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学术前沿:知识考古学

(2019-06-14 00:38:21) 百科综合
学术前沿:知识考古学

学术前沿:知识考古学

《学术前沿:知识考古学》实际上就是对话语进行描述,但不是描述书籍(与其作者的关係),也不是描述理论(与其结构和一致性),而是研究通过时间表现为医学、政治经济学、生物学的日常而神秘的总体。在这观念历史努力通过辨读文本揭示思想的秘密运动的地方,作者要表现的是“言及之物”的层次;它出现的条件,併合的形式及环节,变化的规律“言及之物”的领域,就是所谓的“档案”。考古学旨在对之进行分析。

基本介绍

  • 书名:学术前沿:知识考古学
  • 译者:谢强
  • 出版日期:2007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定价:29.00
  • 作者: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页数:235页
  • 开本:32
  • 品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学术前沿:知识考古学》以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译者:谢强 马月

图书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话语的规律性
1话语的单位
2话语的形成
3对象的形成
4陈述方式的形成
5概念的形成
6策略的形成
7意见与结论
第三章陈述和档案
1陈述的确定
2陈述的功能
3陈述的描述
4稀少性、外在性、併合性
5历史的先验知识和档案
第四章考古学的描述
1考古学和思想史
2独特性与规律性
3矛盾
4比较的事实
5变化与转换
6科学与知识
第五章结束语

文摘

着作权页:



92 知识考百学
另一个并不因此改变语言的陈述)。对于可能的陈述,语言只能以构成系统的名义而存在。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只是以从某一真实的陈述总体中获取的描述(多少是彻底的)名义而存在。语言和陈述不在相同的存在层次上。正如人们说有诸多语言存在一样,人们不能说有诸多陈述存在。但是,一种语言的符号可以构成一个陈述,如果这些符号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产生(连线、勾画、製作、勾划),如果它们出现在时间的某一刻和空间的某一点上,如果说出它们的声音或者製作它们的动作赋予它们以物质存在的体积,是不是就能够解决问题呢?举个不属于陈述的例子:我偶然在一页纸上涂写的字母表中的字母,我们用于印书的铅字——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它们的空间和体积的物质性——所有这些展示出来的、可见的、可操作的符号是否可以被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陈述呢?
但是,如果再仔细注意这两个例子(铅字和我写出的符号),就会发现它们不可以完全重叠。这一大把可以被我抓在手中的印刷铅字或者由打字机的键盘指示出来的字母都不构成陈述;它们至多只能是我们用以写出陈述的工具。相反,这些被我偶然在一页纸上乱涂出来的字母,当它们出现在我的头脑中,并且要表明它们的混乱无章不能够构成陈述时,它们是什幺?它们构成什幺形态,如果不是偶然选择出来的字母的图表,难道是一个只有偶然规律的字母序列的陈述?同样,统计学家们偶然使用的数字表,也只是一个数字象徵符号的连续。这些符号之间没有被任何一个句法结构连线起来;然而,它却是一个陈述,因为它是通过排除所有可能增强连续途径可能性的方法获得的某一数字总体的陈述。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