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火化学》是由鬼火化学小组(主要成员为谭镇宇等在校学生),受《疯狂化学》系列等化学短片的启发而进行拍摄製作的化学兴趣短片。
本片于2015年2月28日首播,已经更新六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鬼火化学
- 外文名:Chem-is-try
- 出品时间:2015年
- 出品公司:鬼火化学小组
- 製片地区:中国山东省
- 拍摄地点:中国山东省
- 首播时间:2015年2月28日
- 导演:谭镇宇
- 编剧:谭镇宇
- 集数:2015年4集 2017年2集
- 每集长度:约10分钟
- 类型:科普,化学,实验,短片
- 上映时间:2015-2-28
- 线上播放平台:bilibili弹幕视频网
剧情简介
从燃素学说到近代原子学说
化学,使人类了解自然
从鍊金术流行到现代套用化学
人类,用化学改变世界
Chemistry
化学是什幺?

化学不是黑白色调的学科!
化学不是黑白色调的学科!
化学是什幺?
化学是彩色的
化学是魔术
变化之学,未来之学
百种试剂倾力打造
思路清晰精心製作
带你用心体会化学
化学之精彩,尽在
鬼火化学
职员表
总导演 | 谭镇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总编剧 | 谭镇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参与编剧 | 谭镇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单昕奕(济南第三职业中专) | |
吴冠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赵雨晨(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桑秉捷(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 | |
实验操作 | 谭镇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单昕奕(济南第三职业中专) | |
吴冠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赵翌辰(济南实验国中) | |
郑昌琦(济南一中) | |
张云帆(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牛诚志(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 | |
张泽胜(济南二中) | |
姜梓苒(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任佳琪(参与第一集) | |
实验助手(第一集) | 牛诚志(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 |
王梓潇 | |
赵翌辰(济南实验国中) | |
任佳琪 | |
摄像 | 单昕奕(济南第三职业中专) |
谭镇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吴冠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牛诚志(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 | |
张云帆(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崔睿(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参与第四集) | |
郑昌琦(济南一中) | |
李阳(济钢高中) | |
任佳琪(参与第一集) | |
来稿 | 王秋逸(参与第一集) |
小剧场(第一集) | 谭镇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单昕奕(济南第三职业中专) | |
吴冠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配音 | 单昕奕(济南第三职业中专)(参与第三、四集) |
吴冠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参与第三、四集) | |
谭镇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姜梓苒(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任佳琪(参与第一集) | |
郑昌琦(济南一中)(参与第一集) | |
剪辑 | 赵雨晨(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谭镇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参与第一集) | |
桑秉捷(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参与第二、三、四集) | |
牛诚志(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协助)(参与第三、四集) | |
指导 | 李心美老师(济南燕山中学)(指导和协调场地)(参与第三、四集) |
于汇荣老师(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郑琪霖学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
杨帆(网名@真·凤舞九天,前化学吧吧主,《疯狂化学》系列製作者)(评价) | |
资金支持 | 吴冠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滕伟霖(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友情合作 | @a冥灵(化学元素爱好者,a冥灵吧吧主) |
陆禹臣(徐州三中,铭卿化学吧吧主) | |
Translator | @恺甦kesu |
审核 | 郑琪霖学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赵雨晨(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参与第三、四集) | |
谭镇宇(山东省实验中学东校) | |
桑秉捷(山东省实验中学西校)(参与第二集) | |
陆禹臣(徐州三中,铭卿化学吧吧主)(参与第三、四集) |
注:资料来源于原视频
分集实验
第一集 新手上道
简介
【鬼火化学1】 新手上道-- 一些常见而初级的化学实验
于2015寒假由鬼火化学小组拍摄并上传 ( ̄▽ ̄)喜欢欢迎关注up哟~
鬼火化学系列,从国中化学到高中化学,通过实验,带给你书本之外的新收穫。
请认真阅读“製作方声明”,我们不会为了逃避责任而不管不顾地劝阻你进行实验,我们鼓励实验,但这是有条件的。请同意后再看正片。
实验1(电解水)
材料:水(H2O)、两节一号乾电池
方法:在水槽中装一定量的水,再将两节一号乾电池正负极相连,并用胶带固定,放入水槽中。
现象:电池正负极均有气泡产生,负极产生的气体更多。

