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路(第2版)》是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网路(第2版)
- ISBN:9787302204015
- 定价:52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装帧:平装
- 印次:2-3
- 印刷日期:2015-1-15
图书简介
本书阐述了通信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网路的基本原理,包括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和协定、数据通信的基本方法、主要网路技术与套用,以及网路管理和网路安全,使读者对计算机网路有全面而较深入的理解。
图书目录
第1部分计算机网路及其体系结构
第1章计算机网路概述3
*1.1计算机网路的基本概念3
1.1.1什幺是计算机网路3
1.1.2计算机网路的分类5
*1.2计算机网路的发展历程10
1.2.1计算机网路的产生10
1.2.2分组交换网的出现10
1.2.3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的形成13
1.2.4区域网路的产生和发展14
1.2.5Internet时代14
1.3计算机网路技术国际标準化组织17
习题19
第2章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20
*2.1ISO/OSI体系结构20
2.1.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20
2.1.2ISO/OSI的一些基本概念22
2.1.3ISO/OSI各层基本功能24
*2.2TCP/IP体系结构27
2.2.1TCP/IP及其发展27
2.2.2TCP/IP体系结构27
*2.35层体系结构29
习题30
第2部分数据通信与链路控制
第3章数据通信技术33
*3.1概述33
*3.2数据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35
3.2.1信息传输速率和码元传输速率35
3.2.2时延和时延频宽积36
3.2.3误码率和误比特率37
3.2.4奈奎斯特準则与香农定理38
*3.3数据传输方式39
3.3.1单工、全双工和半双工传输39
3.3.2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39
3.3.3频带传输与基带传输42
3.4调製解调技术43
*3.4.1幅移键控(ASK)44
*3.4.2频移键控(FSK)44
*3.4.3相移键控(PSK)44
3.4.4多级调製和幅相键控(APK)44
*3.5编码解码技术45
3.5.1不归零制编码46
3.5.2曼彻斯特编码46
3.5.3差分曼彻斯特编码47
3.5.4mB/nB编码47
3.5.5多进制编码48
3.6信道复用技术49
*3.6.1频分多路复用(FDM)49
*3.6.2时分多路复用(TDM)50
*3.6.3统计时分多路复用(STDM)50
3.6.4準同步数字系列(PDH)51
*3.6.5同步数字系列(SDH)53
*3.6.6波分多路复用(WDM)56
*3.7传输媒体57
3.7.1双绞线57
3.7.2同轴电缆58
3.7.3光纤58
3.7.4无线传输60
习题62
第4章数据链路控制64
4.1数据链路控制机制64
*4.1.1引言64
*4.1.2滑动视窗机制65
*4.1.3停等ARQ66
*4.1.4回退NARQ68
4.1.5选择重传ARQ70
*4.2差错校验71
4.2.1奇偶校验71
4.2.2循环冗余校验71
4.2.3校验和73
4.3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74
*4.3.1HDLC链路配置和工作模式74
4.3.2HDLC帧格式和传输控制75
4.4网际网路数据链路控制协定PPP78
习题81
第3部分区域网路
第5章区域网路体系结构85
*5.1IEEE802区域网路体系结构85
5.1.1IEEE802L&MAN/RM85
5.1.2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87
5.1.3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90
5.2城域网(MAN)91
习题93
第6章乙太网94
*6.1乙太网的发展94
6.2乙太网媒体接入控制方式CSMA/CD96
*6.2.1随机接入技术先驱ALOHA96
*6.2.2CSMA工作机理98
*6.2.3CSMA/CD工作机理99
*6.2.4CSMA/CD传输特点106
6.2.5CSMA/CD性能107
6.3乙太网帧格式和数据封装110
*6.3.1乙太网帧格式110
6.3.2乙太网数据封装112
6.4传统乙太网113
*6.4.1物理层、网路接口卡和中继器113
*6.4.2粗缆乙太网10Base5116
*6.4.3细缆乙太网10Base2116
*6.4.4双绞线乙太网10BaseT117
6.4.5光纤乙太网10BaseF120
*6.5高速乙太网121
6.5.1100BaseT121
6.5.2千兆乙太网125
6.5.3万兆乙太网129
6.6全双工乙太网132
*6.6.1全双工乙太网的特点132
6.6.2全双工乙太网的流量控制133
*6.7交换式乙太网134
6.7.1网桥135
6.7.2交换机137
6.7.3交换式乙太网及其特点139
6.8虚拟区域网路(VLAN)141
*6.8.1VLAN及其特点141
6.8.2VLAN划分142
6.8.3VLAN帧格式142
6.8.4VLAN运行143
习题144
第7章非主流区域网路147
7.1令牌环147
7.1.1令牌环的拓扑结构和传输方式147
7.1.2令牌环帧格式149
7.1.3优先权控制与令牌维护150
7.2令牌汇流排151
7.3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152
7.3.1FDDI及其特点152
7.3.2FDDI网路结构154
习题155
第8章无线区域网路(WLAN)156
*8.1IEEE802.11WLAN网路结构156
8.2IEEE802.11WLAN协定157
8.2.1物理层157
8.2.2MAC层158
习题164
第4部分广域网
第9章广域网传输控制机制167
*9.1数据交换技术167
9.1.1电路交换168
9.1.2报文交换168
9.1.3分组交换168
*9.2分组转发和动态路由170
9.2.1分级的编址方案170
