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五大理念两大法则

(2019-04-04 00:26:53) 百科综合
五大理念两大法则

五大理念两大法则

五大理念两大法则是中国童学所传播理念当中的核心点、重点、关键点、焦点、智慧型点、支点以及盲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五大理念两大法则
  • 分类:教育
  • 核心:道德教育
  • 适用对象:儿童教育

基本信息

是中国童学所引进的科学早教理念,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倡导家长们儘早进行那个早期教育,以激发幼儿潜能。五大理念分别是: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加德纳·霍华德的多元智慧型教育理论,福禄贝尔的恩物教育思想,以及陈鹤琴的五指教育理念。两大法则是:才能递减法则和刻印法则。

详细释义

五大理念两大法则是中国童学所传播理念当中的核心点、重点、关键点、焦点、智慧型点、支点以及盲点。

核心点

“教育的最高目的以及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道德教育。
有人说过人就像一颗桃子,果核就是品德,果肉是才能,而果皮是外貌。如果核烂了,那这就不是一颗桃子了;如果只是果肉烂了,其他都没事,看起来还是一个好桃子;如果只有果皮破了,其他都没事,那这颗桃子还是可以吃的。因此,品德的教育,人格魅力的培养是为教育首要。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科学第一步工作是先发现教育的最高目的,而后寻求达成这种教育目的的工具。他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个人品格和社会道德,并以其研究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形上学来指导其教育理论,以伦理学为其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因此,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为童学幼儿阅读体系的七大要点中的核心点。
童学的有声读物当中,《当我长大时》以及《趣趣知识图画书》就是专为培养孩子美好的人格魅力而选择的。
1001颗松子——趣趣知识图画书1001颗松子——趣趣知识图画书

盲点

盲点即:刻印法则。
刻印法则之所以被称为盲点,是因为它的客观存在然而却被普遍忽略。这是个很令人痛心的教育时机的浪费现象。
刻印法则是指动物在出生之后不久,对所见所闻的学习经验(如光和声音)会成为成长之后行动的基础。
这是被称为现代比较行为学之父的肯拉特·Z·罗伦兹博士所提出的。这种法则是非常牢固、没有办法违背的,会深深地刻印在内心深处,对日后行为举止造成深重的影响。此法则显示:小动物诞生之后的一定期间内,会把关于这种动物的基本感情表现方法、行动方法刻印入头脑里,如果在这段期间之内没有刻印进去,就没有办法再重新刻印进去了。因此,为了避开这个盲点,童学推荐新生父母们使用无声图书对孩子进行教育。
罗伦兹博士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刻印法则。鸟类,是在出生后的数天内;人则是在出生之后6个月内。因此,和婴儿讲话是非常重要的。也许有些母亲会认为,那就让孩子听电视的声音不是一样吗?然而,电视是机械发出的声音,母亲的声音是肉体的、有温度的,两者是不一样的。如果让婴儿的头脑适应机械的声音,就会导致他对于母亲肉体的声音完全没有反应,这是造成孤僻性格一大原因。
因而,母亲一定得当1~3个月婴儿的说话对象,关注他的声音和动作,否则,他就会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再和母亲沟通,慢慢地,他的发声运动就会减退,发声技术就无法发育完成。只有充分地和婴儿讲话,他才有办法将语言的刺激和有意义的行动连结在一起,才不会造成对语言的了解困难,也不会丧失了解语言的欲望,从而变成孤僻儿。
人跟其他动物一样,在刚出生的时候,就会自动去寻找群体归属感,用“刻印法则”把自己的行为举止跟群体绑定起来。简而言之,刻印法则即是开启学习种族文明的一个封印。在此,童学告诫各新生父母,绝对不可以对此掉以轻心!