原理:水是有氢元素(H)和氧元素(O)构成的,在通电条件下可以缓慢地分解为氢气(H2)和氧气(O2),而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在负极产生的氢气约是正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的2倍。
电极反应式:正极——

负极——

化学方程式:

实验2(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材料:30%过氧化氢(H2O2)溶液、二氧化锰(MnO2)
方法:将适量二氧化锰勺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二氧化锰总量没有减少。
原理:二氧化锰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使过氧化氢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
化学方程式:

实验3(二价铜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材料:30%过氧化氢(H2O2)溶液、硫酸铜(CuSO4)溶液
方法:将硫酸铜溶液倒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浑浊,产生黄褐色沉澱,后又重新变为澄清蓝色溶液。
原理:二价铜离子(Cu2+)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而本质是硫酸铜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黄褐色沉澱过氧化铜(CuO2)和硫酸(H2SO4),过氧化铜与水(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和氧气(O2),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重新生成硫酸铜,故硫酸铜在化学反应前后总量没有变化,对反应起催化作用,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
分步化学方程式:
,
,



总化学方程式: 

实验4(三价铁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材料:30%过氧化氢(H2O2)溶液、三氯化铁(FeCl3)不饱和溶液
方法:将三氯化铁不饱和溶液倒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有细密的气泡产生,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原理:三价铁离子(Fe3+)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使过氧化氢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
化学方程式:

实验5(饱和三氯化铁溶液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材料:30%过氧化氢(H2O2)溶液、三氯化铁(FeCl3)饱和溶液
方法:将三氯化铁饱和溶液倒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暴沸,有大量溶液溢出烧杯。

原理:三价铁离子(Fe3+)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热量,使过氧化氢分解为水(H2O)和氧气(O2),而本次实验所用试剂为三氯化铁饱和溶液,含有大量的三价铁离子(Fe3+),使得催化作用强,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热量,使溶液暴沸,从而溢出。
化学方程式:

实验6(高锰酸钾与过氧化氢反应)
材料:30%过氧化氢(H2O2)溶液、高锰酸钾(KMnO4)、硫酸(H2SO4)
方法: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酸化溶液,将少量高锰酸钾勺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溶液暴沸,产生大量气泡与白雾。
原理: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剧烈氧化过氧化氢,放出大量热,同时以生成的二价锰离子(Mn2+)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


实验7(硫酸亚铁与过氧化氢反应)
材料:30%过氧化氢(H2O2)溶液、硫酸亚铁(FeSO4)、硫酸(H2SO4)
方法: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酸化溶液,将少量硫酸亚铁勺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

现象:溶液暴沸,产生大量气泡与白雾。
原理:酸性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剧烈氧化硫酸亚铁,放出大量热,同时以生成的三价铁离子(Fe3+)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


实验8(大象牙膏经典版)
材料:30%过氧化氢(H2O2)溶液、碘化钾(KI)溶液、发泡剂(如洗洁精等)
方法:在过氧化氢溶液适量发泡剂,将碘化钾溶液倒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现象:一股充满氧气的泡沫状黄色物质从容器中涌出。
原理:在碘化钾的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使发泡剂充满氧气,而产生泡沫状物质涌出容器。
分步化学方程式:
,
对碘化钾-过氧化氢反应体系的另一种观点



总化学方程式:

注:碘化钾-过氧化氢反应体制存在一定争议,因为溶液变黄,认为有碘单质生成,即碘化钾参与反应,而不仅仅是催化作用。
实验9(大象牙膏改良版)
材料:30%过氧化氢(H2O2)溶液、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发泡剂(如洗洁精等)
方法:在过氧化氢溶液适量发泡剂,将重铬酸钾溶液倒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现象:一股充满氧气的泡沫状紫色物质从容器中涌出,后变为黄色。
原理:在重铬酸钾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使发泡剂充满氧气,而产生泡沫状物质涌出容器,反应一开始生成的过铬酸钾(KHCrO6)颜色为紫色,后重新生成重铬酸钾,故变为黄色。
分步化学方程式:
,


总化学方程式:

