构部门的主席并负责指导技术的研发和多媒体服务分散式处理环境以及IP控制和管理等产品的开发工作。他当时在德国电信工业领域担任了多个科研和管理职务,他是美国Reston的GIobal One公司的高级技术执行总裁,并且被邀请成为Sprints网路和架构计画办公室的成员。 目前他被选为欧洲电子移动基础平台的指导组成员,对象管理组织的指导组织同,Needham的主任,德国柏林开放通信系统管理组成员。他获得了电子工程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从2000年开始一直作为访问学者在日本东京的全球信息和电信中心工作。

图书目录

译者的话
序一
序二
前言
关于作者
第1章 4G移动新架构
1.1 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
1.2 商业模型上的考虑——开放编程环境的需求
1.3 泛在服务和网路环境
1.4 上下文感知
1.5 个性化
1.6 未来的移动服务
第1部分 新体系架构的核心支撑
第2章 移动通信网路
2.1 无线技术概览
2.1.1 分类
2.1.2 WLAN:IEEE802.11
2.1.3 蜂窝网路:GSM和UMTS
2.2 无线网路一览
2.2.1 蜂窝网路的架构
2.2.2 移动性管理和切换
2.2.3 寻呼
2.2.4 漫游
2.2.5 服务质量
2.2.6 位置服务
2.2.7 广播和组播服务
2.3 基于IP的下一代行动网路
2.3.1 异构接入和移动性
2.3.2 IP服务质量
2.4 泛在计算和自组织组网
2.4.1 移动自组织计算
2.4.2 多跳无线接入网和网状网
2.4.3 感测器网路
2.4.4 可穿戴计算
2.4.5 车载网路组网
2.4.6 周边环境组网
2.5 可程式网路
2.5.1 适应性的概念
2.5.2 可程式网路基础设施节点
2.5.3 可程式的移动终端架构
2.6 小结
2.3 基于IP的下一代行动网路
2.3.1 异构接入和移动性
2.3.2 IP服务质量
2.4 泛在计算和自组织组网
2.4.1 移动自组织计算
2.4.2 多跳无线接入网和网状网
2.4.3 感测器网路
2.4.4 可穿戴计算
2.4.5 车载网路组网
2.4.6 周边环境组网
2.5 可程式网路
2.5.1 适应性的概念
2.5.2 可程式网路基础设施节点
2.5.3 可程式的移动终端架构
2.6 小结
第3章 移动服务系统
3.1 服务平台一览
3.1.1 移动服务和支撑平台
3.1.2 电信服务平台
3.1.3 蜂窝网路服务平台
3.1.4 基于IP的移动服务平台
3.1.5 开放API
3.1.6 移动网际网路
3.1.7 移动服务平台需求
3.2 下一代服务体系架构
3.2.1 挑战
3.2.2 通用服务特徵
3.2.3 泛在服务特徵
3.3 泛在服务示例:会话移动性
3.3.1 移动性分类
3.3.2 支持SIP的泛在服务环境中的服务移动性
3.3.3 实现会话移动性
3.3.4 发现泛在设备
3.4 小结
第4章 泛在性扩展:移动P2P
4.1 P2P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4.1.1 非结构化P2P网路
4.1.2 结构化P2P网路——DHT
4.2 DHT的一些问题
4.2.1 维护开销
4.2.2 複杂查询
4.3 移动P2P
4.3.1 P2P技术给移动用户、运营商和服务提供者带来的好处
4.3.2 移动P2P套用
4.3.3 移动P2P面临的挑战
4.3.4 异构移动环境下的移动P2P叠加网路
4.3.5 P2P叠加网路和物理网路感知性质
4.3.6 P2P信任和信誉度管理
4.4 小结
第5章 移动中间件
5.1 移动中间件技术
5.1.1 订阅/发布中间件
5.1.2 反射中间件
5.1.3 移动代理中间件
5.1.4 P2P中间件
5.1.5 移动中间件平台的挑战
5.2 结构组件
5.2.1 服务支撑层
5.3 动态服务交付模式
5.4 智慧型设备支持移动中间件
5.4.1 智慧卡技术
5.4.2 无签约智慧卡技术
5.4.3 RFID技术
5.4.4 智慧型设备举例
5.5 小结
第6章 跨层设计——一种新的移动通信系统最佳化方法
6.1 简介
6.2 跨层功能架构
6.3 跨层最佳化的实现
6.4 视频流媒体系统中的跨层最佳化
6.5 无线视频流媒体跨层最佳化架构
6.5.1 抽象层参数
6.5.2 最佳化
6.5.3 性能和成本分析
6.6 小结
第2部分 基础智慧型服务的提供
第7章 本体
7.1 描述逻辑
7.t.1 基础描述语言
7.1.2 推理服务
7.1.3 语言扩展
7.1.4 描述逻辑系统
7.1.5 套用
7.2 Web本体语言
7.2.1 语言元素
7.2.2 子语言
7.2.3 基于规则的扩展
7.2.4 语言缺陷
7.3 本体工程
7.3.1 设计原则
7.3.2 结构化
7.3.3 开发流程
7.3.4 标準本体
7.3.5 开发环境
7.4 小结
第8章 语义服务
8.1 挑战与机遇
8.2 实际体验
8.3 Web服务
8.3.1 Web服务描述语言
……
第9章 动态适配——实时调整服务
第3部分 环境中的服务和智慧型嵌入
第10章 上下文感知的移动性管理
第11章 智慧型上下文
第12章 从个人移动性到移动个性化
第13章 主动服务走向现实
附录 参考文献及延伸阅读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