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套用(第三版)》是2012年1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超理、高云辉。
基本介绍
- 书名:《管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套用(第三版)》
- 作者:罗超理、高云辉
- ISBN:9787302274445
- 定价:36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 装帧:平装
- 丛书名:高等学校计算机套用规划教材
- 印次:3-1
编辑推荐
系统地讲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
案例研究、提出疑问、内容讲解、经验提示、思考和练习
配套完整的电子教案
配套完整的电子教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管理信息系统教程。全书分为3大部分、16章,全面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基本工作原理;第二部分详细讨论了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手段;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企业资源计画、供应链管理、客户关係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等典型套用的特点和关键。
图书目录
第Ⅰ部分基础篇 1
第1章概述 1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套用 1
1.2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因 4
1.2.1人类社会的发展 4
1.2.2知识经济的特徵 6
1.2.3经济全球化 8
1.2.4企业的变革 10
1.2.5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 12
1.3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3
1.3.1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13
1.3.2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14
1.3.3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17
1.3.4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22
1.4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影响 25
1.4.1对社会道德和隐私的影响 26
1.4.2对组织的影响 28
1.4.3对传统管理理论的影响 29
1.4.4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 31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33
1.6小结 34
1.7思考和练习 34
1.8讨论题 35
第2章信息生命期和信息管理 36
2.1信息生命期和信息管理工作 36
2.2信息需求分析 38
2.3信源分析 40
2.4信息编码 41
2.4.1信息编码的概念 42
2.4.2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 42
2.4.3信息分类方法 43
2.4.4信息编码技术 45
2.5信息採集 46
2.6信息存储 47
2.7信息加工 49
2.8信息传输 50
2.9信息使用 51
2.10信息反馈 52
2.11小结 53
2.12思考和练习 53
2.13讨论题 53
第3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54
3.1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54
3.2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 56
3.2.1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56
3.2.2事务处理系统 57
3.2.3办公自动化系统 59
3.2.4管理信息系统 60
3.2.5决策支持系统 62
3.2.6高层支持系统 64
3.3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係 66
3.3.1进化观点 66
3.3.2层次观点 67
3.3.3权变观点 68
3.3.4信息流观点 69
3.4计算机集成製造系统 69
3.4.1计算机集成製造系统 70
3.4.2CIMS中的管理信息分系统 71
3.5小结 72
3.6思考和练习 72
3.7讨论题 72
第Ⅱ部分分析和设计篇 74
第4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74
4.1系统开发过程 74
4.1.1软体工程 75
4.1.2能力成熟度模型 75
4.1.3系统生命周期和系统开发
方法论 77
4.1.4系统开发的基本原则 78
4.2生命周期开发方法 81
4.2.1生命周期法中的主要阶段 82
4.2.2共有的活动 83
4.3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开发方法 84
4.3.1模型驱动开发方法 84
4.3.2快速原型开发方法 86
4.3.3商业软体包法 88
4.3.4综合开发方法 90
4.4小结 93
4.5思考和练习 93
4.6讨论题 94
