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长天长平台

(2019-06-03 02:36:43) 百科综合
长天长平台

长天长平台

长天长平台(也称为JointFrame套用系统支撑平台)是环保行业的套用系统支撑平台,它以技术为支撑而建立,不仅具有灵活可扩展、包容可生长的特性,而且在环境信息化方面更具有系统整合、数据统一、业务贯通的建设能力;它是一个开放、共享、融合的平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长天长平台
  • 外文名:JointFrame 
  • 首次提出:林宣雄博士
  • 套用範围:环保领域
中国环境信息化进程已超过二十年,部、省、市、县已运行了不知其数的独立套用系统,因系统间不互通互联而导致了“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的严重问题。所以,系统整合和数据统一已成为了各级环保局的痛点所在,从而带来了环境信息化发展的三次变革需求,即:过去,一次需求是业务需求;现在,二次需求是系统整合、数据统一、业务贯通需求;将来,三次需求是大数据套用需求。现在从二次需求向三次需求的过渡,面临着六大难题与挑战,包括:系统设计难、套用整合难、规模化部署难、运行管理难、后续开发难与行政管理难。面对痛点,迎接挑战,林宣雄博士与何春银主任创造性的提出了“何林模型(又称1NM1模型)”(参见图1)。该模型描述的是在一个具有M个层级,每个层级又有N个部门的组织系统中如何实现数据统一与业务贯通,即基于一个统一平台建设多层级、多业务的複杂系统。基于1NM1模型并结合中国环保现状,历经了十八年的行业积澱与六年的实践研究,长天长平台应运而生。
图1(1NM1模型)
长天长平台
长天长平台是以1NM1模型为基础,由“云平台”(JointCloud)加“端平台”(JointOS)构成的一个完全开放平台。“云平台”建立共有、公用的数据存储和业务规则,为“端平台”套用提供业务耦合的手段;“端平台”包含基础运行技术框架及维护平台,可快速构建与扩展不同的业务套用(参见图2)。
长天长平台
图2总体架构图
在“云加端”整体架构基础上,云平台和端平台各自形成自己的系统结构,都是按照SOA(面向服务架构)进行分层实现,云平台分为五个层次,端平台分为四个层次(参见图3)。
长天长平台
图3云平台与端平台分层图
通过长天长平台建设,实现系统整合、数据统一、业务贯通(参见图4/5/6)。
长天长平台
图4系统整合
长天长平台
图5数据统一
长天长平台
图6业务贯通
目前,长天长平台已随着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和排污收费核心软体系统部署到了全国30多个省、300多个地市,平台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得到了充分检验;同时结合地方业务的需求变化,进行不断地完善,与部分地方软体进行业务对接和数据共享,对长天长平台的业务集成和数据整合能力也做出了检验。(参见图7)
图7长天长平台全国分布图
长天长平台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于2016年6月29日在西安组织召开了“长天长平台(JointFrame套用系统支撑平台)”成果鉴定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邀请了全国环境信息化领域的七位知名专家成立鉴定委员会,委员会一致同意长天长平台通过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见图8)
图8鉴定会专家合影
长天长平台
总之,希望通过环保物联网把大家联繫在一起,通过平台发挥作用,构筑需求侧与供应侧(“病人与医生”)之无漏无隔无缝连线的生态圈,从而根本改变中国的生态环境。生态圈里的要素(包括元素、因素等等)充分连线,无漏连线,无隔连线,无缝连线,“均匀连线”;反过来这种连线就是网际网路,就是人联网,就是物联网;这种充分连线、无漏连线、无隔连线、无缝连线、深度连线、随时连线的实现需要一个强大的平台,这个强大的平台就是长天长平台;这个平台呼之欲出;这是未来一个大趋势。平台化运营就是要设计出一系列赢利模式(不同技术不同产品不同公司不同的赢利模式),所有公司人都可以设计;设计出一个就是一个赢利点(流)。改善生态环境是圈之压力,赢利则是圈之动力(参见图9)。
图9基于物联网的环保生态圈
长天长平台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