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2.0程式设计实用技术》系统讲述了使用ASP.NET2.0进行网路程式设计的方法。全书共分为11章,从ASP.NET运行及开发环境人手,讲述了开发ASP.NET应用程式的全过程,每一部分内容都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实用性强,每章后面都给出了练习与思考题及上机实验操作题,便于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书的最后还通过一个综合开发实例,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开发了一个读者熟悉的管理信息系统。《ASP.NET2.0程式设计实用技术》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内容由浅入深。《ASP.NET2.0程式设计实用技术》适合于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网路编程使用,也可作为从事Web应用程式设计的初学者的自学教材。
基本介绍
- 书名:ASP.NET2.0程式设计实用技术
-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 页数:272页
- 开本:16
- 品牌:天津大学出版社
- 作者:刘辉
- 出版日期:2008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61826567, 9787561826560
内容简介
《ASP.NET2.0程式设计实用技术》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1 ASP.NET概述
1.1 NET框架体系结构
1.2 ASP.NET应用程式设计模式与运行原理
1.3 ASP.NET的运行环境
1.4 ASP.NET的开发环境
1.5 ASP.NET应用程式开发流程
1.6 本章小结
1.7 练习与思考
1.8 上机实验
2 ASP.NET页面
2.1 ASP.NET页面概述
2.2 ASP.NET页面的代码存储模式
2.3 ASP.NET页面的程式设计模型
2.4 ASP.NET页面的事件及处理过程
2.5 ASP.NET页面的事件套用实例
2.6 本章小结
2.7 练习与思考
2.8 上机实验
3 ASP.NET伺服器控制项
3.1 伺服器控制项的基本知识
3.2 伺服器控制项的事件模型
3.3 HTML伺服器控制项
3.4 标準控制项
3.5 控制项的高级操作
3.6 高级控制项
3.7 动态生成控制项
3.8 验证控制项
3.9 用户控制项
3.10 本章小结
3.11 练习与思考
3.12 上机实验
4 ASP.NET的内置对象与应用程式配置
4.1 Response对象
4.2 Request对象
4.3 Server对象
4.4 Session对象
4.5 Application对象
4.6 Cookie对象
4.7 ASP.NET应用程式配置管理
4.8 本章小结
4.9 练习与思考
4.10 上机实验
5 导航控制项、主题与母版页
5.1 导航控制项
5.2 主题
5.3 母版页
5.4 本章小结
5.5 练习与思考
5.6 上机实验
6 访问资料库
6.1 ADO.NET概述
6.2 利用SQL命令访问资料库
6.3 ASP.NET2.O中的数据控制项
6.4 通过数据源控制项访问资料库
6.5 本章小结
6.6 练习与思考
6.7 上机实验
7 数据绑定控制项
7.1 GridView控制项
7.2 DataList控制项
7.3 DetailsView控制项
7.4 FormView控制项
7.5 本章小结
7.6 练习与思考
7.7 上机实验
8 成员资格、角色管理与登录控制项
8.1 启用成员资格和角色管理
8.2 登录控制项
8.3 成员资格管理
8.4 角色管理
8.5 本章小结
8.6 练习与思考
8.7 上机实验
9 XML技术
9.1 XML语法
9.2 使用VisualStudio2005创建和编辑XML,档案
9.3 读取XML档案中的数据
9.4 本章小结
9.5 练习与思考
9.6 上机实验
10 Web服务
10.1 关于Web服务
10.2 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
10.3 在Web应用程式中访问Web服务
10.4 本章小结
10.5 练习与思考
10.6 上机实验
1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11.1 系统需求分析
11.2 系统功能模组
11.3 系统总体设计
11.4 用户界面设计
11.5 管理员模组
11.6 教师模组
11.7 学生模组
11.8 公用模组
11.9 管理访问规则
附录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1.1 NET框架体系结构
1.2 ASP.NET应用程式设计模式与运行原理
1.3 ASP.NET的运行环境
1.4 ASP.NET的开发环境
1.5 ASP.NET应用程式开发流程
1.6 本章小结
1.7 练习与思考
1.8 上机实验
2 ASP.NET页面
2.1 ASP.NET页面概述
2.2 ASP.NET页面的代码存储模式
2.3 ASP.NET页面的程式设计模型
2.4 ASP.NET页面的事件及处理过程
