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污染场地修複决策支持系统

(2019-10-31 02:34:07) 百科综合

污染场地修複决策支持系统

污染场地修複决策支持系统是指採用专家评判、软体模拟的方法,为决策者在启动耗资巨大的修复行动之前,筛选合理的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制定经济高效的场地修複方案的综合评估系统。决策过程涉及场地基础数据的管理分析、修複目标的确定和修复工程量计算、场地修复技术的筛选、场地修複方案的最佳化等环节。其中场地风险评价和修复技术筛选需要藉助统计分析方法和专业的数学模型来实现,这些方法和模型能够改善管理决策的有效性,扩大和增强决策者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範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污染场地修複决策支持系统
  • 外文名: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sites

污染场地治理

“污染场地”是指因堆积、储存、处理、处置等方式承载了有害污染物质,并对人体健康和周边环境产生危害或具有潜在风险的空间区域。近十年来,由于城市化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等原因,我国10万个以上污染企业关停或搬迁,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或潜在污染场地,威胁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并显着影响土地和地下水资源的安全使用。近年来,湖南、广西、河北等地的工业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环境事故频发,使得污染场地的治理与安全再利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污染场地治理是一项複杂的、耗资、耗时的艰巨工程,已开发国家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对这些场地进行管理、控制和修复。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这些国家的场地修复领域已经取得了显着的进步,出现了很多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修复技术,新型的组合修复技术也时有出现。面对数量众多且条件各异的污染场地与修复技术,政府部门、场地拥有者、或其它可能牵涉其中的个人、团体或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存在着如何选择最佳场地修复技术的问题。这往往需要一套专业工具能够帮助提高决策的效率,在正确与合理评估污染场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且经济高效的修複方案。

污染场地修複决策系统的发展

最初的污染场地修复多採用封装技术,即採用挖掘—填埋的方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对污染场地修复的方式从原来的“简单填埋”、“挖掘—焚烧”转变为考虑更多的现实因素,如经费来源、修复措施的环境、未来土地利用方式、经济效益等,这便增加了修複决策的複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场地修複决策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判断。而事实上决策者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决策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研究者开始开发基于PC机的修複决策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套用到污染场地修複决策中。如1988年美国环保署基于综合环境反应、补偿与债务法案 (CERCLA)提出了一套修複方案筛选流程,并开发出相应的软体套用平台。在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引进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场地修複决策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决策者使用决策支持系统记录和查看系统中的模型假设、模型参数和预测的结果,决策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是开放的、透明的,并且整个过程可以重複测试。此外,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测试模型参数的变化对决策结果影响,可以处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可靠的辅助。

