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软体设计师

(2019-07-17 08:17:44) 百科综合
软体设计师

软体设计师

软体设计师是指能根据软体开发项目管理和软体工程的要求,按照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体设计,编写程式设计规格说明书等相应的文档的实用性人才。还能够组织和指导程式设计师编写、调试程式,并对软体进行最佳化和集成测试,开发出符合系统总体设计要求的高质量软体;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可聘任工程师职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软体设计师
  • 外文名:The software designer
  • 作用:据软体开发项目管理和软体工程
  • 工作:编写程式设计
  • 考试:计算机软体资格考试(CVEQC)
  • 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关考试

软体设计师考试属于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体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简称计算机软体资格考试)中的一个中级考试。考试不设学历与资历条件,也不论年龄和专业,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级别合适的资格,但一次考试只能报考一种资格。考试採用笔试形式,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时间、统一标準、统一证书的考试办法。

考试要求

(1) 掌握计算机内的数据表示、算术和逻辑运算方法;
软体设计师考试辅导软体设计师考试辅导
(2) 掌握相关的套用数学及离散数学基础知识;
(3) 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4) 掌握作业系统、程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编译程式的基本知识;
(5) 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和常用算法;
(6) 熟悉资料库、网路和多媒体的基础知识;
(7) 掌握C程式设计语言,以及C++、Java中的一种程式设计语言;(2010年取消C语言)
(8) 熟悉软体工程、软体过程改进和软体开发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9) 掌握软体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10) 了解信息化、常用信息技术标準、安全性,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
(11) 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考试科目

  1. 计算机与软体工程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 软体设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问答题。

考试範围

软体工程知识
1. 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
1.1数制及其转换
◇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1.2 计算机内数据的表示
◇ 数的表示(补码錶示,整数和实数的表示,精度和溢出)
◇ 非数值表示(字元和汉字表示,声音表示、图像表示)
1.3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 计算机中的二进制数运算方法
◇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1.4其他数学基础知识
◇ 常用数值计算
◇ 排列组合,机率论套用,套用统计(数据的统计分析)
◇编码基础
◇ 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形式逻辑的基础知识
◇ 运筹基本方法
计算机系统知识
2.1计算机硬体基础知识
2.1.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体系结构分类及特性
◇ CPU、存储器的组成、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 常用I/O设备、通信设备的性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
◇ I/O接口的功能、类型和特性
◇ CISC/RISC,流水线操作,多处理机,并行处理
2.1.2存储系统
◇ 虚拟存储器基本工作原理,多级存储体系
◇ RAID类型和特性
2.1.3可靠性与系统性能评测基础知识
◇ 诊断与容错
◇ 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价
◇ 计算机系统性能评测方法
2.2计算机软体知识
2.2.1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
◇ 数组
◇ 鍊表
◇ 伫列、栈
◇ 树
◇ 图的定义、存储和基本操作
◇ 杂凑(Hash表)
◇ 常用的排序算法、查找算法、数值计算、字元串处理、数据压缩算法、递归算法、图的相关算法
◇ 算法描述和分析
2.2.2 作业系统知识
◇作业系统的核心
◇ 处理机管理
◇ 存储管理
◇ 设备管理
◇ 档案管理
◇ 作业管理
◇ 网路作业系统和嵌入式作业系统基础知识
◇ 作业系统的配置
2.2.3程式设计语言和语言处理程式知识
◇ 彙编、编译、解释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
◇ 程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数据、运算、控制和传输),程式调用的实现机制
◇ 各类程式设计语言的主要特点和适用情况
2.2.4 资料库知识
◇ 资料库模型(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
◇ 数据模型,ER图,规範化
◇ 数据操作
◇ 资料库语言
◇ 资料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徵
◇ 资料库的控制功能
◇ 数据仓库和分散式资料库基础知识
2.3 计算机网路知识
◇网路体系结构
◇传输介质,传输技术,传输方法,传输控制
◇常用网路设备和各类通信设备的特点
◇Client-Server结构,Browser-Server结构
◇LAN(拓扑,存取控制,组网,网间互连)
◇Internet 和Intranet 基础知识以及套用
◇网路软体
◇网路管理,网路性能分析
2.4 多媒体基础知识
◇ 多媒体系统基础知识
◇ 简单图形的绘製,图像档案的处理方法
◇ 音频和视频信息的套用
◇ 多媒体套用开发过程
系统开发和运行
3.1软体工程知识
◇ 软体生存周期与软体生存周期模型
◇ 软体开发方法
◇ 软体开发项目管理
◇ 软体开发工具与软体开发环境
3.2 系统分析基础知识
◇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 机构化分析方法
3.3 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
◇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 系统模组结构设计
◇ 结构化设计方法
◇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
◇ 系统详细设计
3.4 系统实施基础知识
◇ 系统实施的基本内容
◇ 程式设计方法
◇ 程式设计的基本模组
◇ 系统测试
◇ 系统转换
3.5 系统运行和维护基础知识
◇ 系统可维护性的概念
◇ 系统维护的类型
◇ 系统评价的概念和类型
3.6 软体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 软体质量特性(ISO/IEC 9126软体质量模型)
◇ 软体质量保证
◇ 软体複杂性的概念及度量方法(McCabe度量法)
◇ 软体评审(设计质量评审、程式质量评审)
◇ 软体容错技术
3.7 软体过程改进基础知识
◇ 软体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 统一过程(UP)与极限编程(XP)的基本概念
面向对象
◇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知识
◇ 分析模式与设计模式知识
◇ 面向对象程式设计知识
◇ 面向对象资料库、分散式对象基础知识
信息安全知识
◇ 信息系统安全基础知识
◇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 保障完整性与可用性的措施
◇ 加密与解密机制基础知识
◇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风险类型、抗风险措施和内部控制)
◇ 计算机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标準化基础知识
◇ 标準化意识,标準化组织机构,标準的内容、分类、代号与编号规定,标準制订过程
◇ 国际标準、国家标準、行业标準、企业标準
◇ 代码标準、档案格式标準、安全标準、网际网路相关标準、软体开发规範和文档标準、基于构件的软体标準
6.2 信息化基础知识
◇ 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
◇ 网际网路相关的法律、法规
◇ 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基础知识
◇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6.3智慧财产权基础知识
◇ 保护智慧财产权有关的法律、法规
计算机专业英语
◇ 具有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
◇ 理解本领域的英语术语

