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实用C语言基础教程

(2019-08-20 08:21:18) 百科综合
实用C语言基础教程

实用C语言基础教程

《实用C语言基础教程》是199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吕凤翥、王克宁。

基本介绍

  • 书名:C语言基础教程
  • 作者:吕凤翥 王克宁
  • ISBN:9787301019184
  • 页数:531
  • 定价:22.0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7-01-01

内容简介

实用C语言基础教程

目录

目录
一、阅读本书之前的预备知识
引言
二、本书面向的读者
三、如何使用本书
四、本书的组织
五、本书中的约定
第一部 分WindowsNT入门
1.1抢先式多任务
第一章 什幺是WindowsNT?
1.2多线索
1.3NT真的是新技术吗?
1.3.1NT并不仅仅是个作业系统
1.3.2发展前景
1.4适合使用NT的领域
1.5NT与DOS和Windows3.X之间的比较
1.5.1DOS的功能
1.5.2NT中的DOS
1.5.3Win32之上的Windows(wow)
1.5.4NT中的DOS和Windows3.x应用程式
1.6NT与OS/2之间的比较
1.6.1HPFS与NIFS
1.6.2OS/2联网
1.7NT与UNIX之间的比较
1.7.1设备
1.7.2记忆体分配
1.7.3GUI处理
1.7.4软体兼容性:考虑市场需要
1.8NT的卓越功能
1.8.1联网
1.8.2多CPU的支持
1.8.3NIFS档案服务
1.9小结
2.1NT的市场位置
第二章 WindowsNT的体系结构和操作设计
2.2NT设计概述
2.3NT系统模型
2.3.1用户和核心模式
2.3.2系统模型说明
2.4兼容性
2.4.1兼容性类型
2.4.2环境子系统提供兼容性
2.4.3环境子系统的内容
2.5扩展能力
2.5.1对称多处理
2.6伸缩能力
2.7移植能力
2.8具有分散式处理能力的网路功能
2.10NTExecutive
2.9安全性
2.10.1关于系统服务
2.10.2其它模组
2.11小结
3.1登录
第三章 使用WindowsNT
3.1.1启动时恢复连线
3.2使用程式管理器(ProgramManager)
3.2.1组织应用程式
3.2.2添加新的组和程式图示
3.2.3在NT中运行程式的方法
3.2.4同时运行多个程式
3.2.5在应用程式之间进行切换
3.2.6共享网路应用程式和文档
3.3使用FileManager
3.3.1一般操作
3.3.2使用和自定义工具列
3.3.3连线到网路目录
3.3.4断开与网路目录的连线
3.3.5与网路上的其他用户已分享资料夹
3.3.6修改共享属性
3.3.7撤消已共享的目录
3.3.8检查谁在使用特定的档案
3.3.9以用户在FileManager中选择的档案传送邮件
3.3.10使用长档案名称
3.3.11显示短档案名称
3.4使用ControlPanel
3.5锁定工作站
3.6退出系统并关机
3.6.1Logoff与Shutdown的比较
3.7小结
4.1列印管理器基础
第四章 列印管理器(PrintManager)
4.2安装和配置印表机
4.2.1关于印表机安装
4.2.2创建印表机
4.3修改印表机属性
4.3.1安装
4.3.2具体细节
4.3.3设定
4.4共享印表机
4.5连线到网路印表机
4.5.1连线到所期望的印表机
4.6删除印表机
4.7从应用程式进行列印
4.7.1开始列印以前
4.7.2把档案拖放到PrintManager进行列印
4.8浏览列印伫列
4.8.1更新网路伫列信息
4.8.2检查网路伫列的内容
4.8.3从伫列删除档案
4.8.4取消指定印表机的所有待列印作业
4.8.5暂停列印过程
4.10浏览和修改文档内容
4.9重排列印伫列顺序
4.11使用格式
4.11.1创建新格式
4.12列印到磁碟档案
4.13小结
5.1Clipboard
第五章 使用Clipboard、Clipbook、DDE和OLE在应用程式之间共享数据
5.1.1在Windows应用程式中进行选择、複製和剪下
5.1.2从非Windows应用程式複製选中的文本或图形
