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05-29 05:00:11) 百科综合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杂誌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的集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科技期刊,创刊于1981年3月。

据2018年5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官网显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委会拥有顾问12人、编委54人、国外编委15、助理编委2人、编辑2人。

据2018年5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共出版文献8326篇,总被下载3382187次、总被引196188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2.174、(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464。 据2018年5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载文量为6109,被引量为132549,下载量为851118,2015年影响因子为1.58。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外文名称: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
  • 语言:中文
  • 类别:工程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 编辑单位:《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81年3月
  • 出版周期:月刊
  • 国内刊号:CN11-2267/N
  • 国际刊号:ISSN1000-6788
  • 邮发代号:2-305
  • 现任主编:汪寿阳
  • 属性:CSSCI
  •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

办刊历史

1981年,《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创刊。
1981年,为季刊。
198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1994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2014年11月,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主要刊登有关係统科学、系统理论、系统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工程在工业、农业、军事、教育、科研、国民经济以及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各领域中的套用成果以及解决上述领域中实际问题的科学技术报告;介绍国内外研究情况、人物等的动态报导,科普性综述文章以及书刊评介等。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主要栏目有系统科学、系统理论、系统方法。

编委成员

  • 现任编委会
据2018年5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官网显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编委会拥有顾问12人、编委54人、国外编委15、助理编委2人、编辑2人。
顾问:陈光亚、丁夏畦、顾基发、郭重庆、郭位、李京文、林群、刘源张、汪应洛、王众托、于景元、赵纯均
编委:陈国青、陈国庆、陈宏民、陈劲、陈收、陈晓红、党延忠、狄增如、董纪昌、范英、房勇、高强、郭田德、洪奕光、贾建民、黎建强、李端、李敏强、李声杰、李仲飞、梁樑、马铁驹、毛保华、彭龙、盛昭瀚、石勇、侍乐媛、谭跃进、唐加福、王红卫、王刊良、王维国、王文斌、王一鸣、魏一鸣、吴冲锋、席酉民、徐一凡、徐泽水、严厚民、杨海、杨晓光、尤建新、余乐安、曾勇、张顺明、张宗益、赵金楼、赵林度、赵秋红、郑大昭、周赤非、周勇、朱广田
国外编委:陈滨桐(美国)、陈礴(英国)、陈方若(美国)、储文彬(法国)、邓小铁(英国)、方述诚(美国)、李善林(加拿大)、卢祖帝(澳大利亚)、申作军(美国)、宋京生(美国)、夏玉森(美国)、杨剑波(美国)、岳五一(日本)、张汉勤(新加坡)、赵修利(美国)
助理编委:尚维、张珣
编辑:李琳、南晋华、王杨、游小菊
  • 历任编委会
1983年
编委:于景元、王众托、王荫清、王浣尘、刘豹、何国伟、吴洪鳌、汪浩、汪应洛、李华天、李伯天、李敉安、严筱钧、张孟威、张宣三、张钟俊、张燮元、张沁文、陈立、陈珽、郑竺英、郑维敏、郭友中、郭富印、凌如镛、顾昌耀、顾基发、顾培亮、徐道广、常本英、潘大连
1985年
编委:于景元、王众托、王荫清、王浣尘、刘豹、何国伟、吴洪鳌、汪浩、汪应洛、李华天、李伯天、李敉安、严筱钧、张孟威、张宣三、张钟俊、张燮元、张沁文、陈立、陈珽、郑竺英、郑维敏、郭友中、郭富印、凌如镛、顾昌耀、顾基发、顾培亮、徐道广、常本英、潘大连、邱邦清
1987年
编委:王众托、王荫清、王浣尘、刘豹、何国伟、吴洪鳌、汪浩、汪应洛、李敉安、严筱钧、张宣三、张钟俊、张沁文、陈立、陈珽、邱邦清、郑维敏、郭友中、郭富印、凌如镛、顾昌耀、顾基发、顾培亮、徐道广、常本英、潘大连
1989年
编委:王众托、王荫清、王浣尘、王其藩、何国伟、吴洪鳌、汪浩、汪应洛、狄昂照、李光泉、张沁文、周政、範文涛、魏权龄、陈、珽、郭富印、凌如镛、顾昌耀、顾基发、赵纯均、常本英、费奇、邓述慧、梁嘉骅、韩文秀
1995年
编委:王众托、王其藩、王荫清、王浣尘、王毓云、邓述慧、龙升照、江敬灼、孙宏才、成思危、何国伟、吴洪鳌、汪浩、汪应洛、狄昂照、李光泉、张沁文、张国伍、陈珽、经士仁、範文涛、郭富印、柳克俊、费奇、赵纯均、凌如镛、高洪深、常本英、梁嘉华、韩文秀、魏权龄
1997年
编委:王众托、王其藩、王荫清、王浣尘、龙升照、江敬灼、孙宏才、成思危、何国伟、吴洪鳌、汪、浩、汪应洛、狄昂照、李光泉、张沁文、张国伍、陈、珽、经士仁、範文涛、郭富印、柳克俊、费奇、赵纯均、凌如镛、常本英、韩文秀、魏权龄、邓述慧
2000年
编委:王众托、王其藩、王荫清、王浣尘、龙升照、江敬灼、孙宏才、成思危、何国伟、吴洪鳌、汪浩、汪应洛、狄昂照、李光泉、张沁文、张国伍、陈珽、经士仁、範文涛、郭富印、柳克俊、费、奇、赵纯均、凌如镛、常本英、韩文秀、魏权龄
2003年
编委:丁夏畦、王众托、王先甲、王浣尘、王其文龙升照、刘源张、朱道立、江敬灼、孙宏才、李一军、李仲飞、李京文、汪浩、汪应洛、陈剑、吴冲锋、郭重庆、林群、杨海、杨晓琪、杨新民、柳克俊、俞建、涂元季、席酉民、贾建民、姜璐、徐玖平、费奇、赵纯均、黄海军、韩文秀、谭跃进、黎建强、顾基发、魏权龄