第5章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95
5.1项目确认阶段 95
5.1.1项目确认阶段的活动 95
5.1.2PIECES方法 96
5.2準备和调查阶段 98
5.2.1準备和调查阶段的目的
和任务 98
5.2.2列出问题、机会和目标 100
5.2.3谈判初始範围 102
5.2.4评估项目价值 102
5.2.5制订项目计画 103
5.2.6描述项目和计画 104
5.3问题分析阶段 104
5.3.1问题分析阶段的内容 104
5.3.2研究问题领域 105
5.3.3分析问题和机会 106
5.3.4分析业务流程 107
5.3.5创建系统改进目标 108
5.3.6修改项目计画 109
5.3.7提交项目建议 109
5.4需求分析阶段 111
5.4.1需求分析阶段的内容 111
5.4.2定义需求 112
5.4.3分析功能需求 113
5.4.4跟蹤和完成需求 114
5.4.5划分需求的优先权 114
5.4.6修改项目计画 115
5.5决策分析阶段 116
5.5.1决策分析阶段的内容 116
5.5.2确认候选解决方案 117
5.5.3分析候选解决方案 119
5.5.4比较候选解决方案 120
5.5.5修改项目计画 121
5.5.6建议系统解决方案 121
5.6小结 122
5.7思考和练习 122
5.8讨论题 123
第6章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 124
6.1概述 124
6.2事实发现技术 126
6.2.1收集现有文档、表格、
资料库的样本 127
6.2.2研究和站点访问 127
6.2.3观察工作环境 128
6.2.4调查问卷 129
6.2.5访谈 130
6.2.6原型法 134
6.2.7JRP技术 135
6.3数据建模和分析技术 136
6.3.1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136
6.3.2实体关係图 136
6.3.3数据建模过程 139
6.3.4分析数据模型 142
6.4流程建模和分析技术 144
6.4.1系统分解 145
6.4.2数据流程图 146
6.5小结 148
6.6思考和练习 148
6.7讨论题 149
第7章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50
7.1系统设计方法 150
7.1.1结构化设计技术 152
7.1.2信息工程方法 154
7.1.3Jackson应用程式开发方法 154
7.2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 157
7.3设计应用程式架构 158
7.3.1应用程式架构的概念 158
7.3.2物理数据流程图 159
7.3.3应用程式架构 163
7.3.4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
应用程式架构的模型 166
7.4资料库设计 168
7.4.1资料库的概念 168
7.4.2传统的档案管理阶段 169
7.4.3现代的资料库管理系统阶段 171
7.4.4SQL语言的特点 172
7.4.5数据完整性 173
7.4.6生成资料库结构 174
7.5小结 176
7.6思考和练习 177
7.7讨论题 177
第8章管理信息系统接口设计 178
8.1管理信息系统输出设计 178
8.1.1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
类型和特点 179
8.1.2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输出
的方法 180
8.1.3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
设计原则 182
8.1.4管理信息系统输出的
设计步骤 183
8.2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 184
8.2.1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
概念和特点 184
8.2.2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输入
的方法 185
8.2.3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
的原则 186
8.2.4常用的GUI控制项 187
8.2.5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
的步骤 190
8.3用户接口设计 191
8.3.1系统用户类型 191
8.3.2人机工程因素 191
8.3.3选单驱动式接口样式 192
8.3.4设计用户接口的步骤 196
8.4小结 196
8.5思考和练习 197
8.6讨论题 197
第9章构造、实施和运行支持 198
9.1管理信息系统构造 198
9.1.1管理信息系统构造的特点 198
9.1.2建立和测试网路 199
9.1.3建立和测试资料库 202
9.1.4安装和测试新软体包 203
9.1.5编写和测试新程式 204
9.2测试 204
9.2.1测试用例 204
9.2.2测试技术 205
9.2.3测试目标 206
9.2.4测试策略 206
9.3管理信息系统实施 207
9.3.1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概念 207
9.3.2执行系统测试 208
9.3.3準备转变计画 209
9.3.4安装资料库 210
9.3.5培训用户 210
9.3.6转变到新系统 211
9.4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和支持 211
9.4.1管理系统运行和支持的基本
概念 211
9.4.2系统维护 212
9.4.3系统恢复 214
9.4.4技术支持 215
9.4.5系统增强 215
9.5小结 217
9.6思考和练习 218
9.7讨论题 218