5.1.3複製活动视窗的点阵图图象
5.1.4複製整屏的点阵图图象
5.1.5从FileManager将档案複製到Clipboard
5.1.6从Clipboard贴上信息
5.2使用ClipboardViewer
5.2.1浏览Clipboard中的内容
5.2.2改变浏览格式
5.2.3将Clipboard中的内容保存为档案
5.2.4检索原先保存的Clipboard档案内容
5.2.5清除Clipboard中的内容
5.3使用Clipbook
5.3.1运行Clipbook
5.3.2贴上到Clipbook
5.3.3从Clipbook贴上
5.3.4共享Clipbook页面供网路使用
5.4NT环境下的对象连线与嵌入(OLE)
5.4.1OLE的优点
5.4.2OLE与DDE比较
5.4.3理解OLE的概念
5.4.4嵌入对象
5.4.5连线对象
5.5使用包进行连线和嵌入
5.5.1打包整个文档
5.5.2使用FileManager打包文档对象
5.5.3打包部分文档
5.5.4打包.EXE、.PIF、.BAT和命令行
5.6管理OLE连线
5.6.1手工更新连线对象
5.6.2使用Links对话框管理连线
5.7位于其它计算机上的对象
5.10小结
5.8複製时伺服器产生出错信息
5.9OLE安全性和许可权
6.1使用MS-Mail传送和接收邮件
6.1.1MS-Mail概述
第六章 网路用户应用程式:Ms-Mail、Schedule+和Chat
6.1.2建立帐户
6.1.3检查用户邮件
6.1.4讯息应答
6.1.5删除讯息
6.1.6传送新讯息
6.1.7将讯息保存在资料夹中
6.1.8修改口令
6.1.10使用讯息模板
6.1.9定位讯息
6.1.11脱机工作
6.1.12使用通信录
6.1.13创建组
6.1.14备份用户数据
6.1.15建立邮局
6.1.16管理邮局
6.1.17退出Mail程式
6.2使用Schedule+调度工作组的活动
6.2.1运行Schedule+程式
6.2.2创建新约定
6.2.3组织用户任务
6.2.4安排会议
6.2.5关于Schedule+日曆档案
6.2.6在路上随身携带日曆
6.3在网路上与其它用户交谈
6.4小结
第二部 分WindowsNT系统管理
7.1NT硬体兼容性
第七章 安装WindowsNT
7.2在开始安装前检查硬体设定
7.2.1IRQ
7.2.2DMA通道
7.2.3基本I/O连线埠
7.2.4基记忆体地址
7.3NT设备驱动程式的可用性
7.4检查档案README.WRI和SETUP.TXT
7.5Setup程式所需的档案资源
7.6NT装在何处:磁碟分区方案
7.7处理DoubleSpace和Stacker
7.8基本安装
7.8.1运行Setup程式
7.9在未格式化的硬碟上安装NT
7.10用WINNT在网路上安装NT
7.10.1为后续的网路NT安装建立网路共享点
7.10.2从一个网路共享点安装NT
7.11更新已存在的安装
7.12在RISC机上安装NT
8.1控制台
第八章 配置WindowsNT
8.1.1颜色
8.1.2Font(字型)
8.1.3连线埠(Ports)
8.1.4滑鼠(Mouse)
8.1.5桌面(Desktop)
8.1.6键盘(Keyboard)
8.1.7印表机(Printers)
8.1.8International
8.1.9System
8.1.10Date/Time(日期/时间)
8.1.11NetWork(网路)
8.1.12游标(Cursor)
8.1.13声音(Sound)
8.1.14Drivers(驱动程式)
8.1.15伺服器(Server)
8.1.16Service(服务)
8.1.17设备(Devices)
8.1.18显示(Display)
8.1.19UPS
8.2用系统设定程式配置NT
8.3配置其它应用程式环境
8.3.1配置Windows3.1环境
8.3.2配置DOS环境
8.4配置OS/2环境
第九章 WindowsNT的管理
9.1有效地组织程式及文档组
9.1.1组织本地工作站应用程式
9.1.2组织网路应用程式
9.2控制台的Server(伺服器)选项
9.2.1管理当前连线的用户
9.2.2查看被使用的特定资源
9.2.3管理共享资源
9.2.4输入複製目录分组(ImportingReplicatedDirectoryGroupings)
9.2.5管理警告
9.3用户管理器(UserManager)