2.5 ASP.NET页面的事件套用实例
2.6 本章小结
2.7 练习与思考
2.8 上机实验
3 ASP.NET伺服器控制项
3.1 伺服器控制项的基本知识
3.2 伺服器控制项的事件模型
3.3 HTML伺服器控制项
3.4 标準控制项
3.5 控制项的高级操作
3.6 高级控制项
3.7 动态生成控制项
3.8 验证控制项
3.9 用户控制项
3.10 本章小结
3.11 练习与思考
3.12 上机实验
4 ASP.NET的内置对象与应用程式配置
4.1 Response对象
4.2 Request对象
4.3 Server对象
4.4 Session对象
4.5 Application对象
4.6 Cookie对象
4.7 ASP.NET应用程式配置管理
4.8 本章小结
4.9 练习与思考
4.10 上机实验
5 导航控制项、主题与母版页
5.1 导航控制项
5.2 主题
5.3 母版页
5.4 本章小结
5.5 练习与思考
5.6 上机实验
6 访问资料库
6.1 ADO.NET概述
6.2 利用SQL命令访问资料库
6.3 ASP.NET2.O中的数据控制项
6.4 通过数据源控制项访问资料库
6.5 本章小结
6.6 练习与思考
6.7 上机实验
7 数据绑定控制项
7.1 GridView控制项
7.2 DataList控制项
7.3 DetailsView控制项
7.4 FormView控制项
7.5 本章小结
7.6 练习与思考
7.7 上机实验
8 成员资格、角色管理与登录控制项
8.1 启用成员资格和角色管理
8.2 登录控制项
8.3 成员资格管理
8.4 角色管理
8.5 本章小结
8.6 练习与思考
8.7 上机实验
9 XML技术
9.1 XML语法
9.2 使用VisualStudio2005创建和编辑XML,档案
9.3 读取XML档案中的数据
9.4 本章小结
9.5 练习与思考
9.6 上机实验
10 Web服务
10.1 关于Web服务
10.2 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
10.3 在Web应用程式中访问Web服务
10.4 本章小结
10.5 练习与思考
10.6 上机实验
1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11.1 系统需求分析
11.2 系统功能模组
11.3 系统总体设计
11.4 用户界面设计
11.5 管理员模组
11.6 教师模组
11.7 学生模组
11.8 公用模组
11.9 管理访问规则
附录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文摘
文摘
1 ASP.NET概述
ASP.NET是建立在.NET框架平台上的完全面向对象的系统,ASP.NET与.NET框架平台紧密结合。.NET框架是微软公司为其.NET战略而提出的用于下一代应用程式和Web服务的一个框架,它包括Web服务、Web套用(ASP.NET)、数据存取技术(ADO.NET)、Windows Forms等。
ASP.NE7 2.0是微软2005年年底推出的新一代企业级套用平台。它改进了ASP.NET 1.1的功能,提供了更多的伺服器端控制项、网站设计、会员管理和网站管理功能,大大减少了ASP.NET程式所需的代码。
1.1 .NET框架体系结构
.NET框架的体系结构包括程式设计及公共语言规範(Common Language Specifi.cation,CLS)、应用程式平台(ASP.NET及Windows应用程式)、ADO.NET及类库、公共语言运行库(Common Language Runtime,CLR)和程式开发环境(VisualStudio.NET)五大部分。其结构如图1.1所示。
1..NET框架使用的语言
在.NET框架上可以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应用程式的开发。.NET框架中的CLS实际上是一种语言规範。由于.NET框架支持多种语言,并且要在多种语言之间进行互动,因此这些语言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则,CLS就是定义这些语言的共同规範,包括数据类型、语言构造等。
凡是符合CLS规範的语言都可以在.NET框架上运行,如VB.NET、C.NET、J。NET等。这些语言功能基本相同,只是语法有所区别。程式开发人员可以选择自己熟悉或喜欢的语言进行开发。本书中的示例是採用VB.NET语言编写的。
各种语言源程式经过编译后,并不直接产生CPU可执行的代码,而是先转变为中间语言(Microsoft Intermediate Language,简称MSIL)。程式执行时再由公共语言运行库载人记忆体,通过实时解释将其转换为CPU可执行的代码。这样就能确保程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要电脑安装中有不同的转换引擎,就可以将源程式编译而成的中间语言转换为CPU可执行的代码,从而实现程式的跨平台运行。
1 ASP.NET概述
ASP.NET是建立在.NET框架平台上的完全面向对象的系统,ASP.NET与.NET框架平台紧密结合。.NET框架是微软公司为其.NET战略而提出的用于下一代应用程式和Web服务的一个框架,它包括Web服务、Web套用(ASP.NET)、数据存取技术(ADO.NET)、Windows Forms等。
ASP.NE7 2.0是微软2005年年底推出的新一代企业级套用平台。它改进了ASP.NET 1.1的功能,提供了更多的伺服器端控制项、网站设计、会员管理和网站管理功能,大大减少了ASP.NET程式所需的代码。
