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前身是华北电力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 外文名:无
- 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 时间:2009年11月
- 现任校长:杨勇平
-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学院简介
2009年11月,为适应学校发展战略的需要,增强交叉学科的融合,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併,成立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学校在北京校区设立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在保定校区设立自动化系与计算机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成立,为打造学校学科品牌,提升专业学科水平,深化校内体制改革,最佳化内部管理创造了条件,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拥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等4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控制工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等3个二级学科。其中计算机套用技术二级学科为河北省重点学科,拥有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院设有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网路工程、信息安全六个本科专业。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之一。
教学机构
控制理论与系统教研室
测控技术与仪器教研室
控制装置与系统教研室
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
计算机套用教研室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
信息安全教研室
软体工程教研室
自动控制教研室(保定)
测控教研室(保定)
计算机教研室(保定)
科研机构
重点实验室 | 工业过程测控新技术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过程仿真与控制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中心 | 北京市电力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杰德控制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研究所 | 电力智慧型软体研究所 电力信息安全研究所 智慧型机器人研究所 |
行政机构
学院办公室 |
教务科 |
学生工作办公室 |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
实验中心 |
师资力量
学院在校本科学生4373名,硕士研究生823名,博士研究生90名。已为社会培养了近两万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为我国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266人,其中教师193人。教师队伍中,教授3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5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38.4%)。国家百千万人才计画1人,中科院百人计画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首都劳动模範奖章获得者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形成了一支以博士生导师为学术带头人,以中青年教师为学术骨干,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工业过程测控新技术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电力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融合快速,分布信息的电力燃烧过程测控系统”创新团队,以及电力企业软体工程实习基地等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
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名称 | 级别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北京市重点学科 |
计算机套用技术 | 河北省重点学科 |
成果简介
学院部分科研和教学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几年来,科研成果获得“联合国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国家863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工程项目2项,科技部技术支撑平台项目2项,主研了重大横向科研课题5项;每年的科研经费达3100余万元。在国际、国内着名学术期刊和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千余篇,每年被SCI、EI、ISTP收录百余篇。
拥有“电子信息教育”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信息安全”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拥有《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数据结构》和《自动控制原理》等一批省部级精品课程。
国际交流
学院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已和美、欧、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着名高校及公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建立了密切合作关係,有几十名教师到英、美、法、加、奥等着名大学作访问学者或进修。
学院秉承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科建设的有效整合,着力提高科研水平,注重加强师资力量,将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落到实处。进而成为服务电力行业,面向社会的和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