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计算思维和套用技术》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唐良荣、唐建湘、范丰仙、易建勛。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和程式语言结构;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算法思想、图灵机原理等; 第三部分讨论计算机主要技术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使用中的卫生保健知识等。本书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入门课程教材,主要面向计算机专业和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教材在保持学科广度的同时,兼顾不同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套用技术的讨论。本书力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有一个总体了解,并希望在这个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计算思维的方法,并与专业课程结合,努力理解和解决各自专业领域的问题。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导论:计算思维和套用技术
- 作者:唐良荣 唐建湘 范丰仙 易建勛
- ISBN:9787302390244
- 定价:39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6.01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和程式语言结构;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思维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算法思想、图灵机原理等; 第三部分讨论计算机主要技术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使用中的卫生保健知识等。本书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入门课程教材,主要面向计算机专业和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教材在保持学科广度的同时,兼顾不同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套用技术的讨论。本书力图使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有一个总体了解,并希望在这个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计算思维的方法,并与专业课程结合,努力理解和解决各自专业领域的问题。
图书目录
第1章计算工具
1.1计算机的发展
1.1.1早期的计算工具
1.1.2中世纪的计算机
1.1.3现代计算机发展
1.1.4微型计算机发展
1.2计算机的类型
1.2.1类型与特点
1.2.2大型计算机
1.2.3微型计算机
1.2.4嵌入式计算机
1.3计算机的特徵
1.3.1计算机技术基本特徵
1.3.2摩尔定律与产业发展
1.3.3计算机主要人机界面
1.3.4计算机主要技术指标
1.4计算机新技术
1.4.1物联网技术发展
1.4.2云计算技术发展
1.4.3大数据技术发展
1.4.4计算社会学发展
1.4.5志愿者计算项目
习题1
第2章程式语言
2.1程式特徵
2.1.1程式语言的发展
2.1.2程式语言的类型
2.1.3C语言程式结构
2.1.4程式解释与编译
2.1.5程式编辑与运行
2.2程式结构
2.2.1数据类型
2.2.2标识符
2.2.3表达式
2.2.4程式控制
2.2.5函式调用
2.3程式语言介绍
2.3.1入门程式语言介绍
2.3.2用流程图进行编程的工具RAPTOR
2.3.3面向对象程式语言Java
2.3.4数据统计程式语言R
2.3.5逻辑推理程式语言Prolog
2.4软体开发方法
2.4.1程式语言评估
2.4.2语言编程范型
2.4.3并行程式设计
2.4.4软体设计方法
2.4.5软体开发模型
习题2
第3章计算思维
3.1基本特徵
3.1.1科学思维的形式
3.1.2计算思维的特徵
3.1.3问题抽象与分解
3.1.4计算机解题方法
3.1.5解题模型的构建
3.2建模案例
3.2.1囚徒困境——博弈策略建模
3.2.2机器翻译——统计语言建模
3.2.3平均收入——安全计算建模
3.2.4网页搜寻——布尔检索建模
3.2.5生命游戏——细胞自动机建模
3.3解题方法
3.3.1分治法
3.3.2逐步求精
3.3.3枚举法
3.3.4贪心法
3.3.5动态规划
3.4图灵机与可计算性
3.4.1图灵机的结构与原理
3.4.2不完备性与可计算性
3.4.3停机问题与NP问题
3.4.4图灵测试与人工智慧
3.4.5人工智慧研究与套用
习题3
第4章算法基础
4.1算法的特徵
4.1.1算法的定义
4.1.2算法的表示
4.1.3算法的评估
4.1.4算法複杂度
4.2递归与叠代
4.2.1递归算法思想
4.2.2叠代算法思想
4.2.3递归与叠代的区别
4.2.4递归与叠代的套用
4.3排序与搜寻
4.3.1冒泡排序
4.3.2插入排序
4.3.3快速排序
4.3.4顺序搜寻
4.3.5二分查找
4.4数据结构
4.4.1基本概念
4.4.2数组结构
4.4.3线性结构
4.4.4树形结构
4.4.5图形结构
习题4
第5章信息编码
5.1数值信息编码
5.1.1常用数制的特徵
5.1.2不同数制的转换
5.1.3二进制整数编码
5.1.4二进制小数编码
5.1.5二进制补码运算
5.2非数值信息编码
5.2.1英文字元编码
5.2.2汉字字元编码
5.2.3统一字元编码
5.2.4声音数位化处理
5.2.5图像数位化处理
5.3逻辑运算与套用
5.3.1基本逻辑运算
5.3.2数理逻辑命题
5.3.3逻辑命题演算
5.3.4逻辑运算套用
5.4压缩与纠错编码
5.4.1信息量的度量
5.4.2无损压缩编码
5.4.3有损压缩技术
5.4.4信号纠错编码
习题5
第6章系统结构
6.1计算机系统结构
6.1.1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
6.1.2大型计算机集群结构
6.1.3集群分散式计算Hadoop
6.1.4格线分散式计算BOINC
6.1.5新型计算机系统研究
6.2计算机工作原理
6.2.1信息编码
6.2.2数据存储
6.2.3数据传输
6.2.4数据计算
6.2.5指令系统
6.3计算机硬体系统
6.3.1系统组成
6.3.2CPU性能
6.3.3主机板组成
6.3.4存储设备
6.3.5积体电路
6.4计算机作业系统
6.4.1软体特徵与类型
6.4.2作业系统的类型
6.4.3微机作业系统Windows
6.4.4伺服器作业系统Linux
6.4.5智慧型手机作业系统Android
6.5计算机引导过程
6.5.1开机上电过程
6.5.2POST自检过程
6.5.3MBR引导过程
6.5.4作业系统引导过程
习题6
第7章网路通信
7.1网路原理
7.1.1网路基本类型
7.1.2网路通信协定
7.1.3网路体系结构
7.1.4分组交换技术
7.1.5网路路由技术
7.2网路组成
7.2.1拓扑结构
7.2.2传输介质
7.2.3网路设备
7.2.4网路构建
7.2.5无线网路
7.3网路服务
7.3.1服务模型
7.3.2网路地址
7.3.3域名系统
7.3.4网际网路服务
7.3.5HTML语言
7.4安全防护
7.4.1安全问题
7.4.2黑客攻击
7.4.3安全体系
7.4.4隔离技术
7.4.5防火墙技术
7.5信息加密
7.5.1加密原理
7.5.2非对称加密
7.5.3密码破解
7.5.4数字认证
7.5.5安全计算
习题7
第8章套用技术
8.1资料库技术套用
8.1.1资料库的组成
8.1.2资料库的操作
8.1.3SQL语言特徵
8.1.4数据挖掘技术
8.2图形处理技术
8.2.1三维图形技术
8.2.2动画工作原理
8.2.3数字图像处理
8.2.4可视化计算
8.3常用套用软体
8.3.1办公软体Office
8.3.2图像处理软体Photoshop
8.3.3网站设计软体Dreamweaver
8.3.4系统仿真软体MATLAB
8.4计算机故障处理
8.4.1故障处理方法
8.4.2硬体故障处理
8.4.3软体故障处理
8.4.4网路故障处理
8.5职业卫生与健康
8.5.1常见职业疾病
8.5.2眼睛疾病防护
8.5.3职业疾病防护
8.5.4辐射危害防护
习题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