1.1 .NET框架体系结构
.NET框架的体系结构包括程式设计及公共语言规範(Common Language Specifi.cation,CLS)、应用程式平台(ASP.NET及Windows应用程式)、ADO.NET及类库、公共语言运行库(Common Language Runtime,CLR)和程式开发环境(VisualStudio.NET)五大部分。其结构如图1.1所示。
1..NET框架使用的语言
在.NET框架上可以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应用程式的开发。.NET框架中的CLS实际上是一种语言规範。由于.NET框架支持多种语言,并且要在多种语言之间进行互动,因此这些语言必须遵守一些共同的规则,CLS就是定义这些语言的共同规範,包括数据类型、语言构造等。
凡是符合CLS规範的语言都可以在.NET框架上运行,如VB.NET、C.NET、J。NET等。这些语言功能基本相同,只是语法有所区别。程式开发人员可以选择自己熟悉或喜欢的语言进行开发。本书中的示例是採用VB.NET语言编写的。
各种语言源程式经过编译后,并不直接产生CPU可执行的代码,而是先转变为中间语言(Microsoft Intermediate Language,简称MSIL)。程式执行时再由公共语言运行库载人记忆体,通过实时解释将其转换为CPU可执行的代码。这样就能确保程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只要电脑安装中有不同的转换引擎,就可以将源程式编译而成的中间语言转换为CPU可执行的代码,从而实现程式的跨平台运行。
序言
“卓越系列·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教材(计算机类)”(以下简称“卓越系列教材”)是为适应我国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配合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以国家首批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天津职业大学为载体而开发的一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捆绑、体现工学结合思想的教材。
为更好地做好“卓越系列教材”的策划、编写等工作,由天津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丁桂芝教授牵头,专门成立了由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和企业、研究院所、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的专家共同组成的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的核心组成员为丁桂芝、邱钦伦、杨欢、徐孝凯、安志远、高文胜、李韵琴。核心组成员经过反覆学习、深刻领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14号),就“卓越系列教材”的编写目的、编写思想、编写风格、体系构建方式等方面达成了如下共识。
(1)核心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物色、推荐“卓越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成员和教材主编,组成工学结合作者团队。作者团队首先要学习、领会教高16号档案和教高14号档案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的思想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的教学资源。
为更好地做好“卓越系列教材”的策划、编写等工作,由天津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丁桂芝教授牵头,专门成立了由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和企业、研究院所、行业协会、培训机构的专家共同组成的教材编审委员会。教材编审委员会的核心组成员为丁桂芝、邱钦伦、杨欢、徐孝凯、安志远、高文胜、李韵琴。核心组成员经过反覆学习、深刻领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及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14号),就“卓越系列教材”的编写目的、编写思想、编写风格、体系构建方式等方面达成了如下共识。
(1)核心组成员发挥各自优势,物色、推荐“卓越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成员和教材主编,组成工学结合作者团队。作者团队首先要学习、领会教高16号档案和教高14号档案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之路的思想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的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