9.3.1谁可以做什幺
9.3.2用户帐户的增加、删除和改变名字
9.3.3修改帐户特性
9.3.4管理帐户组
9.3.5管理帐户设定
9.3.6管理安全性策略
9.4磁碟管理员(DiskAdministrator)
9.4.1运行DiskAdministrator
9.4.2对分区的操作
9.4.3创建主分区(PrimaryPartitions)
9.4.4创建扩展分区
9.4.5新分区的使用準备
9.4.6设定引导和系统分区
9.4.7给一个分区分配一个驱动器字母
9.4.8删除逻辑驱动器、分区和卷
9.4.9在NTFS和DOS之间转换分区
9.4.10建立卷设定
9.4.11建立条设定
9.5档案管理器的安全性选项
9.5.1设定对于目录的许可权
9.5.2为档案设定许可权
9.5.3设定用户自定义的访问许可权
9.5.4设定档案管理器审核
9.5.5获取档案和目录的所有权
9.6列印管理器的安全和管理选项
9.6.1印表机的安全保证
9.6.2审核印表机的使用
9.6.3获得印表机的拥有权
9.7增加用户和用户组
10.1检查用户需要
第十章 最佳化WindowsNT:决定性能的因素
10.2最佳化基础
10.3BIOS调整
10.3.1设定软碟机
10.3.2硬碟类型
10.3.3Turbo模式
10.3.4记忆体量和记忆体检查
10.3.5等待状态
10.3.6BIOS和视频遮蔽(shadowing)
10.4最佳化虚拟记忆体
10.5最佳化硬碟的使用
10.5.1删除和管理档案
10.5.2修补碎片档案
10.5.3修补硬碟碎片
10.5.4最佳化硬碟交错
10.5.5最佳化硬碟控制器
10.5.6获取速度较快的磁碟驱动器
10.6最佳化记忆体子系统
10.7最佳化视频子系统
10.7.1协处理器板
10.7.2选择显示器
10.8最佳化CPU和母板
10.8.1选择CPU
10.8.2有关RAM高速快取
10.8.3插槽
10.8.4一般的购买意见
10.9小结
11.1一般系统问题
11.1.1NT如何引导
第十一章 维护和疑难解答
11.1.2引导其他作业系统疑难解答
11.1.3登录NT疑难解答
11.1.4管理员(administrator)如何处理丢失的用户密码
11.1.5视频问题
11.1.6网路问题
11.1.7特殊计算机问题
11.2使用NT的设定程式
11.2.1改变萤幕、键盘和滑鼠驱动程式
11.2.2增加或删除磁带和SCSI驱动程式
11.2.3当安装了Bogus驱动程式之后
11.2.4删除用户profiles
11.2.5增加或删除系统部件
11.2.6设定应用程式
11.3硬碟系统的维护
11.3.1有关SCSI驱动器的提示
11.3.2如果硬碟不被识别
11.3.3增加硬碟
11.3.4如果从系统中删除硬碟
11.3.5使用DiskAdministrator恢复磁碟配置
11.3.6修复一个被破坏的卷
11.4使用磁带备份应用程式
11.4.1TBU硬体
11.4.2基本操作
11.5使用EventViewer
11.5.1使用EventViewer日誌
11.5.2过滤事件
11.5.3设定日誌选项
11.5.4使用归档的日誌档案
11.6修复被破坏的系统
11.6.1使用NT紧急修理磁碟
11.7重新安装NT
11.8处理损坏的应用程式
11.9运行DOS和Windows3.X应用程式
11.9.1关于Windows3.1程式错误的提示
11.9.2关于DOS程式的提示
11.10解决印表机问题
11.10.1一般的列印提示
11.10.2什幺都不列印
11.10.3列印不可识别的字元
11.10.4列印输出中有不正确的字型
11.10.5只列印了图形页的一部分
11.11NT注册档案(Registry)
11.11.1注册档案编辑器(RegistryEditor)
11.11.2注册档案键(Registrykeys)
11.11.3配置WOW子系统
11.12小结
第三部 分WindowsNT联网
12.1OSI模型
第十二章 WindowsNT联网概述
12.1.1物理层
12.1.2数据链路层
12.1.3网路层
12.1.4传输层
12.1.5会话层
12.1.6描述层
12.1.7套用层
12.2WindowsNT的网路结构
12.2.1NDIS(网路设备接口规範)
12.2.2多LAN卡
12.2.3传输协定
12.2.4NetBEUI或NBF
12.2.5NetBEUI不同于NetBIOS
