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资料库与程式设计基础(第2版)》是由冯俊主编,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十一五"计算机规划教材。该教材既可作为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教材,也可以作为套用计算机的科技工作者与管理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该教材在脱离具体语言环境下,围绕资料库与程式设计基础的核心问题——如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构思算法,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学计算机资料库与程式设计基础(第2版)
- 作者:冯俊、董惠丽、张来成、李平珍
- ISBN:9787302413738
- 类别:“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页数:371页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字数:600千字
- CIP核字号:2015212596
成书过程
修订情况
该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它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高[2010]5号),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人才培养需要,在已出版的2009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教材、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十一五”计算机规划教材、山西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强校工程、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工程中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结构整体最佳化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的配套教材《大学计算机资料库与程式设计基础》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该教材在章节安排和内容上做了调整,删除了第1版中的第11章、第14章~第16章;第12章~第13章调整为第11章和第12章;重写了第17章并调整为第14章;在第1章中增加了计算学科和计算思维的概念;新增了第13章VisualBasic资料库访问技术。
该教材由冯俊教授主编并统稿。第1章~第10章由冯俊编写,第11章和第12章由董惠丽编写,第13章由李平珍编写,第14章由张来成编写。该教材包含了作者们多年来的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和在讲授“大学计算机”“程式设计基础”等课程中的教学经验。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多种大学计算机优秀教材;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各级领导的支持。
出版工作
2015年12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 封面设计 | 责任校对 | 责任印製 |
---|---|---|---|
汪汉友 | 常雪影 | 梁毅 | 李红英 |
内容简介
全书由程式设计基础和资料库系统基础两个模组组装而成。共分为两篇14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1篇程式设计基础包括第1章~第9章,主要介绍计算学科和计算思维的概念、程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VisualBasic6.0的集成开发环境和应用程式设计、数据组织的基本数据类型和构造数据类型、程式的基本控制结构和结构化程式设计,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和设计解决它们的算法;帮助学生理解程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科学原理;掌握程式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掌握程式设计中的数据组织结构和程式流程控制结构;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第2篇资料库系统基础包括第10章~第14章,主要介绍资料库系统的有关知识、Access资料库的创建和查询、SQL基础、VisualBasic资料库访问技术;综合运用VisualBasic和Access设计开发一个资料库套用系统实例。
教材目录
第一篇程式设计基础 第1章程式设计概述3 1.1计算学科3 1.1.1计算学科的根本问题3 1.1.2计算学科的基本特徵4 1.2计算思维5 1.2.1计算思维的概念6 1.2.2计算思维的6个特徵7 1.2.3计算思维的本质7 1.3程式=数据结构+算法8 1.3.1什幺是程式8 1.3.2什幺是数据结构8 1.3.3什幺是算法12 1.4程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程式设计方法13 1.4.1程式设计13 1.4.2程式设计方法学14 1.4.3结构化程式设计15 1.4.4面向对象程式设计16 1.4.5程式设计技术与方法的发展17 1.5语言工具和环境18 1.5.1程式设计语言18 1.5.2程式设计范型20 1.5.3程式设计语言的语法元素及其元素功能21 1.5.4编程环境和程式运行22 1.6程式设计步骤与程式设计风格24 1.6.1程式设计步骤24 1.6.2程式设计风格25 1.7算法设计26 1.7.1算法描述26 1.7.2算法设计举例29 