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清华大学市场行销系

(2019-06-19 23:36:47) 百科综合
清华大学市场行销系

清华大学市场行销系

清华大学市场行销系是2004年6月将原有的企业管理系分拆成的三个单位之一。由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具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是工商管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组成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清华大学市场行销系
  • 英文名:Marketing Department of Tsinghua University
  • 创办时间:2004年6月
  • 类别:公立
  • 学校类型:211,985,C9
  • 属性:教育部直属
  • 所属地区:北京

基本介绍

市场行销系是2004年6月将原有的企业管理系分拆成的三个单位之一。由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具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所以,市场行销系可以直接招收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是工商管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组成单位。

师资力量

目前全系共有全职教授14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5名,助理教授4名。
此外,有海外特聘教授1名, 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在全职教授中,从海外获得博士学位者7名,其他所有教授都有在海外学习的经历。共有20名博士研究生,同时,每年还有100余名各类MBA学生进入市场行销系从事论文研究工作。

教师名录

专职教师

姓名职称
陈荣
副教授
陈煜波
教授
胡左浩
教授
姜旭平
教授
李飞
教授
刘霞
助理教授
刘文静
助理教授
刘茜
副教授
宋学宝
副教授
吴沙莉
助理教授
谢赞
助理教授
于春玲
副教授
赵平
教授
郑毓煌
副教授

访问教师

姓名职称
谢劲红
特聘教授
张娟娟
特聘教授

系概况

特色教学

市场行销系共开设23门课程。
为博士生开设6门课程:消费行为研究、用户满意理论研究、行销方法论、市场行销模型、市场行销前沿课题、行销战略研究(外教)。
为硕士生或MBA开设16门课程:市场行销管理、消费行为学、行销研究、市场行销模拟、服务行销、工业品行销、网路行销、广告管理、零售管理、电子採购与物流、电子商务、战略行销、渠道管理、销售管理、整合行销传播和品牌战略管理。
为本科生开设2门课程:市场行销学、行销研究(新生研讨课)。
同国内主要管理学院相比,课程种类与世界一流商学院最为接近。

研究成果

从2002年到2007年,共申请到12项市场行销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项重点项目,处于全国第一位;2002年和2005年还承接了国家铁道部用户满意度测评项目;2003年、2004年和2005年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名牌项目进行了用户满意度测评;2005年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属的中国标準化研究院合作成立了顾客满意度测评中心;2006年承接了美国通用汽车的研究项目;以及其他若干国家政府和国内外企业的研究项目。这些研究项目及合作为市场行销系提供了大量的经费支持。
学术论文多发表在《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心理学报》、《行销科学学报》和《管理工程学报》等国内权威或重点学术期刊上,平均每年每位教师发表论文在2篇以上。
2005年,由清华市场行销系发起,并与北大市场行销系联合主办了中国第一本市场行销领域的学术期刊《行销科学学报》(JMS),编辑部设在清华市场行销系,到2008年底,已经连续发行了14期,获得国内外行销学术界一致的高度评价。国内(包括香港)共24所主要高校商学院都是该学报的理事单位。在学报的平台上,每年举办《JMS中国行销科学学术年会》,《JMS中国行销科学博士研究生论坛》;建立了《JMS中国行销科学博士生研究基金》。这些学术活动为清华市场行销系成为中国领先的市场行销系奠定了基础。

中国企业研究中心

根据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部署,2000年7月成立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研究中心)。中心的工作目标是作为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理论阵地,通过开放式的研究,汇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关注中国企业管理问题,传播理论研究成果和企业的成功经验,以便促进中国企业管理研究水平的提高,加强国际国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企业改革和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为把清华大学创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研究中心设立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并实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研究中心下设由中心主任领导的学术部和行政部。研究中心学术部具体负责研究项目的筛选和申报,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定期检查,研究经费的估算及申报,学术交流活动的筛选和申报,学术会议的申报、组织与安排,研究中心期刊的组稿、编辑及发行等学术活动。研究中心行政部具体负责研究中心人事和档案管理以及研究中心的各种文秘工作等日常行政事务。研究中心下设若干按专业和学科划分的研究室。研究室在各自专业和学科领域组织研究人员从事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接受企业的委託研究。

研究成果(2011年)

2011年中文CSSCI收录

1.李飞,贾思雪,刘茜,于春玲,吴沙莉,关係促销理论:一个中国百货店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1,8,115-129。
2.杜伟强,于春玲,赵平,论坛客观性与网路口碑接受者的态度,心理学报,2011,8(43),953-963。
3.于春玲,王霞,包呼和,奖励推荐计画口碑对接收者的影响,南开管理评论,2011,4(14),59-68。
4.姚卿,陈荣,赵平,自我构念对想像广告策略的影响与分析,心理学报,2011,6(43),674-683.
5.李飞,胡凯,奢侈品消费外流成因和对策研究 ,国际贸易,2011,4,30-36.
6.马宝龙,李飞,王高,李纯青,随机RFM模型及其在零售顾客价值识别中的套用,管理工程学报,2011,1(25),102-108.
7.李飞,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八大矛盾及解决思路,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1,1,1-6.

2011年英文SSCI收录

1.Emery,C.R.,Jolley,J.&Wu,S(吴沙莉)(2011).TheRoleofLegalCynicism,CollectiveEfficacyandSocialDisorganizationinChicagoNeighborhoods.American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48,373-383.(SSCI收录)
2.HuangJinsong,WangXia,ChenRong(陈荣),(2011).RegionalDifferencesinCustomerSatisfactioninChina,SocialBehaviorandPersonality,10(39),1403-1412.(SSCI收录)
3.Rui-FengYu,ZhaoPing(赵平),(2011).Effectsofdiscountretractiononconsumers’subsequentbrandchoice:Moderatingroleofdiscountsize, AfricanJournalofBusinessManagement,22(5),9739-9747.(SSCI收录)
4.Soman,DilipandMaggieWenjingLiu(刘文静),(2011),“DebiasingorRebiasing?ModeratingtheIllusionofDelayedIncentives,”JournalofEconomicPsychology,32(3),307-316.(SSCI收录)
5.LiuXi(刘茜),JiaSixue,LiFei(李飞),(2011).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asalegitimateconcernforChineseenterprises:Ananalysisofmediadepictions, PublicRelationsReview,37(3),207-216. (SSCI收录) 6.SongtingDong,MinDing,RajdeepGrewal,ZhaoPing(赵平),(2011).FunctionalFormsofTheSatisfaction-LoyaltyRelationship,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Marketing,1(28),38-50.(SSCI收录)
7.NiuYongge,DongLily,ChenRong(陈荣),2011,MarketEntryBarriersinChina,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1(65),68-76.(SSCI收录)
8.XiChen,ZuohaoHU(胡左浩),XuanzhongSun,PingZhao(赵平),(2011).“TypologyoftheChineseExporter:Strategist,Hesitated,ExperimentalistandtheProspector,”ChineseManagementStudies5(3),235-255.(SSCI收录)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