12.2.6数据链路控制
12.2.7NWLink
12.2.8TCP/IP
12.2.9会话层及以上层:网路上的档案和列印共享
12.3小结
13.1网路布线及技术
第十三章 设计和安装WindowsNT网路
13.1.1电缆类型
13.1.2乙太网
13.1.3令牌环(TokenRing)
13.1.4小结
13.2加快网路速度
13.2.1FDDI(光纤数字设备接口)
13.2.2快速乙太网
13.3卡的选择
13.3.1网卡配置的选择
13.3.2改变卡的设定
13.3.3可用软体配置的卡
13.3.4安装完成之后
13.3.5在安装网卡后安装WindowsNT
13.3.6安装WindowsNT后再安装网卡
13.3.7安装与删除网路软体
14.1为什幺要用Workgroups(工作组)?
第十四章 WindowsNTNetworkingOutoftheBox:对等联网
14.2对等联网的建立
14.2.1加入工作组
14.2.2加入NT伺服器域
14.2.3在域中创建用户帐户
14.2.4创建一个工作组
14.2.5资源共享
14.3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设定共享特性
14.3.1停止目录共享
14.3.2从伺服器使用数据
14.3.3中断与一个已分享资料夹的连线
14.4共享印表机
14.4.1共享印表机
14.4.2共享联网的印表机
14.4.3与共享印表机连线
14.4.4与UNIX伺服器上的共享印表机相连
14.4.5控制对印表机的访问
14.4.6网路列印的提示
14.5NT和WindowsforWorkgroups
14.6通过命令行管理用户网路
14.6.1NETACCOUNTS
14.6.2NETCOMPUTER
14.6.3NETCONFIG
14.6.4NETCONTINUE
14.6.5NETFILE
14.6.6NETGROUP
14.6.7NETHELP
14.6.8NETHELPMSG
14.6.10NETNAME
14.6.9NETLOCALGROUP
14.6.11NETPAUSE
14.6.12NETPRINT
14.6.13NETSEND
14.6.14NETSESSION
14.6.15NETSHARE
14.6.16NETSTART
14.6.17NETSTATISTICS
14.6.18NETSTOP
14.6.19NETTIME
14.6.20NETUSE
14.6.21NETUSER
14.6.22NETVIEW
15.1NTServer与众不同之处
第十五章 NT伺服器
15.2NTServer域
15.2.1域与工作组之间的差别
15.3创建一个域
15.4管理一个域
15.4.1域的用户管理器(UserManagerforDomains)
15.4.2全局和局部组
15.4.3用户选单(UserMenu)
15.4.4用户属性
15.4.5设定帐户策略
15.4.6信任关係(TurstRelationships)
15.5UserProfile
15.5.1NTServer的改进
15.5.2强制的和用户的个人profile
15.5.3创建和编辑用户profile
15.5.4预设的profile
15.5.5用户profile编辑器
15.5.6ServerManager
15.6数据保护与容错
15.6.1镜像集
15.7超越数据镜像的磁碟阵列
15.7.1RAID0级(WindowsNTStripeSets)
15.7.2RAID1级(WindowsNTServer镜像集)
15.7.3RAID2级
15.7.4RAID3级
15.7.5RAID4级
15.7.6RAID5级(WindowsNTServer带奇偶校验分纹集)
15.8硬体阵列
15.9配置伺服器的磁碟子系统
15.9.1建立带奇偶校验的分纹集
15.9.2删除带奇偶校验的分纹集
15.9.3UPS服务
15.10目录複製
15.10.1複製器如何工作
15.10.2设定複製
15.10.3启动和控制複製器服务
15.11网路管理工具
15.11.1管理TCP/IP网路
15.11.2管理客户工作站(ClientWorkstations)
16.1信任关係
第十六章 扩展NTServer
16.2单网域模型
16.3主网域模型
16.4多主网域模型
16.5完全信任模型
16.6设计自己的网路
17.1远程访问服务RAS的特点