重点

才能递减法则
在幼儿教育当中的重点当然是把握住时机。人类的繁殖方式决定了每个人都是天赋奇才的苗子,然而终究能成为天才的人却为数不多。很多人的才能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慢慢地退化,以致消失。历史上不乏神童变庸才的例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才能递减法则”。
那什幺是人的天赋才能?它又是如何递减的呢?童学幼儿读物研究会的成员们对此总结归纳如下:
1、只要是与人有关的能力,婴幼儿都能学习并且精通,这是与生俱来的,在他们头脑里储存着得。但是,如果不对这些才能及早加以引导发展,它们就会慢慢地退化以致消失,跟历史当中各种生物的进化法则是一样的。把少用或者从来不用的才能淘汰掉,这就是才能递减法则的作用。
2、婴幼儿对环境的适应和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5<4<3<2<1<0,越接近0岁,接受能力越好,环境适应的能力也越好。
3、警告:在幼儿头脑里,这种魔术般的接受能力适应能力,和其他天赋才能,会随着各部分脑细胞的发育完成而消失。不可思议,想想沙漏里流失的金沙吧!童学贴士:千万可别浪费了幼儿的天才啊! 4、注意:虽然才能递减法则在8岁之前都有作用,但实际上,到了6岁就已经基本固定了。
五大理念两大法则
5、童学的特别提醒:6岁是一个学习临界点,孩子的精神资质在其之前和之后是完全不一样的。6岁之前,孩子们不会把所学的知识当作一般单纯的知识,而是会用来促进和提高潜在的资质;相反地,过了6岁之后,潜意识只会把学习的知识当成纯粹的知识,只记在头脑子里,没办法与提高素质相结合。
了解盲点和重点,学会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才不会有错过了太阳又错过了月亮甚至错过了星星的遗憾。因此,为了留住后代金子般的天赋才能,童学们继续深入研究,去发掘早教当中其他的要点,并且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科学的早教方法。

关键点

关键点即大伙耳熟能详的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许多人都知道敏感期,但是很少人知道该如何去利用。而且很少家长会确切地知道,孩子什幺时候处在什幺敏感期内。
蒙台梭利儿童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某一阶段智力、秩序感、节奏感、行走、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徵,而产生的一段对环境,秩序,感官,动作,社会规範等一系列的敏感情况,这一时期就被称为儿童敏感期。归纳如下:
语言敏感期:(0~6岁)
给予正确的语言引导,让孩童得以模仿。童学的读物里面有大量优美、字正腔圆的语言学习资料可供参考,有诗歌和故事等。
书写敏感期(3岁半~4岁半)
书写是孩童表达对文字的构造感兴趣的有效方式。童学认为,在这个时期锻鍊书写的能力,也有助于语言能力的发展。
阅读敏感期(4岁半~5岁半)
有了语言的基础,和书写能力的“功底”,儿童们开始对书籍产生真正的兴趣,会自主去探索书中的奇妙世界。因此,在此之前培养孩童把书本当伙伴是至关重要的。综上所述,童学认为,儿童从六个月就开始阅读是有必要,而且是科学的。
秩序敏感期(0~3岁)
这个对日后的行为规範是很重要的。为啥有些成年人的生活总是有条不紊,而另外一些总是乱如团麻?在这个时期所培养的秩序感是功不可没的。童学贴士: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对孩童来说是很重要的。
感官敏感期(0~6岁)
颜色、形状、光线的刺激,不仅对小朋友的各种器官发展有帮助,而且对帮助构建他们的内心世界十分重要。童学了解到,儿童不同的内在敏感性,使他能有机地选择对自己生长有利的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整个世界。这是一个重要的综合时期。因此,正确的、友善的、灵巧的外界刺激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岁半~4岁)
这是区别个体的重要时期。如上所述,儿童会根据个体需要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去注意和研究,而对于其他的则视而不见。犹如阳光只照在部分的物体上一样。这个时期还是一个观察能力的发展时期。孩童的世界跟成年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童学提醒:在这个时期充分鼓励他们去注意细微事物,也就是对创造力、想像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因此,童学们在挑选书籍的时候,有意地侧重于这一方面。例如高端彩泥翻翻书《小小科学家》系列就是很好的一个体现。
动作敏感期 (大肌肉1~2岁 小肌肉1岁半~3岁)
许多家长都会像呵护花朵一样去呵护自己的宝贝,然而,外在大环境的影响却没办法让家长做到无微不至。考虑到这一点,童学们在书本的印刷、装帧和点读笔的设计上大做文章。针对儿童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特殊锻鍊,童学的专有有声书籍《小小科学家》的单页厚度达到1.3毫米,而一般的书页厚度仅约为0.089毫米!这样的设计,就充分地照顾到了小朋友特殊的需要,达到既锻鍊肌肉,又培养了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针对此阶段的幼儿则设计了T1型号的点读笔嘟嘟鱼,特点为头上戴着一款可旋转的硅胶软帽,用以锻鍊幼儿手部肌肉,激发大脑神经元突触的发育,提高智力。
社会规範敏感期(2岁半~6岁)
这个是综合的性格培养时期,也即人格修养培养的敏感时期。社会规範突出表现在人际交往上。童学给孩子们带来了《当我长大时》、《趣趣知识图画书》等,让小朋友在愉悦的学习当中学习社会习惯,培养人格魅力。
文化敏感期(6~9岁)
虽然这个文化敏感期是在众所周知的儿童早教领域之外,但是要培养儿童对其他文化的兴趣,以及让其更好地去理解其他文化,还是得从“娃娃”开始打基础。童学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新生孩儿们打牢基础,奠基未来。
面对白纸一样的小天才们,在不同的时期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行为,但是单有这个也许还是不够。在教学指导上,还是需要有一个大方向,这个大方向就是童学的焦点——陈鹤琴的“五指活动”。

