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过程模式

(2019-03-23 14:31:38) 百科综合

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亦称“历程模式”。课程编制模式之一。在设计中详细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採取的方法以及该活动中固有的标準,学生所取得的最终结果不是按照行为事先确定的,而是在事后藉助那些建立在该知识形式中的标準来加以评价。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卢梭及其后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至现代,受皮亚杰、布鲁纳等的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较深。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是斯坦豪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过程模式
  • 类型:模式 
  • 提出:英国学者斯腾豪斯
  • 用途:课程设计

概述

所谓过程模式,是指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採取的方法以及所遵循的标準。

基本思想

虽然有很多人在以前的课程设计中都採用过与这种模式类似的方法, 然而,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这个模式的当推英国教育家斯腾豪斯。他认为, 过程模式比起目标模式来,更适合于以知识和理解为中心的课程领域。其基本思想是“ 人们可以通过详细说明内容和过程中各种原理的方法, 来合乎理性地设计课程, 而不必用目标预先指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他认为, 人们可以从具有内在价值的知识形式中, 挑选出那些能够体现该知识形式的内容。这些选择出来的内容, 能够代表那些最重要的过程、最关键的概念和该知识形式或领域中固有的準则。对这样的内容进行挑选, 不是根据它所要引起的学生行为, 而是根据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该知识形式, 这种内容本身不需要从外部加以论证。

评价

斯腾豪斯的“ 过程模式” 目前尚未受到很多批评。这种模式利用当代教育哲学的成果, 小心翼翼地为自己提供论证。这种模式并不谋求囊括所有的设计方法, 但它却弥补了目标模式的局限性。它更为接近教师平日所关心的那些问题。这种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直线式的, 它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而且非常重视教师的自主性。诚然, 过程模式也还是要涉及到各种目的, 因为这是课程设计的基本特徵, 如果只强调内容和过程的各种原理, 就会削弱课程设计的这个主要特点。
在实践上, 过程模式也存在一些缺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存在一定困难, 二是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太高, 一般教师很难胜任。但这种模式为促进个人发展和专业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更高的标準, 在一定的条件下, 也是极为有用的。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