第十七章 网间连网:远程访问服务和TCP/IP
17.1.1为RAS选择硬体
17.2数据机简介
17.3MODEM.INF
17.4数据机之外的相关内容:ISDN和X.25
17.5安装RAS
17.6配置RAS
17.7使用RAS
17.8连线LAN
17.8.1桥和路由器
17.8.2电话线和其他连线
17.8.3包交换业务
17.9把WindowsNT挂到WAN上
17.9.1TCP/IP
17.9.2域名服务
17.10WindowsNT和TCP/IP
17.10.1安装TCP/IP
17.10.2第三方TCP/IP产品
18.1使用LANManager伺服器资源
第十八章 WindowsNT与其他网路的集成
18.1.1NTServer域中的LANManager伺服器
18.1.2管理LANManager伺服器
18.1.3LANManager1.X
18.2支持DOS工作站
18.2.1LANManager客户
18.3NetWare和WindowsNT
18.3.1配置NWLink
18.3.2共享NetWare资源
18.3.3Novell的NetWareClientforWindowsNT
18.3.4Microsoft的ClientServiceforNetWare
18.3.5Beame和Whiteside的MulticonnectServer
18.4BanyanVINES和WindowsNT
18.5Macintosh服务
18.5.1要求
18.5.2Macintosh服务是如何工作的
18.5.3安全性
18.5.4安装Macintosh服务
18.5.5Macintosh列印
18.5.6Macintosh可访问的卷
19.1用PerformanceMonitor定位瓶颈
第十九章 最佳化网路
19.2最佳化伺服器
19.3减少网路瓶颈
20.1数据保护
第二十章 网路排错
20.2一般问题
20.2.1使用EventViewer
20.2.2坏LAN卡和驱动程式配置问题
20.2.3协定问题
20.2.4坏电缆问题
20.2.5更换镜像或带奇偶校验的磁碟组中的坏驱动器
20.2.6修复镜像组
20.2.7修复带奇偶校验的磁碟组
20.2.10浏览器错误
20.2.8域控制器停机时
20.2.9恢复失败伺服器
第四部 分WindowsNT及其未来
21.1移植一个已存在的Windows应用程式
第二十一章 开发Windows和NT应用程式
21.2建立一个新应用程式
21.3用来开发NT套用的工具
21.3.1VisualC++forNT
21.3.2BorlandC++4.0
21.3.3SymantecC++
21.4选择编译器
21.5其他工具
21.6小结
22.1多媒体的定义
22.2视频卡:首要的
22.2.1基本要素:象素深度、记忆体和其他主题
第二十二章 WindowsNT和多媒体
22.2.2加速板
22.3音效卡:主要的
22.3.1声音如何数位化
22.3.2一些可用的音效卡
22.3.3使声音好听:扬声器
22.3.4声音软体
22.4CD-ROM驱动器
22.4.1CD-ROM驱动器是什幺?
22.4.2CD-ROM驱动器如何工作
22.4.3双倍速和三倍速驱动器
22.4.4多层和可记录驱动器
22.4.5选择CD-ROM驱动器
22.5小结
23.1Cairo,Windows95及其要点
第二十三章 Windows95
23.2资源限制
23.3执行绪和进程
23.4可视化:新用户界面
23.5平台依赖性
23.6Microsoft的计画
23.7Windows95是否适合自己?
24.1用户正处的地方:现在的NT
第二十四章 WindowsNT的未来
24.2NT与其他系统相比:一个快速小结
24.2.1NT与Windows3.X和DOS比较
24.2.2NT与OS/2比较
24.2.3NT与UNIX比较
24.3独立于平台
24.4网路功能
24.5从此我们要到哪里?更易使用
24.6未来是这样的
第五部 分附录
附录ANT命令提示符下的命令清单
A.1基本命令
A.2配置命令
A.3子系统命令
A.4TCP/IP命令
A.5与网路相关的命令和实用程式
A.6其它实用程式
B.1安装资料库
B.2使用资料库
附录B使用讯息资料库
B.2.1讯息的查找和阅读
B.2.2选项
附录CWindowsNT术语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