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统需要处理的流程已超过企业内部的流程範围。它还必须面对相关扩展企业中的用户和流程问题——在供应链中,製造商需要合作和协调的人和合作伙伴。简单地说,“企业资源计画(Enterprise Resource Plan,ERP)”中的“企业(Enterprise)”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内部。
基本介绍
- 书名:SAP ERP套用案例详解
- 作者:任振清 着
- ISBN:9787302321361
- 类别:图书> 计算机与网际网路 > 专用软体
- 定价:¥28.30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7-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概况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业资源计画或企业资源规划的简称,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通过一些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对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相关的外部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标準化的数据和业务操作流程,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紧密集成,最终实现资源最佳化配置和业务流程最佳化的目的,并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有效、科学的决策管理平台。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体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ERP系统的定义。

ERP软体系统是由美国着名的计算机技术谘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準,其实质是在MRP 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製造资源计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
ERP软体系统是综合套用了客户机/伺服器体系、关係资料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路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体产品。
ERP软体系统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体和软体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综合来讲,ERP软体系统是以ERP管理思想为核心,以ERP软体为平台的现代企业管理系统。
ERP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销售管理、採购管理、库存管理、製造标準、主生产计画、物料需求计画、能力需求计画、车间管理、及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应收账管理、应付账管理、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分销资源管理、设备管理、工作流管理、系统管理。
特点
1.基于分散式开放系统
ERP软体系统基于分散式开放系统,用今天的术语说就是B/S(浏览器/伺服器)架构。它与以前的物料需求计画系统(MRP)或基于独立微机(PC)的系统有显着的区别,MRP是运用专属性计算架构技术且基于大型计算机或小型计算机的系统。
2. 基于分散式关係资料库的技术
ERP软体系统是基于分散式关係资料库的技术。这就是说,资料库软体可支持一个生产资料库的多个拷贝,这些拷贝对于世界各地的用户来说都是清晰可见的。另外,可以通过“标準的”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访问资料库。同时,资料库管理系统(DBMS)应是与套用软体(如:製造、分销、订单录入、採购等)配套设计的。
3. 基于第四代语言(4GL)软体代码
与使用第三代语言(如:COBOL)的MRP系统不同,ERP软体系统基于第四代语言(4GL)软体代码。在最近的三年里,面向对象编程(OOP)/ 部件化已由“最好有,但不是必需的”功能转化为“非常需要的” 功能。
4. 具有图形用户界面(GUI)特徵
ERP软体系统具有图形用户界面(GUI)特徵。GUI是计算机终端用户在使用应用程式时看到并与之互动的界面。GUI是指以图示为基础的“点击”萤幕设计,最初通过苹果公司的Macintosh微机推广,然后由微软公司的Windows产品普及。GUI与在计算机用户世界中通用数十载的基于字元的萤幕(又称“绿屏”)截然不同。它的优点是用户无需经过过多培训即可进行熟练的操作。与以前的产品相比,事实证明GUI大大地提高了用户的生产效率。
5.支持多厂房式全球运营
ERP软体系统是企业範围内的系统,它支持多厂房式全球运营。另外,用户希望不断将集成扩展到企业内部的其他重要职能(如:产品数据管理,製造执行系统等)以及整个全球供应链(客户和供应商系统)。
作用
(1)提供集成的信息系统,实现业务数据和资料共享。
(2)理顺和规範业务流程,消除业务处理过程中的重複劳动,实现业务处理的标準化和规範化,使得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工作的质量进一步得到保证。
(3)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的处理由,大大提高了準确性与及时性,减轻了工作强度,将企业管理人从繁琐的事务处理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研究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改进管理,促进现代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广泛套用。
(4)加强内部控制,在工作控制方面能够做到分工明确,适时控制,对每一环节所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反映出来,并可以提供绩效评定所需要的数据。
(5)通过系统的套用自动协调各部门的业务,使企业的资源得到统一规划和运用,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的速度,将各部门联成一个富有团队精神的整体,协调运作。
(6)帮助决策,公司的决策层能明适时得到企业动态的经营数据和ERP系统的模拟功能来协助进行正确的决策。
发展
一体化管理
一个系统实现企业全面自动化。
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ERP的管理不再局限于企业的生产管理,逐步延伸到企业的销售、项目、採购等领域,超过企业内部的流程範围,拓展到製造商需要合作和协调的人和合作伙伴。于是,ERP并出现了一体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一体化管理的优势
1、低成本:性价比高,它的Windows运行平台也是低成本、高性能的。此外,建立于同一平台之上,功能齐全,可满足企业各种业务需求,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部署其他商业套用系统的成本,同时节省企 业使用分散式系统所需支付的升级和维护费用。
2、部署灵活:建立在“一个设计一个系统”的架构之上,所有功能模组都是围绕同一个资料库和同一个用户界面统一设计和开发的,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部署不同的模组,获得最佳的功能组合,从而达到最高的成本效益比。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可能需要增加新的功能,此时,企业只需购买和启用新的功能模组即可满足自己的业务需求。而且系统的所有功能模组都是“随时待命的”,只需稍微改变配置,即可将其“加入”原有的系统,轻鬆完成部署工作。
3、一体化运作:各模组的设计以协同工作、数据共享为目的,解决了分散式系统中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由于能在整个系统内实现数据的共享,许多高级功能,比如全局搜寻、全局行动列表和全局业务地图等支持不同套用模组间的数据整合和信息重组的功能,都可以作为标準功能予以实施,这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价值。
4、使用便捷:由于採用了“一个设计一个系统”的架构,它能为所有业务数据建立恰当的联繫,并提供各种附有连结的列表和摘要报告。这些连结形式上跟普通的列表和报告相似,但却能够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信息,帮助用户获取必要的业务运作信息,从而更好地进行业务管理。基本上,用户在“一个页面,即可管理整个企业绩效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任何层次的细节信息”。
5、简便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包括自定义多个概览,与Microsoft Outlook进行整合,通过手机访问,发起即时会话以及启用提醒和上报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