实验10(氯化钠与硝酸银的複分解反应)
材料:氯化钠(NaCl)溶液、硝酸银(AgNO3)溶液
方法: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钠溶液,用滴管滴入硝酸银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澱产生。
原理:氯化钠和硝酸银在试管中发生了複分解反应(有气体、沉澱或弱电解质生成,即满足複分解反应条件),产生不溶于水的氯化银(AgCl)白色沉澱[故硝酸银溶液常用来检验氯离子(Cl-)的存在]。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实验11(硫酸铜与氯化钡的複分解反应)
材料:硫酸铜(CuSO4)溶液、氯化钡(BaCl2)溶液
方法: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用滴管滴入氯化钡溶液。
现象:有白色沉澱产生。
原理:硫酸铜和氯化钡在试管中发生了複分解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硫酸钡(BaSO4)白色沉澱[故钡离子(Ba2+)常用来检验硫酸根离子(SO42-)的存在]。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实验12[氨气的製备(仅发生装置)与检验]
材料:氯化铵(NH4Cl)、氢氧化钙(Ca(OH)2)、酚酞(C20H14O4)试液、浓盐酸(HCl(aq))
方法: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加热试管,现在试管口放置蘸过酚酞试液的棉花,观察。将棉花取下,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伸入试管,观察。
现象:棉花变红,玻璃棒附近有白烟生成。
原理: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NH3),氨气呈硷性,故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氨气可以与具有挥发性的浓盐酸会发出了氯化氢(HCl)气体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铵(NH4Cl),即白烟。
化学方程式:
,


实验13(碘化铅黄金雨的製备)
材料:硝酸铅(Pb(NO3)2)溶液、碘化钾(KI)溶液
方法:把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铅溶液混合,在烧瓶中添加一些水,然后把刚才得到的悬浊液倒进去,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同时将温度计插入烧瓶内。一段时间后,将烧瓶中的液体过滤至冷烧杯中。
黄金雨

现象:溶液混合时产生大量黄色沉澱,加热后,沉澱减少,过滤过程中,烧杯内有许多金灿灿金色晶体从溶液的四面八方析出。
原理:硝酸铅与碘化钾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碘化铅(PbI2)沉澱,加热溶液后,由于液体温度升高,碘化铅有少部分溶解,过滤时,冷烧杯在承接的同时起到了冷却的作用,使碘化铅重结晶,从溶液的四面八方析出。
化学方程式:

实验14(镁与酸的置换反应)
材料:镁(Mg)粉、稀盐酸(HCl(aq))
方法:将适量镁粉撒入稀盐酸中。
现象:稀盐酸表面与镁粉接触部分有大量气泡生成,反应剧烈。
原理:盐酸与镁发生置换反应(所有置换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放出氢气(H2)。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实验15(铁与酸的置换反应)
材料:铁(Fe)粉、稀盐酸(HCl(aq))
方法:将适量铁粉撒入稀盐酸中。
现象:铁粉沉到底部,有大量气泡生成,溶液变为浅绿色。
原理:盐酸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浅绿色的二价铁离子(Fe2+),放出氢气(H2)。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实验16(高纯铁与酸的反应)
材料:高纯铁(Fe)粉、稀盐酸(HCl(aq))
方法:将适量高纯铁粉撒入稀盐酸中。
现象:铁粉沉到底部,几乎没有现象。
原理:高纯铁粉跟酸的反应是十分缓慢的,这是因为一般的铁粉不纯,里面混有的金属杂质会形成原电池,加快铁的腐蚀。而较纯的铁反映的才是铁和酸反应的真实速率。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实验17(锌与酸的置换反应)
材料:锌(Zn)粒、稀盐酸(HCl(aq))
方法:将适量锌粒撒入稀盐酸中。
现象:有大量气泡生成。
原理:盐酸与锌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H2)。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实验18(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材料:镁(Mg)粉、硫酸铜(CuSO4)溶液
方法:将适量镁粉撒入硫酸铜溶液中。
现象:硫酸铜溶液表面与镁粉接触部分有气泡生成,有红色粉末下沉,溶液颜色变浅。
原理:硫酸铜溶液因为水解,产生氢离子(H+),与镁反应产生氢气(H2),而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能把铜盐溶液中的单质铜置换出来。
离子方程式:
,
,