第10章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 219
10.1传统生命周期方法存在
的问题 219
10.2UML概述 221
10.2.1UML的演变 221
10.2.2UML的主要内容 222
10.3使用UML建立模型 223
10.3.1使用用例图 223
10.3.2使用类图和对象图 225
10.3.3状态图 228
10.3.4使用构件图和配置图 229
10.4小结 231
10.5思考和练习 232
10.6讨论题 232
第11章能力成熟度模型 233
11.1概述 233
11.2初始级 235
11.3可重複级 236
11.3.1需求管理 237
11.3.2软体项目计画 238
11.3.3软体项目跟蹤和监控 239
11.3.4软体转包契约管理 239
11.3.5软体质量保证 240
11.3.6软体配置管理 241
11.4已定义级 242
11.4.1组织过程焦点 242
11.4.2组织过程定义 243
11.4.3培训程式 244
11.4.4集成软体管理 244
11.4.5软体产品工程 245
11.4.6组间协调 246
11.4.7同级评审 247
11.5可管理级 247
11.5.1定量过程管理 248
11.5.2软体质量管理 248
11.6最佳化级 249
11.6.1缺陷预防 249
11.6.2技术改革管理 250
11.6.3过程变更管理 251
11.7小结 251
11.8思考和练习 251
11.9讨论题 252
第Ⅲ部分套用篇 253
第12章企业资源计画 253
12.1概述 253
12.2MRP的基本原理 254
12.2.1MRP的基本思想 254
12.2.2围绕物料转化组织
準时生产 255
12.2.3相关需求和订货点方法 256
12.3MRP系统 260
12.3.1MRP系统的作用 260
12.3.2MRP系统的输入 261
12.3.3MRP系统的输出 265
12.3.4MRP系统的处理 266
12.4MRPII系统 267
12.4.1MRP和MRPII 268
12.4.2MRPII与企业的生产
经营活动 270
12.5企业资源计画(ERP) 272
12.5.1ERP出现的背景 272
12.5.2ERP今后的发展趋势 273
12.6小结 275
12.7思考和练习 275
12.8讨论题 276
第13章ERP系统的主要功能 277
13.1概述 277
13.2ERP系统标準 278
13.3权威机构的ERP系统
功能观点 280
13.3.15功能域观点 281
13.3.218功能模组观点 283
13.3.313功能模组观点 285
13.4国外ERP产品的功能 286
13.4.1SAP公司的mySAPERP
系统 286
13.4.2Oracle公司的电子商务
套件系统 288
13.5国内ERP产品的功能 290
13.6小结 292
13.7思考和练习 292
13.8讨论题 293
第14章供应链管理 294
14.1概述 294
14.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296
14.2.1供应链的概念和特点 296
14.2.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和特点 298
14.2.3SCM的运作机制 299
14.3集成化SCM概念和阶段 300
14.3.1集成化SCM的概念
和意义 300
14.3.2集成化SCM的发展
阶段和特点 301
14.4供应链的设计和实现 304
14.4.1供应链的设计原则
和步骤 304
14.4.2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 306
14.4.3生产计画和控制 307
14.4.4库存管理 308
14.4.5物流管理 309
14.4.6供应协作模式 309
14.5供应链管理系统 310
14.5.1供应链中的信息 311
14.5.2SCMS的功能架构 311
14.5.3典型的SCMS产品 313
14.6小结 315
14.7思考和练习 315
14.8讨论题 315
第15章客户关係管理 316
15.1概述 316
15.2客户和客户关係 318
15.2.1客户和客户资源 318
15.2.2客户关係 319
15.2.3客户细分 320
15.2.4客户触点管理 321
15.2.5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321
15.3客户关係管理 322
15.4客户关係管理系统 324
15.4.1客户关係管理系统的
功能架构 324
15.4.2CRMS的主要功能 326
15.4.3销售模组的功能特点 327
15.4.4行销模组的功能特点 328
15.4.5客户服务和支持模组
的功能特点 329
15.4.6呼叫中心模组的功能
特点 329
15.4.7电子商务模组的功能
特点 329
15.5小结 330
15.6思考和练习 330
15.7讨论题 330
第16章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332
16.1概述 332
16.2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内容和策略 333
16.2.1信息系统规划的概念 333
16.2.2信息系统规划的内容 335
16.2.3信息系统规划的策略 336
16.3信息系统发展阶段模型 337
16.3.1诺兰模型 337
16.3.2米歇模型 339
16.4组织和业务流程变革 340
16.4.1组织和业务流程
变革方式 340
16.4.2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
和框架 341
16.5信息系统体系架构规划 344
16.5.1企业系统规划法 344
16.5.2关键成功因素法 345
16.5.3价值链分析法 346
16.5.4组合规划法 347
16.5.5信息系统体系架构法 348
16.6小结 349
16.7思考和练习 349
16.8讨论题 350
参考文献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