修複决策系统中常用的模型、方法

修複决策系统是以数据为基础,以模型为驱动的系统,选取合适的数学模型或方法影响修複决策系统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修複决策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修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MCDA)、成本-效益分析法(CBA)、生命周期评价法(LCA)、技术筛选矩阵(Matrix)、费用效果分析法(CEA)、环境效益净值分析法(NEBA)、环境技术评价法等,其中使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有前4种(表1)。通过这些方法实现修复技术筛选、修复费用估算、修複方案最佳化等套用功能。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矩阵是研究者在对场地修复技术市场、新型技术研发及套用情况的调查基础上,将每种修复技术的技术参数汇集到一张表格中,以供修複决策者进行查询。针对某个特定的污染场地,根据场地污染特徵和修複目标从修复技术筛选矩阵中排除不满足条件的修复技术,达到初步筛选修复技术的目的。Critto在波尔图·马尔盖拉工业区进行修复技术筛选就是採用联邦修复技术圆桌会议(FRTR)提供的修复技术筛选矩阵进行初筛。但是如何从初筛结果的备选修复技术中综合考虑修复行为的影响,从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综合最优角度出发对修複方案进行比较评判,确定最佳修複方案,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决策问题。
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MCDA)是解决多层次多目标的决策问题最好的方法,它为修複决策提供一种科学工具。已有大量关于多目标决策问题的研究,并开发出相关的模型方法,套用于场地修複决策的MCDA方法主要包括MAVT/MAUT、AHP层次分析法和Outranking级别高于关係法3种。MAVT/MAUT有SMART法和TOPSIS法两种派生。SMART方法可与AHP方法结合能弥补AHP方法的排序颠倒性问题,如Bezama将SMART和AHP方法结合套用于支持污染场地修複决策平衡计分卡系统中的指标权重确定。TOPSIS与AHP方法结合既能克服了AHP在不易定量化指标上的主观性,又能避免TOPSIS对指标权重的忽视,如张倩等将AHP和TOPSIS结合运用于解决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问题。与MAUT相似,AHP能聚合不同层面的决策问题形成目标函式,主要是筛选出使目标函式达最大值的备选方案,罗程钟等针对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从经济指标、环境指标和技术指标3方面,採用AHP筛选出适合特定POPs污染场地的修复技术。Critto等建立了一套综合考虑修复技术特徵和污染场地具体状况的两阶段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决策支持体系,先从修复技术库中初筛出可行的技术列表,然后採用MCDA方法对列出的可行技术进行评分和排序。级别高于关係法的一个优点是不需要统一评价标準的单位,主要包括ELECTRE方法和PROMETHEE方法两种。李安婕等运用PROMETHEEⅡ偏好排序法对当前场地修复技术以及典型场地条件进行了客观分析和综合评价,实现基于具体修複目标的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择优筛选。
CBA和LCA方法分别从污染场地修复策略的费用效益角度和修复工程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角度来量化污染场地修複方案评估。CBA是一种环境经济学方法,能够比较不同贴现率水平下污染场地修复的费用效益情况。LCA可对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后评估;为污染场地修複方案的筛选和最佳化设计提供环境影响基準等。国内学者针对生命周期评价法在污染场地修复中的套用也开展了研究,如胡新涛等套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结合影响评价2002+方法,分析比较了硷性催化分解(BCD)和红外高温焚烧(IRI)技术在处理PCBs污染土壤全过程的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000kg PCBs 污染土壤, BCD和IRI技术的综合环境影响分别为0.147Pt和0.279Pt

污染场地修複决策系统软体

一个完整的修複决策系统程式应包括多个相互联繫的模组,各个模组完成各自独立的功能,并且能为其它模组提供参数输入,这些模组为最终的决策提供支持。在一些早期开发的决策支持软体(DSS)中,许多软体都是为了重点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而很少有包含场地修复过程中所有的评估与决策功能,如RAAS虽然包括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的各模组,但是却不包括用于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功能。表2中列出了在场地修复中用到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软体,这些软体经过大範围的验证,能为修複决策者提供帮助。SMART Sampling、GeoSEM、SADA和 FIELDS软体主要是关注于污染场地的特徵描述和场地风险评估,其中以SADA软体套用较多,如Purucker等利用SADA软体评估田纳西州的一个废弃金属冶炼厂的生态风险,并结合场地特徵描述确定详细修复设计方案。USEPA的Land Research Program开发的BSAF、PCBRes和ECOTOX这3个软体只关注生态风险评估。USEPA的Environmental Response Team(ERT)开发的Scribe软体只提供了对场地环境採样数据和场地监测数据进行集中管理,缺乏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的能力。ARAMS是一个多环境介质系统的风险分析框架,软体包括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的风险评估模组,以及一些统计分析功能,能够针对某个特定的污染场地快速地建立起场地的概念模型。然而,最新版本的ARAMS软体基本上就是一个风险评估软体,而不包括社会经济和技术评估模组。在风险评价功能上,一些系统(如DESYRE,SADA)软体结合GIS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可视化技术以风险分级图的形式提供给决策者,让决策者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决策结果。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开发的DARTS修复技术筛选辅助决策系统4和RACER修复行动成本估计这两个软体只关注修复技术的筛选。DESYRE软体将修复技术筛选功能集成到整个决策支持系统中作为一个子模组,并建立修复技术资料库和修复技术筛选方法库,而在评价时通过建立一套指标评价体系对修複方案进行评分。张海博等利用DESYRE软体对中国北方某污染场地的修复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场地的最佳用地方式为居住用地或娱乐用地,清挖处理技术与土壤固化稳定技术(异位)配合套用修复效果较好。REC系统通过成本、环境影响和风险等因素分析备选修复技术的综合效益,然后确定最佳修複方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