化学方程式:
,
,



实验19(铁与硫酸铜溶液的置换反应)
材料:铁(Fe)粉、硫酸铜(CuSO4)溶液
方法:将适量铁粉撒入硫酸铜溶液中。
现象:溶液颜色变浅,有红色物质生成。
原理: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能把铜盐溶液中的单质铜置换出来。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实验20(铜与硝酸银溶液的置换反应)
材料:铜(Cu)片、硝酸银(AgNO3)溶液
方法:将一片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溶液变蓝,铜片浸入液体部分有黑色物质生成。
原理: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能把银盐溶液中的单质银置换出来,生成蓝色的二价铜离子(Cu2+)。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实验21(镁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材料:镁(Mg)粉、硝酸银(AgNO3)溶液
方法:将硝酸银溶液滴在镁粉上。
现象:放出大量热,镁粉剧烈燃烧。
原理:镁的活动性比银强得多,能把银盐溶液中的单质银置换出来,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剩余镁粉剧烈燃烧,与空气中的氧气(O2)反应生成氧化镁(MgO)[少部分与氮气(N2)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
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
,



第二集 高能金属
简介
【鬼火化学2】高能金属--金属燃烧与硷金属的简单眼应
自製 鬼火化学团队的第二部作品献上(°∀°)ノ本集剪辑师和上集不同所以风格差异不小(°∀°)ノ超紧凑的九分钟剧集 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看不下去(°∀°)ノ超燃的BGM抖腿向(°∀°)ノ
实验1(镁的燃烧)
材料:镁(Mg)条、镁(Mg)粉
方法:用坩埚钳夹住一根镁条,并用点火器点燃。在空中洒下镁粉,用点火器点燃。
现象: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火光,生成大量白色粉末和少量黑色固体颗粒,镁粉燃烧则更加剧烈。
原理:镁是可燃物,当可燃物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时,燃烧会表现得更加剧烈。
化学方程式:
,


实验2(钠的燃烧)
材料:金属钠(Na)
方法:用点火器点燃一块金属钠。
现象:钠在燃烧时发出明亮无比的黄色火焰,形成淡黄色固体。
原理:钠的活动性比镁强,故燃烧更加剧烈,生成白色的过氧化钠(Na2O2),而因其中含有生成的少量淡黄色固体超氧化钠(NaO2),故得到的固体为淡黄色固体。(注:现行中学教材,出于种种考虑,直接认为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
,


实验3(钠的氧化)
材料:金属钠(Na)
方法:将金属钠切开,观察。
现象:刚切开时,是银白色光亮截面,一会后,截面变灰。
原理:钠是银白色金属,有金属光泽。但是钠金属活动性极强,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O2)反应生成黯淡的氧化钠(Na2O)。
化学方程式:

实验4(铁粉在空气中的燃烧)
材料:铁(Fe)粉
方法:用点火器点燃一些铁粉
现象:铁粉燃烧,有明亮黄色火星。
原理:铁丝本身在空气中无法燃烧,但换成粉后,增大了与氧气接触的面积,使铁粉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Fe3O4)。
化学方程式:

实验5(钾钠合金)
材料:钾钠合金
方法:将钾钠合金泼在地上。
现象:自燃,产生大量白气。
原理:钾和钠能形成具有很强反应活性的合金体系,形成合金后,其熔点并非向两者中间靠拢,而是双双降低,在一定比例下,钾钠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从反应活性来看,合金的活动性也大于二者中任何一个,甚至在空气中就能自燃。
实验6(钾、钠和水的反应)
材料:金属钠(Na)、金属钾(K)、水(H2O)
方法:将一小块金属钠和一小块金属钾分别放入水中。将大块的金属钠和金属钾放入水中。
现象:释放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嘶嘶作响。钾与水的反应更剧烈,在与水接触的第一时间,就在水面上起了火,燃起紫色火焰。在钾和钠量大时,都会发生爆炸。
原理:而钾和钠本身就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们能把氢从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中解放出来。钾的金属性更强反应更加剧烈)。
化学方程式:
,


实验7(锂和水的反应)
材料:金属锂(Li)、水(H2O)

方法:取出一块金属锂,放入水中。
现象:金属锂表面有黑色物质。放入水中后,嘶嘶作响,放出气体。
原理:金属锂能直接与空气中的氮气(N2)化合,在表面附上一层黑色的氮化物,即氮化锂(Li3N),氮化锂与锂均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
化学方程式:
,
,