1.7.3算法设计要求32 1.8课程设计相关知识33 1.8.1课程设计目的与内涵33 1.8.2课程设计步骤33 1.8.3课程设计报告规範34 习题1 34 第2章VisualBasic简介37 2.1VisualBasic的发展与特点37 2.1.1VisualBasic的发展37 2.1.2VisualBasic6.0与Visual Basic.NET的比较38 2.1.3VisualBasic6.0的特点38 2.2VisualBasic6.0的安装与启动39 2.2.1VisualBasic6.0的安装39 2.2.2VisualBasic6.0的帮助系统39 2.2.3VisualBasic6.0的启动和退出40 2.3VisualBasic6.0集成开发环境40 2.3.1VisualBasic6.0集成开发环境40 2.3.2VisualBasic的常用术语42 2.3.3选单栏和工具列43 2.3.4各种视窗简介44 2.3.5VisualBasic6.0集成开发环境设定46 2.4VisualBasic应用程式结构46 2.5VisualBasic应用程式设计与上机操作步骤47 2.5.1创建工程48 2.5.2界面设计49 2.5.3属性设定49 2.5.4代码编辑49 2.5.5档案保存50 2.5.6应用程式运行和调试51 2.5.7生成执行档51 2.6课程设计题目——求最大公因子52 习题2 52 第3章VisualBasic应用程式界面设计54 3.1VisualBasic对象的基本属性54 3.1.1属性值的设定方法54 3.1.2对象的基本属性54 3.2窗体56 3.2.1窗体的常用属性57 3.2.2窗体的常用方法58 3.2.3窗体的常用事件59 3.3文本控制项61 3.3.1标籤61 3.3.2文本框63 3.4命令按钮66 3.5单选按钮、複选框和框架67 3.5.1单选按钮68 3.5.2複选框69 3.5.3框架69 3.6列表框和组合框71 3.6.1列表框71 3.6.2组合框75 3.7时钟控制项76 3.8焦点76 3.9课程设计题目——应用程式界面设计77 习题3 78 第4章数据类型与表达式80 4.1数据类型80 4.1.1基本概念和术语80 4.1.2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81 4.1.3简单数据类型81 4.1.4VisualBasic6.0中的基本数据类型82 4.1.5构造数据类型82 4.2常量与变数83 4.2.1常量83 4.2.2变数86 4.3运算符与表达式89 4.3.1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89 4.3.2字元运算符与字元表达式90 4.3.3关係运算符与关係表达式91 4.3.4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91 4.4课程设计题目——求最低公倍数95 习题4 96 第5章顺序结构程式设计98 5.1程式的基本控制结构98 5.2赋值语句100 5.3数据输入102 5.3.1利用基本控制项输入数据102 5.3.2调用输入框InputBox函式输入数据104 5.4数据输出105 5.4.1利用基本控制项输出数据106 5.4.2调用讯息框MsgBox函式输出数据106 5.5其他语句108 5.5.1注释语句108 5.5.2结束语句109 5.6顺序结构程式设计举例109 5.7课程设计题目——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113 习题5 113 第6章选择结构程式设计116 6.1单向分支选择结构程式设计116 6.1.1IF…THEH…ENDIF选择结构116 6.1.2单向分支选择结构程式设计举例117 6.2双向分支选择结构程式设计119 6.2.1IF…THEN…ELSE…ENDIF选择结构119 6.2.2双向分支选择结构程式设计举例120 6.2.3IF选择结构的嵌套122 6.3多向分支选择结构程式设计125 6.3.1If…Then…ElseIf…EndIf选择结构125 6.3.2SelectCase…EndSelect选择结构128 6.4课程设计题目——百分制转换为等级制131 习题6 132 第7章循环结构程式设计135 7.1当型循环结构程式设计135 7.1.1While…Wend循环结构135 7.1.2DoWhile…Loop循环结构137 7.2直到型循环结构程式设计140 7.2.1DoUntil…Loop循环结构141 7.2.2直到型循环结构程式设计举例141 7.3步长型循环结构程式设计143 7.3.1For…Next循环结构143 7.3.2步长型循环结构程式设计举例144 7.4循环结构的嵌套147 7.5算法设计中的基本方法149 7.5.1枚举法150 7.5.2递推算法152 7.5.3递归算法155 7.6课程设计题目——求解方程的根157 习题7 158 第8章构造数据类型161 8.1数组类型161 8.1.1一维数组161 8.1.2利用Array函式和Split函式给一维数组赋值165 | 8.1.3二维数组166 8.1.4ForEach…Next循环结构172 8.1.5控制项数组173 8.1.6查找174 8.1.7排序178 8.2结构体类型183 8.2.1结构体类型的概念183 8.2.2结构体类型的定义184 8.2.3结构体变数的说明185 8.2.4结构体变数的引用186 8.2.5结构体套用举例187 8.3其他构造数据类型190 8.3.1共用体类型190 8.3.2档案类型191 8.4课程设计题目——排序算法199 习题8 200 第9章结构化程式设计203 9.1结构化方法概述203 9.2模组化设计技术与方法203 9.2.1模组化的一般目标204 9.2.2模组凝聚(聚合)与模组耦合(关联)204 9.2.3模组的设计準则205 9.3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设计技术与方法207 9.3.1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基本思想207 9.3.2选择排序算法的逐步求精设计过程208 9.3.3积木游戏算法的逐步求精设计过程211 9.4结构程式最佳化技术与方法214 9.4.1问题模型最佳化215 9.4.2计算方法最佳化216 9.4.3算法最佳化217 9.4.4数据结构最佳化218 9.5过程概述219 9.5.1子程式与过程档案219 9.5.2VisualBasic中的过程220 9.6Sub过程221 9.6.1Sub过程的定义和调用221 9.6.2Sub过程的创建222 9.6.3参数传递223 9.6.4Sub过程示例223 9.7函式225 9.7.1函式的定义和调用225 9.7.2函式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227 9.7.3函式套用举例231 9.8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236 习题9 237 第二篇资料库系统基础 第10章资料库系统概述243 10.