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沉默的视野

(2019-09-28 19:17:49) 百科综合
沉默的视野

沉默的视野

《沉默的视野》是201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陈家琪。

基本介绍

  • 书名:沉默的视野
  • 作者:陈家琪
  •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基本信息

书 名:沉默的视野
作 者:陈家琪 着
出 版 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定 价:29.00
I S B N :9787 5321 44570
所属分类: 小说

编辑推荐

陈家琪编着的《沉默的视野》系“新文艺随笔文丛”中的一种。《沉默的视野》是一部原本属于抽屉的文稿,本书用语言符号理论,阐述社会生活,深刻、生动,令人回味。

内容简介

托尔斯泰讲过一个小男孩遇见狼的故事。结局当然是小男孩逃脱了,但他事后一次又一次把遇见狼的事情讲给别人听。当他回忆、再度体验和表述遇见狼的过程及其情感经验——恐惧、颤慄、希望、绝望等,他才把这件事情真正引入了他的视野,他本人变得和这件事有了切身的关係。当然这样说,已经超出了托尔斯泰本人对这件事的解释,更像是陈家琪的说法。陈家琪编着的《沉默的视野》是新文艺随笔之一,《沉默的视野》用语言钩沉我们所经历的事情,
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的《实用家庭民历——万事不求人》第248页,在谈到“霉运相”时,有这样一段话:“昔谓四十二岁为男子之厄年,若为霉相而鼻为良相则能逃过大厄。” 1989年,我四十二岁。这年的7月26日,我因胆总管结石,出现了全身黄疸,皮肤瘙痒,小便深红,在医院里从内科转到传染科,从传染科转到外科,又是B超,又是胃镜,折腾到29日,拿着一张黄疸指数31,G·P·T 700的单子去住院。由于没有床位,又被送回观察室输液。观察室人声喧譁,简直无回身之地,只好拿着药回家。回家后五天滴水未进,人已处于半昏迷状态。8月14日,学校用救护车送我到医院,算是住了进去,50l房1床位。昏昏迷迷中的“虚”的感觉如同“轻”是一样的。杨柳轻飈直上重霄九,就这样飘来飘去地过了十天,8月15日进了手术室。在此期间,医院怀疑过是癌,也许在胆管,也许在胰腺.总之人不发烧,麻烦可能比单纯的胆结石大,于是找来家属和校领导谈话.让他们签字。这一切都静悄悄地进行着,我在各种各样的目光注视下,也学会了以别人的目光来怜惜自己,于是产生了一种距离感.觉得我应该向每一个走近我并稍稍看我一眼的人致谢..这种感激之情来得很奇陉,一直到今天,我也想不通有什幺可感激的。当然也谈不上抱怨。病是自己得的,除了抱怨“命”外,你还能抱怨什幺?“昔谓四十二岁为男子之厄年”,这句话把一切都说完了。住进医院,也不是说就没有可抱怨的地方,比如床褥的坚硬、饭菜的不可口、服务态度的冷漠等。但这些都是人未住院时就早已司空见惯的事;人在一个可抱怨的环境里一旦生活久了,到你真想抱怨一点什幺时,油然而生的却是感激之情,因为毕竟还有大夫、护士的照料。当然,在这种感激之情后面,也不能排除想儘量给大夫、护士们一个好印象,以有利于对自己的治疗这样一种很功利的动机。所以在外表的有礼和温顺后面,也隐藏着对虚弱、对自己毫无道理地用目光向每一个人求助的掩饰。看来在艰难困苦、在虚弱和想求助于人的情况下,人与人的关係总有特别让人怀念的一面。

目录

上篇 视野的沉没
下篇 沉默的视野后记新版后记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