实验8(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材料:氢氧化钠(NaOH)浓溶液、肉
方法:在铁制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因为氢氧化钠浓溶液会腐蚀玻璃,故不能装在玻璃製品中),然后放入几块肉块。
现象:十几分钟后,肉块部分溶解于溶液中。
原理:氢氧化钠属于强硷,具有强腐蚀性,可以将肉块腐蚀。
实验9(氢氧化钠清洗黄金雨实验后的烧瓶)
材料:氢氧化钠(NaOH)浓溶液,黄金雨试验后的烧瓶[瓶壁有碘化铅(PbI2)残留]
方法:将氢氧化钠浓溶液加入烧瓶中。
现象:碘化铅沉澱溶解。
原理:碘化铅易溶于氢氧化钠浓溶液。
第三集 戴维之子
简介
【鬼火化学3】戴维之子--硷土金属与水的反应和简单介绍
自製 按照约定我们周更辣!第三部作品献上(°∀°)ノ本集启用新片头(°∀°)ノ清晰度终于回到了1080P水平(°∀°)ノ上集有人吐槽声音...告诉你们!上集是本up亲自配的音,一般想听还听不到呢!好啦,本集两位配音小哥是绝不会让你睡着的
实验1(金属铍的性质)
材料:金属铍(Be)、水(H2O)
金属铍

方法:将金属铍放入水中。
现象:金属铍不与水发生反应。
原理:铍由于表面易形成緻密的保护膜而不与水作用。
实验2(镁与水的反应)
材料:镁(Mg)条、镁(Mg)粉、水(H2O)、酚酞(C20H14O4)试液
方法:将镁条分别放入冷水与开水中。将镁粉放入开水中,滴入酚酞试液。
现象:冷水与它的作用几乎观察不到,在开水中,镁条表面产生了大量气泡。镁粉在水中上下翻飞,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红。
原理:镁属于硷土金属,能与开水反应生成中强硷氢氧化镁(Mg(OH)2)使酚酞试液变红,同时放出氢气(H2)。
化学方程式:

实验3(钙与水的反应)
材料:结晶钙(Ca)、水(H2O)
方法:将无氧化氮化的结晶钙放入水中。
现象:结晶钙表面有黑色物质,将无氧化氮化的结晶钙放入水中后,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原理:金属钙活动性强,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O2)和氮气(N2)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钙(CaO)和黑色的氮化钙(Ca3N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同时放出氢气(H2)。
化学方程式:
,
,



实验4(锶和水的反应)
材料:金属锶(Sr)、水(H2O)
方法:取出一块金属锶,放入水中。
现象:金属锶表面有黑色物质。放入水中后,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气体,产生细小颗粒使水变浑浊。
原理:金属锶能直接与空气中的氮气(N2)化合,在表面附上一层黑色的氮化物,即氮化锶(Sr3N2),氮化锶与锶均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锶(Sr(OH)2),放出氢气(H2)。
化学方程式:
,
,



实验5(钡和水的反应)
材料:金属钡(Ba)、水(H2O)
方法:取出一块金属钡,放入水中。
现象:金属钡放入水中后,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气体,产生细小颗粒使水变浑浊。
原理:金属钡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钡(Ba(OH)2),大量氢氧化钡使水浑浊,放出氢气(H2)。
化学方程式:

第四集 淘气包们
简介
【鬼火化学4】淘气包们--回顾篇惊现铯与水的反应
自製 鬼火化学团队的第四部作品献上(°∀°)ノ本集算是个回顾篇,详细的回顾篇,知识量满满喔(°∀°)ノ并补入货真价实的铯入水,让你一览真正的铯和水反应到底是怎样的(°∀°)ノ
实验(铯与水的反应)
材料:金属铯、水(H2O)
方法:将玻封铯固定于铁架台底部,将铁架台放入一个装有大量水的水槽中,用一个物体砸向玻封铯。
现象:玻璃碎裂,铯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并爆炸。
原理:铯是非常活泼的硷金属,它们能把氢从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中解放出来。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铯(CsOH),放出氢气(H2)。
音乐原声
集数 | 曲目 | 艺术家(来源) |
---|---|---|
第一集 | Loveless(Instrumental) | 山下智久 |
第二集 | 宿敌 | 《蔷薇少女》 |
风神少女 | ||
命运の夜 | 川井宪次 | |
《无敌破坏王》电影原声 | ||
第三集 | Where Is the Love | Josh Vietti |
Dream Of A Dream | Epistra | |
Music Box | Ryan Farish | |
Good Life | Epistra | |
第四集 | Aurora | Capo Productions |
Human Legacy | Ivan Torrent | |
Mallow Flower | Otokaze | |
Remember (Original Mix) -remix | Sensitive / Bogdan Bondaren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