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计算机教材:新编计算机导论(基于计算思维)》可作为大学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计算机导论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的入门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计算机概论(1)
1.1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1)
1.1.1计算机的产生(1)
1.1.2计算机的发展(2)
1.1.3计算机系统(2)
1.1.4程式、数据和软体开发(4)
1.2计算机的分类和套用(4)
1.2.1计算机的分类(4)
1.2.2微型计算机(6)
第2章计算机数据(10)
2.1二进制数(10)
2.1.1数制(10)
2.1.2二进制数的运算(12)
2.1.3二、八、十六、十进制数相互转换(13)
2.2计算机中二进制数的表示及运算(15)
2.2.1不带符号的整数表示(15)
2.2.2带符号的整数表示(16)
2.2.3浮点数表示(19)
第3章逻辑运算和简单计算机的构成(21)
3.1逻辑值表示及运算(21)
3.1.1“与”运算(21)
3.1.2“或”运算(22)
3.1.3“非”运算(22)
3.1.4“异或”运算(23)
3.1.5逻辑代数基本公式(23)
3.2逻辑电路基础(24)
3.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7)
3.3.1加法器(27)
3.3.2暂存器(29)
3.3.3计数器(30)
3.4简单计算机(31)
3.4.1一台简单计算机(31)
3.4.2一段程式(32)
第4章计算机硬体系统(35)
4.1计算机硬体的基本组成(35)
4.1.1基本组成(35)
4.1.2半导体存储器(36)
4.2计算机硬体系统(38)
4.2.1中央处理器(38)
4.2.2记忆体储器(39)
4.2.3主机板和I/O设备接口(41)
4.2.4晶片组(44)
4.2.5常用外置I/O设备接口(45)
4.3外存储器(49)
4.3.1硬碟(49)
4.3.2光碟(50)
4.3.3随身碟、CF卡和SD卡(52)
4.4输入/输出设备(52)
4.4.1输入设备(52)
4.4.2输出设备(56)
第5章作业系统(63)
5.1作业系统及其启动(63)
5.1.1作业系统介绍(63)
5.1.2作业系统(计算机)的启动(63)
5.2档案管理(64)
5.2.1档案(64)
5.2.2档案目录和路径(66)
5.2.3档案管理系统(67)
5.3存储管理(68)
5.4处理器管理(71)
5.5设备管理(74)
第6章软体开发(77)
6.1从机器语言到高级语言(77)
6.2高级语言程式设计(79)
6.2.1算法(79)
6.2.2程式设计(80)
6.3程式设计方法(82)
6.3.1结构化程式设计(82)
6.3.2面向对象程式设计(84)
6.4程式设计可视化(85)
6.5Web程式设计(88)
6.6软体工程(91)
6.7数据结构(96)
6.7.1线性表(96)
6.7.2栈(98)
6.7.3伫列(98)
6.7.4树(99)
6.7.5图(100)
第7章计算机网路(103)
7.1计算机网路概述(103)
7.1.1计算机网路拓扑结构及分类(103)
7.1.2传输介质(104)
7.2乙太网(107)
7.2.1共享乙太网(107)
7.2.2交换乙太网(110)
7.2.3乙太网组网(111)
7.3无线网(112)
7.3.1无线区域网路的构建(113)
7.3.2无线区域网路的扩展(114)
7.3.3无线区域网路的主流产品(114)
7.3.4宽频无线城域网(115)
7.3.5蓝牙(115)
7.4网路互联(116)
7.4.1IP位址(117)
7.4.2单播、多播和广播(118)
7.5中国网际网路及其接入(120)
7.5.1网际网路的结构和组成(120)
7.5.2网际网路的接入(121)
7.6网际网路的基本套用(124)
7.6.1域名系统:DNS(125)
7.6.2动态IP位址分配:DHCP(126)
7.6.3全球资讯网系统:HTTP(128)
7.6.4网际网路邮件系统:SMTP(128)
7.7网路安全(130)
7.7.1网路威胁(130)
