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网是众多图书馆为实现资源共享而组成的图书馆群体。它是图书馆事业社会化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有统一的规划和协调管理机构;成员馆共同订立协约,规定权利、义务、管理办法、财产分配方案等;成员馆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图书馆网
- 外文名:The Internet of library
- 分类:图书馆网、图书馆自动化网路
- 地域範围:地区性、全国性、国际性图书馆网
发展简况
图书馆网是在图书馆合作和图书馆联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图书馆协作多是少数图书馆的单项活动,如合作编目、馆际互借、採购协调等,它们之间的联繫较为鬆散。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献激增和读者需求的增长使图书馆协作的範围不断扩大,图书馆之间的联繫日趋紧密,同一地区、同一类型或同属某专业範围的一批图书馆开始联合起来,签定协定,开展多项合作,成为图书馆网的早期形式。一些地域性或专业性图书馆的组织(如协会)的建立和较大範围的图书馆合作计画 (如法明顿计画、斯堪的亚计画等) 的制定和推行,促使更多的图书馆联合起来。电子计算机技术被引进图书馆以后,60年代后期在美国和加拿大出现了图书馆自动化网路,随后其他国家相继建立了这种网路,70年代以后,一些大型的图书馆自动化网路如美国的在线上图书馆中心等,其範围已扩展到全世界。
在中国,1957年颁布《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建立了全国和各地区的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初步形成了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图书馆协作网。“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1976年后出现了多种协作网,并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等管理和协调组织,推动了图书馆网的建立和发展。80年代,一些图书馆建立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并开始实验创建地区性或专业性的图书馆自动化网路。
类型
①图书馆网按历史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套用情况可分为传统的图书馆网和图书馆自动化网路。
②按地域範围可分为地区性图书馆网、全国性图书馆网、国际性图书馆网。美国的西部图书馆网路,其成员馆大多分布在美国西部,是地区性图书馆网。全国性图书馆网如不列颠图书馆自动情报服务系统、澳大利亚书目网路等。国际性图书馆网如在线上图书馆中心、在线上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等,可通过国际通信网检索其文献信息。
③按加入网路的图书馆的类型或所属专业範围可分为公共图书馆网、大学图书馆网、研究图书馆网、农业图书馆网、医学图书馆网、法律图书馆网等。
④按构成和功能可分为图书馆协作网路、图书馆系统网路、图书馆自动化网路等。图书馆协作网主要功能是协作和协调,除进行一般的图书馆业务协作协调外,还包括专业人员培训、业务技术交流等,其组织较鬆散。图书馆系统网路又称图书馆合作系统,是以一个或多个图书馆为中心,与众多的分馆构成一个体系,是大城市的公共图书馆网和一些大学图书馆经常採用的形式 (见纽约公共图书馆这种网路因是集中管理,可提供全面的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自动化网路是由计算机网、通讯网、资料库网将多个图书馆联结起来的複合图书馆网,可以处理包括联合编目、採购协调、馆际互借等在内的几乎全部图书馆业务。
作用和意义
图书馆网是现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特徵之一。在文献量激增,文献价格、劳动力价格及设备费用都不断增长的现代社会,单个或少数图书馆已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和多样化的知识、信息需求。众多分散的图书馆联结成网后,可通过统一规划和分工协作,更有力地履行图书馆的各种社会职能。例如,各成员馆在文献收集方面的协调合作(见合作发展馆藏),可以形成某一範围内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既扩大了文献资源,提高了文献资源保障水平和利用率,又减少了文献採购的重複和浪费,相对地节省了图书馆经费。在文献加工和整理方面的协调合作,如合作编目、集中编目等,可减少各馆的重複劳动,共享图书馆的设备资源和智力资源,并可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文献传递速度。加入图书馆网的各成员馆的读者都可利用全网的文献情报资源,真正实现了图书馆资源共享。图书馆网的建立还可为图书馆管理科学化、图书馆工作标準化、技术现代化创造条件和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