焦点

“五指活动”即:儿童健康、儿童社会、儿童科学、儿童艺术、儿童语文活动。
陈鹤琴先生认为活教育的第一目标是教会孩童们去——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做人”是教育最起码的任务。儿童们要学会研究人是什幺,人的活动是什幺,人与人的关係是什幺,人与自然的关係是什幺,人与社会的关係是什幺。因此,在确定科学教育目标时,我们要先以培养儿童道德并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操作习惯和对科学的执着精神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传递现代科学知识。
陈鹤琴将我国优秀的传统幼教理论和外国现代幼教理论结合,并套用于中国幼稚园教育实践,创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幼稚园课程与教学法。他的教学法具有中国化、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操作化等特色,在中国现代幼教理论与实践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说他的教学法与国家《幼稚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一脉相传——该《纲要》中的五大领域包括了《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艺术领域》。
综上所述,童学认为,科学的幼教方法离不开成功的实践经验,而“五指活动”涵盖了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儿童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生活和生长,学习的过程就是在生活当中探索求知的过程;因此,把幼儿教育生活化、整体化是童学的目标和方法。所以,“五指活动”是为童学的“焦点”,并由此生髮从巨观上去构科学的幼儿阅读体系。 这个“焦点”充分回应了童学幼儿教育理念当中的核心点——道德教育,同时是对重点、盲点以及关键点的有机结合和补充,而下面即将阐述到的智慧型点和支点则对其进行了延伸和诠释。

智慧型点

多元智慧型理论在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影响,以及越来越多地被我国教育工作者所认识。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我国不仅进行了不少关于借鉴多元智力理论的理论研究,“以我为主,他为我用”是我们借鉴多元智慧型理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第一个基本思路。
加德纳教授认为,就智力的本质来说,智慧型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架构来说,它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八大智慧型:
五大理念两大法则
智力是什幺?——智力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多种能力综合,是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和生产与创造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童学们认为:智力的本质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孩子发展他天赋的才智。童学们坚信,每个孩童都是天才,只要教育者对他们浇灌信心的露水,给予指引方向的阳光,他们就能够结合自身的需要,去发展自己的个性,最终长成他们内心所想要的模样,学会知行合一,从而成就一番伟业。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