学术交流

2017年9月23-24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协助第十二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的会议召开。会议内容主要讲述了事前风险分析与应急準备能力评价专题: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应急準备能力评估,灾害与风险管理中的经济分析;事后灾难救援和恢复重建专题:应急设施选址、应急资源调度、应急救援路径最佳化、灾害救援“最后一公里”问题、应急救援演练、灾后重建体系综合集成等。
2017年11月17-19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协助第18届知识与系统科学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主要以“知识、技术与服务管理的人工智慧与信息系统”为主题。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5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共出版文献8326篇。
据2018年5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载文量为6109。

收录情况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被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资料库(日)(2013)、EI工程索引(美)(2016)、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外资料库收录。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7日中国知网显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总被下载3382187次、总被引196188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2.174、(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464。
据2018年5月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被引量为132549,下载量为851118;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影响因子为1.58,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366名,在自然科学总论(78种)中排第2名。

荣誉表彰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在2017年“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16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及“第4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多项荣誉称号;《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荣获Caj-cd规範获奖期刊。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促进系统工程的发展,繁荣系统科学事业,促进系统工程学科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中国国内外,中国外学术交流,以提高我国管理技术水平,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四个现代化服务。

期刊领导

现任领导

名誉主编
主编
副主编
成思危、宋健
汪寿阳
陈剑、高小山、高自友、黄海军、李一军、孙宏才

历届领导

时间
主编
名誉主编
1983
许国志
1987年
许国志
1987年
许国志
宋健
1989年
许国志
宋健
1995年
顾基发
许国志、宋健
1997年
顾基发
许国志、宋健
2000年
顾基发
许国志、宋健
2003年
顾基发
许国志、宋健
2013年
陈光亚
宋健、成思危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