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2019-12-14 21:32:14) 百科综合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SDLC)协定是一种 IBM 数据链路层协定,适用于系统网路体系结构(SNA)。通过同步数据链路控制(SDLC)协定,数据链路层为特定通信网路提供了网路可定址单元(NAUs:Network Addressable Units)间的数据差错释放(Error-Free)功能。信息流经过数据链路控制层由上层往下传送至物理控制层。然后通过一些接口传送到通信链路。SDLC 支持各种链路类型和拓扑结构。套用于点对点和多点连结、有界(Bounded)和无界(Unbounded)媒体、半双工(Half-Duplex)和全双工(Full-Duplex)传输方式,以及电路交换网路和分组交换网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 外文名: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
  • 简称:SDLC

简介

SDLC是七十年代开发的IBM定义的数据链路控制协定,其目的是通过广域链路与SNA环境中的IBM主机系统进行通信。SDLC基于面向位的同步操作,与之对应的是面向位元组的协定如Bisync。IBM向标準委员会提交了SDLC,使之新增了如下标準,而SDLC仍然是SNA中主要的串列链路协定。
ANSI从SDLC建立了高级数据通信控制规程(ADCCP)。
ISO建立了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
CCITT修改HDLC建立了链路访问规程(LAP)和平衡式链路访问规程(LAP-B)。

技术

SDLC 支持识别两类网路节点:主节点(Primary)和次节点(Secondary)。主节点主要控制其他节点(称为次节点:Secondaries)的操作。主节点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选择次节点,一旦选定的次节点已经导入数据,那幺它即可进行传输。同时主节点可以建立和拆除链路,并在运行过程中控制这些链路。主节点支配次节点,也就是说,次节点只有在主节点授权前提下才可以向主节点传送信息。
在SDLC中,一个主站控制其它辅站的操作,主站轮询辅站是否有数据要传送。如果一个辅站有数据要传送,当它被主站识别后开始传送。主站负责建立和维护链路。有四种基本连线方式:
点对点(Point-to-point)一个主站与一个从属站直接连线。
多点(Multipoint)一个主站与多个辅站连线。
环路(Loop) 一个主站通过环形配置与多个辅站连线,这种结构中,讯息从一个站传到下一个站。
集线前进(Hub Go-Ahead)这是一种很少使用的环形配置,它用菊花链电缆从主站连到辅站,然后返回主站。

原理

SDLC在分离帧时使用了一个典型的有界限标誌信息的帧格式。一个地址域(address field)包括辅站的地址,一个控制域(Control field)说明帧类型,并且一个帧检测序列(Frame Check Sequence-TCS)包含错误检查值。
一个典型的SDLC配置是多个位于远地点处的3270哑终端构成的。而这些哑终端均连向如 IBM 3270型的簇控制器。簇控制器通过一条租用的56Kbps线路与主机系统连线。许多公司如Cisco等改进了这个连线方案。Cisco路由器可以在点对点串列链路上进行纯粹的SDLC传输,并且可在这些链路上多路复用其它的协定数据。为在非SDLC网上传输,我们可以在IP数据分组中封装SDLC帧,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路由选择协定(如Cisco的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定IGRP)向用户提供了路由选择而不是桥接功能。

分类

为适应不同环境,SDLC 具有如下一些派生类:
HDLC,一种ISO协定,适用于x.25网路;
LAPB,一种ITU-T协定,适用于ISDN网路;
LAPF,一种ITU-T协定,适用于帧中继(Frame Relay)网路;
IEEE 802.2,通常指LLC,具有三种类型,适用于区域网路(Local Area Network);
QLLC,适用于在X.25网路上传输SNA数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