7.7.2报文保密性(131)
7.7.3报文完整性(132)
7.7.4报文鉴别:数字签名(132)
7.7.5网路安全实例(132)
第8章多媒体(134)
8.1字元和文本(134)
8.1.1ASCII码(134)
8.1.2汉字编码(136)
8.1.3Unicode码(138)
8.1.4文本输入(139)
8.1.5文本类型(142)
8.1.6字元字型和字形生成(144)
8.1.7文本处理(145)
8.2计算机图像(147)
8.2.1颜色表示(147)
8.2.2图像数位化(149)
8.2.3图像数据压缩(152)
8.2.4数字图像处理和套用(154)
8.3计算机图形(156)
8.3.1基本原理(156)
8.3.2常用绘图软体(158)
8.4计算机动画(164)
8.4.1计算机动画类型和技术(165)
8.4.2常用的动画製作软体(167)
8.5计算机声音(169)
8.5.1声音的表示(169)
8.5.2数位化声音的压缩(170)
8.5.3计算机合成语音(172)
8.6计算机音乐(173)
8.7数字视频及其套用(176)
8.7.1视频基础(176)
8.7.2视频信号的数位化过程(178)
8.7.3数字视频信号的获取(178)
8.7.4数字视频的编辑(180)
8.7.5数字视频的压缩编码(180)
8.7.6数字视频的档案格式(183)
8.7.7数字视频的套用(186)
第9章资料库(188)
9.1资料库的基本概念(188)
9.1.1资料库与资料库管理系统(188)
9.1.2关係数据模型(189)
9.2SQL命令及其资料库操作(190)
9.3资料库套用系统(195)
9.3.1C/S模式资料库套用系统(195)
9.3.2B/S模式资料库套用系统(197)
第10章知识素质能力(200)
10.1计算机科学(200)
10.1.1科学(200)
10.1.2计算机科学体系(200)
10.1.3计算机学科与电子信息产业(201)
10.2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202)
10.2.1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202)
10.2.2计算机各专业的知识结构(203)
10.2.3计算机各专业的课程设定(205)
10.3能力的培养(206)
10.3.1素质、知识和能力(206)
10.3.2能力培养(207)
10.4了解世界和中国(210)
1.1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1)
1.1.1计算机的产生(1)
1.1.2计算机的发展(2)
1.1.3计算机系统(2)
1.1.4程式、数据和软体开发(4)
1.2计算机的分类和套用(4)
1.2.1计算机的分类(4)
1.2.2微型计算机(6)
第2章计算机数据(10)
2.1二进制数(10)
2.1.1数制(10)
2.1.2二进制数的运算(12)
2.1.3二、八、十六、十进制数相互转换(13)
2.2计算机中二进制数的表示及运算(15)
2.2.1不带符号的整数表示(15)
2.2.2带符号的整数表示(16)
2.2.3浮点数表示(19)
第3章逻辑运算和简单计算机的构成(21)
3.1逻辑值表示及运算(21)
3.1.1“与”运算(21)
3.1.2“或”运算(22)
3.1.3“非”运算(22)
3.1.4“异或”运算(23)
3.1.5逻辑代数基本公式(23)
3.2逻辑电路基础(24)
3.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7)
3.3.1加法器(27)
3.3.2暂存器(29)
3.3.3计数器(30)
3.4简单计算机(31)
3.4.1一台简单计算机(31)
3.4.2一段程式(32)
第4章计算机硬体系统(35)
4.1计算机硬体的基本组成(35)
4.1.1基本组成(35)
4.1.2半导体存储器(36)
4.2计算机硬体系统(38)
4.2.1中央处理器(38)
4.2.2记忆体储器(39)
4.2.3主机板和I/O设备接口(41)
4.2.4晶片组(44)
4.2.5常用外置I/O设备接口(45)
4.3外存储器(49)
4.3.1硬碟(49)
4.3.2光碟(50)
4.3.3随身碟、CF卡和SD卡(52)
4.4输入/输出设备(52)
4.4.1输入设备(52)
4.4.2输出设备(56)
第5章作业系统(63)
5.1作业系统及其启动(63)
