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过程质量度量与控制》是200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健。
基本介绍
- 书名:软体过程质量度量与控制
- 作者:李健
- ISBN:9787302114963
- 页数:127
- 定价:16.00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1
- 装帧:简装本
内容简介
《软体过程质量度量与控制》介绍了ISPMM(问题驱动的软体过程度量模型)的概念、相关工具和技术、在过程改进实践中的套用(案例),包括关于度量过程的套用和改进的一些基本思想,以及作者本人在多年谘询工作中总结的、关于软体最佳实践裁剪的套用经验。《软体过程质量度量与控制》可以作为实施软体项目过程时的参考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软体工程专业的教材。
《软体过程质量度量与控制》的目标读者是从事计算机软体生产的技术管理人员和一线技术人员,特别是软体过程改进组(SEPG)成员、软体项目经理、软体项目中充当各种角色(需求、设计、测试、编码和维护等)的人员。希望对软体度量、量化软体过程和项目管理细节有深入理解的读者也可以从《软体过程质量度量与控制》中获益。
图书目录
第1章 度量之前需要了解什幺
1.1 套用度量的预备知识
1.2 软体过程
1.2.1软体生产的过程观
1.2.2软体过程工程
1.2.3软体过程定义
1.3 软体项目过程管理
1.3.1软体过程的概念框架
1.3.2软体过程管理
1.3.3度量与软体过程管理
1.4 度量的基本思想
1.4.1度量的概念
1.4.2度量的目的
1.4.3度量的基本範式
1.4.4度量的方针
1.4.5度量的过程
1.4.6度量的分类
1.5 小结
第2章 实施软体度量全过程
2.1 问题驱动的度量
2.1.1度量的过程性
2.1.2问题驱动的软体过程度量模型
2.2 準备度量过程
2.2.1活动
2.2.2过程实施时机
2.2.3资源
2.2.4过程产品
2.3 準备度量过程中的技术与工具
2.4 选择度量过程
2.4.1活动
2.4.2过程实施时机
2.4.3资源
2.4.4过程产品
2.5 可选择的度量内容
2.5.1软体过程度量关注点
2.5.2软体过程度量内容分类及其关係模型
2.5.3软体过程性能度量类型的关係模型
2.5.4软体过程性能的度量及数据
2.5.5CMM/CMMI与过程性能度量
2.5.6典型的度量指示器
2.5.7过程性能度量指标
2.5.8典型的过程度量实体
2.6 选择度量过程中的技术与工具
2.7 採集信息过程
2.8 套用度量过程
2.8.1活动
2.8.2过程实施时机
2.8.3资源
2.8.4过程产品
2.9 套用度量过程中的技术与工具
2.9.17种度量管理技术
2.9.2软体过程特性
2.9.3控制图分析
2.9.4软体过程数据採样与分组
2.9.5软体过程偏差原因分析
2.9.6软体过程能力度分析
第3章 套用度量改进软体过程
3.1 度量过程的过程能力度
3.1.1未完成层
3.1.2已执行层
3.1.3已管理层
3.1.4已定义层
3.1.5量化管理层
3.1.6最佳化层
3.1.7ISPMM度量过程的能力度层次
3.2 软体过程改进模式
3.2.1TopDown软体过程改进
3.2.2中小型企业软体特徵过程改进的问题
3.2.3基于度量目标的软体过程改进
3.2.4两种模型的比较
附录A 术语
附录B 度量模型相对提问单的覆盖分析
B.1需求管理过程(该关键域共有6个过程问题)
B.2项目计画过程(该关键域共有7个过程问题)
B.3项目追蹤与监督过程(该关键域共有7个过程问题)
B.4子契约管理过程(该关键域共有8个过程问题)
B.5软体质量保证过程(该关键域共有8个过程问题)
B.6配置管理过程(该关键域共有8个过程问题)
附录C 软体过程特徵分析的数学证明
C.1随机变数的数学特徵
C.1.1数学期望
C.1.2方差
C.2随机事件稳定性定理
附录D度量计画(模板)
参考文献
1.1 套用度量的预备知识
1.2 软体过程
1.2.1软体生产的过程观
1.2.2软体过程工程
1.2.3软体过程定义
1.3 软体项目过程管理
1.3.1软体过程的概念框架
1.3.2软体过程管理
1.3.3度量与软体过程管理
1.4 度量的基本思想
1.4.1度量的概念
1.4.2度量的目的
1.4.3度量的基本範式
1.4.4度量的方针
1.4.5度量的过程
1.4.6度量的分类
1.5 小结
第2章 实施软体度量全过程
2.1 问题驱动的度量
2.1.1度量的过程性
2.1.2问题驱动的软体过程度量模型
2.2 準备度量过程
2.2.1活动
2.2.2过程实施时机
2.2.3资源
2.2.4过程产品
2.3 準备度量过程中的技术与工具
2.4 选择度量过程
2.4.1活动
2.4.2过程实施时机
2.4.3资源
2.4.4过程产品
2.5 可选择的度量内容
2.5.1软体过程度量关注点
2.5.2软体过程度量内容分类及其关係模型
2.5.3软体过程性能度量类型的关係模型
2.5.4软体过程性能的度量及数据
2.5.5CMM/CMMI与过程性能度量
2.5.6典型的度量指示器
2.5.7过程性能度量指标
2.5.8典型的过程度量实体
2.6 选择度量过程中的技术与工具
2.7 採集信息过程
2.8 套用度量过程
2.8.1活动
2.8.2过程实施时机
2.8.3资源
2.8.4过程产品
2.9 套用度量过程中的技术与工具
2.9.17种度量管理技术
2.9.2软体过程特性
2.9.3控制图分析
2.9.4软体过程数据採样与分组
2.9.5软体过程偏差原因分析
2.9.6软体过程能力度分析
第3章 套用度量改进软体过程
3.1 度量过程的过程能力度
3.1.1未完成层
3.1.2已执行层
3.1.3已管理层
3.1.4已定义层
3.1.5量化管理层
3.1.6最佳化层
3.1.7ISPMM度量过程的能力度层次
3.2 软体过程改进模式
3.2.1TopDown软体过程改进
3.2.2中小型企业软体特徵过程改进的问题
3.2.3基于度量目标的软体过程改进
3.2.4两种模型的比较
附录A 术语
附录B 度量模型相对提问单的覆盖分析
B.1需求管理过程(该关键域共有6个过程问题)
B.2项目计画过程(该关键域共有7个过程问题)
B.3项目追蹤与监督过程(该关键域共有7个过程问题)
B.4子契约管理过程(该关键域共有8个过程问题)
B.5软体质量保证过程(该关键域共有8个过程问题)
B.6配置管理过程(该关键域共有8个过程问题)
附录C 软体过程特徵分析的数学证明
C.1随机变数的数学特徵
C.1.1数学期望
C.1.2方差
C.2随机事件稳定性定理
附录D度量计画(模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