软体设计

外部设计

1.1 理解系统需求说明
1.2 準备进行系统开发
◇ 选择开发方法、準备开发环境、制订开发计画
1.3 设计系统功能
◇ 选择系统结构
◇ 设计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接口
◇ 设计安全性策略、需求和实现方法
◇ 制订详细的工作流和数据流
1.4 设计数据模型
◇ 设计ER模型及其他数据模型
1.5 编写外部设计文档
◇ 系统配置图、各子系统关係图
◇ 系统流程图、系统功能说明书
◇ 输入输出规格说明、数据规格说明、用户手册框架
◇ 设计系统测试要求
1.6 外部设计的评审

内部设计

2.1 设计软体结构
◇ 按构件分解,确定构件功能、规格以及构件之间的接口
◇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 採用中间件和工具
2.2 设计输入输出
2.3 设计物理数据
2.4 构件的创建和重用
◇ 创建构件、重用构件
◇ 使用子程式库或类库
2.5 编写内部设计文档
◇ 构件划分图、构件间的接口、构件处理说明
◇萤幕界面设计文档、报表设计文档、档案设计文档、资料库设计文档
2.6 内部设计的评审

资料库

◇ 设计关係模式
◇ 资料库语言(SQL)
◇ 资料库访问

程式设计

4.1 模组划分
4.2 编写程式设计文档
4.3 程式设计评审
5.系统实施
5.1 配置计算机系统及环境
5.2 选择合适的程式设计语言
5.3 用C程式设计语言以及C++、Java中的任一种程式设计语言进行程式设计
5.4 系统测试
◇ 指导程式设计师进行模组测试,并进行验收
◇ 準备系统集成测试环境和测试工具
◇ 準备测试数据
◇ 写出测试报告

软体工程套用

6.1 软体开发周期模型
6.2 需求分析
6.3 软体设计
◇ 软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 软体设计方法
◇ 程式设计(结构化程式设计、面向对象程式设计)
6.4 软体测试的原则与方法
6.5 软体质量(软体质量特性、软体质量控制)
6.6 软体过程评估基本方法、软体能力成熟度评估基本方法
6.7 软体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6.8 面向对象技术
◇ 面向构件技术
◇ 统一建模语言(UML)
◇ 软体过程改进模型和方法
6.9 网路环境软体技术

工作内容

软体设计师的工作,受到系统架构师的影响。当系统架构师决定了整个系统架构后,软体设计师会试着实作一个系统原型。
软体设计师工作内容软体设计师工作内容
系统原型的目的,在于验证系统架构师提出的架构。当架构过于複杂,或开发成本过高时,软体设计师必需要求系统架构师,修改提出的架构,因为在实务上,由于成本、技术等关係,是无法在经济的状况下达成。
软体设计师,必需对软体技术十分专长,也必需对客户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系统原型中,软体设计师会实作多个程式范型(Program Pattern),每个程式范型,对应到一种客户需求的程式类型。
系统原型开发成功后,后续的团队,就可以使用完成的程式范型,快速地将客户的需求,转化为系统程式。

日常工作

“软体设计师”的概念,它与电子、机械、建筑行业的设计师有着同样的职责,可以只输出一种经过严格约束,并有着明显业务领域特色的设计说明与流程,而交给别人去实现,达到了很高的软体生产效率。
大多数企业只是对“系统分析员”与“软体工程师”做了明显的界定,“系统分析员”的职责在不同的企业区别较大,其工作範围涉及需求分析、功能设计、软体结构设计、接口设计等内容,有相当部分的“系统分析员”要承担一定程度的系统设计工作,但他们一般不参与编程与模组详细设计的工作;而绝大多数软体工程师则同时承担模组详细设计与编程的工作。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