5.1.1作业系统介绍(63)
5.1.2作业系统(计算机)的启动(63)
5.2档案管理(64)
5.2.1档案(64)
5.2.2档案目录和路径(66)
5.2.3档案管理系统(67)
5.3存储管理(68)
5.4处理器管理(71)
5.5设备管理(74)
第6章软体开发(77)
6.1从机器语言到高级语言(77)
6.2高级语言程式设计(79)
6.2.1算法(79)
6.2.2程式设计(80)
6.3程式设计方法(82)
6.3.1结构化程式设计(82)
6.3.2面向对象程式设计(84)
6.4程式设计可视化(85)
6.5Web程式设计(88)
6.6软体工程(91)
6.7数据结构(96)
6.7.1线性表(96)
6.7.2栈(98)
6.7.3伫列(98)
6.7.4树(99)
6.7.5图(100)
第7章计算机网路(103)
7.1计算机网路概述(103)
7.1.1计算机网路拓扑结构及分类(103)
7.1.2传输介质(104)
7.2乙太网(107)
7.2.1共享乙太网(107)
7.2.2交换乙太网(110)
7.2.3乙太网组网(111)
7.3无线网(112)
7.3.1无线区域网路的构建(113)
7.3.2无线区域网路的扩展(114)
7.3.3无线区域网路的主流产品(114)
7.3.4宽频无线城域网(115)
7.3.5蓝牙(115)
7.4网路互联(116)
7.4.1IP位址(117)
7.4.2单播、多播和广播(118)
7.5中国网际网路及其接入(120)
7.5.1网际网路的结构和组成(120)
7.5.2网际网路的接入(121)
7.6网际网路的基本套用(124)
7.6.1域名系统:DNS(125)
7.6.2动态IP位址分配:DHCP(126)
7.6.3全球资讯网系统:HTTP(128)
7.6.4网际网路邮件系统:SMTP(128)
7.7网路安全(130)
7.7.1网路威胁(130)
7.7.2报文保密性(131)
7.7.3报文完整性(132)
7.7.4报文鉴别:数字签名(132)
7.7.5网路安全实例(132)
第8章多媒体(134)
8.1字元和文本(134)
8.1.1ASCII码(134)
8.1.2汉字编码(136)
8.1.3Unicode码(138)
8.1.4文本输入(139)
8.1.5文本类型(142)
8.1.6字元字型和字形生成(144)
8.1.7文本处理(145)
8.2计算机图像(147)
8.2.1颜色表示(147)
8.2.2图像数位化(149)
8.2.3图像数据压缩(152)
8.2.4数字图像处理和套用(154)
8.3计算机图形(156)
8.3.1基本原理(156)
8.3.2常用绘图软体(158)
8.4计算机动画(164)
8.4.1计算机动画类型和技术(165)
8.4.2常用的动画製作软体(167)
8.5计算机声音(169)
8.5.1声音的表示(169)
8.5.2数位化声音的压缩(170)
8.5.3计算机合成语音(172)
8.6计算机音乐(173)
8.7数字视频及其套用(176)
8.7.1视频基础(176)
8.7.2视频信号的数位化过程(178)
8.7.3数字视频信号的获取(178)
8.7.4数字视频的编辑(180)
8.7.5数字视频的压缩编码(180)
8.7.6数字视频的档案格式(183)
8.7.7数字视频的套用(186)
第9章资料库(188)
9.1资料库的基本概念(188)
9.1.1资料库与资料库管理系统(188)
9.1.2关係数据模型(189)
9.2SQL命令及其资料库操作(190)
9.3资料库套用系统(195)
9.3.1C/S模式资料库套用系统(195)
9.3.2B/S模式资料库套用系统(197)
第10章知识素质能力(200)
10.1计算机科学(200)
10.1.1科学(200)
10.1.2计算机科学体系(200)
10.1.3计算机学科与电子信息产业(201)
10.2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202)
10.2.1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202)
10.2.2计算机各专业的知识结构(203)
10.2.3计算机各专业的课程设定(205)
10.3能力的培养(206)
10.3.1素质、知识和能力(206)
10.3.2能力培养(207)
10.4了解世界和中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