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243 10.2数据的逻辑组织244 10.3数据模型245 10.4资料库系统组成246 10.5关係资料库管理系统247 10.5.1基本概念247 10.5.2关係运算248 10.5.3关係资料库管理系统250 10.6课程设计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250 习题10 250 第11章创建资料库252 11.1资料库的构成252 11.2建立资料库253 11.2.1资料库设计步骤253 11.2.2建立资料库254 11.3资料库的打开与关闭256 11.4建立表258 11.4.1表的构成258 11.4.2创建表259 11.5表中栏位的操作260 11.5.1指定栏位的名称260 11.5.2指定栏位数据类型260 11.5.3定义栏位属性261 11.5.4确定主键263 11.5.5表结构的编辑264 11.6表操作264 11.6.1数据输入265 11.6.2编辑记录267 11.6.3记录排序267 11.6.4筛选记录268 11.7建立表间的关联关係270 11.8数据的导入与导出272 11.8.1数据的导入272 11.8.2数据的导出275 11.9课程设计题目——图书管理系统276 习题11 277 第12章查询与SQL基础281 12.1查询概述281 12.1.1查询功能281 12.1.2查询类型282 12.1.3查询条件282 12.2创建选择查询283 12.2.1创建查询283 12.2.2在查询中进行计算286 12.3创建交叉表查询287 12.3.1利用“交叉表查询嚮导”创建交叉表查询287 13.3.2在设计视图中创建交叉表查询289 12.4创建参数查询290 12.5操作查询291 12.6SQL基础294 12.6.1常用数据类型294 12.6.2数据定义语言295 12.6.3数据操纵语言296 12.6.4数据查询语言297 12.7课程设计题目——创建查询299 习题12 299 第13章VisualBasic资料库访问技术303 13.1VisualBasic可视化数据管理器303 13.2使用数据控制项访问资料库305 13.2.1使用Data控制项访问资料库305 13.2.2记录集对象Recordset307 13.2.3使用ADO控制项建立资料库连结和数据访问310 13.3高级数据绑定控制项312 13.3.1DataGrid绑定控制项312 13.3.2DataCombo和DataList绑定控制项312 13.4使用DAO、ADO技术运算元据库317 13.4.1DAO概述317 13.4.2DAO套用实例319 13.4.3使用ADO访问资料库323 13.4.4使用ADO编程的步骤323 13.4.5ADO套用实例326 13.5课程设计题目——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328 习题13 329 第14章资料库套用系统实例331 14.1资料库套用系统开发过程概述331 14.1.1需求分析331 14.1.2系统设计331 14.1.3系统实现(编码与调试)331 14.1.4系统测试331 14.1.5系统交付332 14.2需求分析332 14.2.1数据需求332 14.2.2功能需求332 14.3系统设计333 14.3.1系统结构设计333 14.3.2数据模型设计334 14.3.3资料库中表设计334 14.3.4建立表间关联336 14.3.5软体功能设计336 14.4系统实现338 14.4.1创建资料库及表338 14.4.2系统登录窗体设计与实现338 14.4.3用户管理模组窗体设计与实现341 14.4.4班级管理模组窗体设计与实现346 14.4.5学生学籍管理模组窗体设计与实现351 14.4.6课程管理模组窗体设计与实现361 14.4.7学生成绩管理模组窗体设计与实现362 14.4.8奖惩信息管理模组窗体设计与实现364 14.4.9个人信息查询模组窗体设计与实现365 14.4.10系统主界面的设计与实现368 14.5课程设计题目——演讲比赛管理系统368 习题14 369 参考文献371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该教材配有辅助教材《大学计算机资料库与程式设计基础题解及课程设计指导(第2版)》。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作者 |
---|---|---|---|
《大学计算机资料库与程式设计基础题解及课程设计指导(第2版)》 | 9787302415107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冯俊 |
教材特色
该教材中算法构思精巧,结构清晰,既注重程式设计思想介绍,又重视算法设计能力培养;既注重理论知识与科学思想的介绍,又重视套用技术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该教材配有实例和图示,每章都有习题,适合于自学。
作者简介
冯俊,男,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系主任,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从事“长征三号甲”火箭和“海红旗”飞弹等军工和航空航天产品的研製,于2000年调到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现安徽建筑大学)任教。
董惠丽,山西财经大学计算机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