9.2.2分组转发机制171
9.2.3动态路由和路由算法172
*9.3拥塞控制173
9.3.1网路拥塞现象173
9.3.2拥塞控制的基本策略174
习题176
第10章广域网实例177
10.1帧中继(FR)177
*10.1.1帧中继交换177
10.1.2帧中继体系结构178
10.1.3帧中继帧格式178
10.1.4帧中继拥塞控制180
10.2异步传输模式(ATM)181
*10.2.1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81
*10.2.2信元交换182
*10.2.3ATM协定模型183
10.2.4ATM服务质量和服务类型188
10.2.5ATM通信量控制191
10.3宽频接入网192
10.3.1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193
10.3.2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195
习题197
第5部分Internet
第11章网际层201
*11.1网际协定(IP)201
11.1.1概述201
11.1.2分类IPv4地址及子网划分204
11.1.3地址解析协定(ARP)207
11.1.4IP数据报格式211
11.1.5IP数据报的分片与重组213
11.1.6IP数据报转发216
11.1.7IP数据报选项221
11.1.8网际网路控制报文协定(ICMP)223
11.1.9无类别域间路由226
11.2路由算法和路由协定229
*11.2.1Internet两类路由协定229
11.2.2距离矢量路由算法230
11.2.3最短路径优先路由算法(SPF)233
11.2.4路由信息协定(RIP)235
11.2.5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定(OSPF)239
11.2.6边界网关协定(BGP)244
11.3网际网路组管理协定(IGMP)248
11.3.1多播248
11.3.2IP多播组地址及其转换249
11.3.3IGMP协定250
11.3.4距离矢量多播路由协定(DVMRP)252
11.4下一代网际协定IPv6257
*11.4.1IPv6产生的背景和特点257
11.4.2IPv6数据报格式258
11.4.3IPv6地址空间及其表示方法261
11.4.4IPv6地址格式263
11.4.5IPv4向IPv6过渡265
11.5IPoverATM、SDH和DWM268
11.5.1IPoverATM268
11.5.2多协定标记交换(MPLS)271
11.5.3IPoverSDH274
11.5.4IPoverWDM275
习题276
第12章传输层280
*12.1传输层连线埠280
12.1.1连线埠及其作用280
12.1.2传输层的复用和解复用282
*12.2用户数据报协定(UDP)283
12.2.1UDP用户数据报283
12.2.2UDP伪报头283
12.2.3UDP的特点284
*12.3传输控制协定(TCP)285
12.3.1TCP的编号与确认285
12.3.2TCP报文段286
12.3.3TCP连线管理290
12.3.4TCP重传机制293
12.3.5TCP流量控制297
12.3.6TCP拥塞控制300
习题304
第13章套用层306
*13.1网路套用模式306
13.1.1客户伺服器模式306
13.1.2浏览器伺服器模式308
13.2域名系统(DNS)308
*13.2.1Internet域名结构309
*13.2.2域名解析310
13.2.3Windows网际网路命名服务(WINS)314
13.3远程登录协定(Telnet)315
13.3.1Telnet工作原理316
13.3.2网路虚拟终端(NVT)317
13.3.3Telnet命令318
13.3.4Telnet选项协商318
13.4档案传送协定(FTP)319
13.4.1FTP的客户伺服器模式319
13.4.2FTP访问控制321
13.5电子邮件(Email)321
*13.5.1电子邮件系统321
13.5.2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323
*13.5.3简单电子邮件传送协定(SMTP)326
*13.5.4邮局协定(POP)327
13.6全球资讯网(WWW)328
*13.6.1全球资讯网工作原理328
*13.6.2统一资源定位符(URL)333
*13.6.3超文本传送协定(HTTP)334
*13.6.4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337
13.6.5动态Web文档技术339
13.6.6活动Web文档技术343
13.7多媒体传输345
13.7.1多媒体及其传输345
13.7.2实时传输协定(RTP)与实时传输控制协定(RTCP)347
13.7.3H.323和会话发起协定(SIP)353
13.7.4综合服务(IntServ)与资源预留协定(RSVP)357
13.7.5区分服务(DiffServ)363
*13.8动态主机配置协定(DHCP)366
13.9简单网路管理协定(SNMP)367
*13.9.1SNMP网路管理系统组成367
13.9.2SNMP协定369
13.9.3管理信息结构(SMI)372
13.9.4管理信息库(MIB)375
习题376
第14章Socket网路通信程式设计379
14.1套接字Socket379
14.1.1网路应用程式编程接口379
14.1.2Socket机制380
14.2Socket网路通信程式设计381
14.2.1Socket的创建与关闭381
14.2.2绑定本地地址382
14.2.3建立连线384
14.2.4数据传送与接收386
14.2.5客户伺服器模式的Socket实现框架389
习题392
第15章网路安全393
*15.1网路安全问题概述393
15.2密码学基础394
*15.2.1概述394
15.2.2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与DES算法395
15.2.3公开密钥密码体制与RSA算法398
15.3数字签名和报文摘要401
15.3.1数字签名401
15.3.2报文摘要402
15.4身份认证和密钥分发403
15.4.1基于对称密钥的认证和密钥分发404
15.4.2基于公钥的认证和公钥分发405
15.5Internet网路安全技术407
*15.5.1防火墙技术407
15.5.2网际层安全技术411
15.5.3传输层安全技术415
15.5.4套用层安全技术416
15.5.5虚拟专用网(VPN)418
习题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