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有线用户接入技术

(2019-08-28 17:35:37) 百科综合

有线用户接入技术

接入网的技术种类繁多、千变万化,总体归纳起来基本上可分为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和有线与无线综合接入3大类。如果按有线传输媒质来划分接入网,那幺就有多种接入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有线用户接入技术
  • 外文名:Cable subscriber access technology

纯对绞线铜缆接入网

双绞线是固定通信网上最广泛的用户线资源,是普通电话业务(POTS)接入所採用的传统传输方式,不仅我国甚至全世界都使用得非常普遍。对于语音业务来说,是一种非常成熟而又经济的用户接入方式。随着数据业务以及其他宽频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基于双绞线提供宽频接入受到了普遍关注,双绞线接入新技术的研究非常活跃,为充分挖掘对绞线铜缆的传输能力以适宽频业务的套用需求,因此,开发了以对绞线铜缆为媒质的许多接入传输技术和系统。
线对增容系统(PairGain,PG):採用语音压缩技术在一对铜绞线上扩大容量传送4、8、16个通路的传输方式。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系统(HighbitrateDigitalSubscriberLine,HDSL):在两对以上的对绞铜线上传送全双工2Mbit/s信息的系统,利用这类系统可以在原有铜缆线对上扩容,实现传送宽频信息的目的。HDSL是专用型的点到点公用网路接入技术,採用先进的数位讯号自适应数字均衡技术和回波抵消技术,消除传输线路的信号干扰和不同线径阻抗不匹配的回波信号的干扰,能够在铜质双绞线上全双工的传输2Mbit/s数位讯号。传输的数据包含多种类型,如数据、语音、图像和视频信息,为中央办公室和用户之间,建筑物内部以及区域网路之间提供高比特率连线。HDSL系统分为主端和从端两个部分,多数产品採用两对市话双绞线相连线,其中每一对铜线的标称传输速率为1.168Mbit/s,其中1.024Mbit/s是用于数据信号的传输,其余频宽部分作为同步、信令等控制信息的传输。
非对称数字用户系统(AsymmetricDigtalSubscriberLine,ADSL):在一对铜绞线实现宽频传输的技术,其上行方向传送384~576Kbit/s,而下行可传送6.2~52Mbit/s的信息。线路衰减是影响ADSL性能的主要因素。ADSL通过不对称传输,利用频分复用技术使上、下行信道分开,从而实现信号的高速传送。衰减和串音决定ADSL性能。传输速率越高,它们对信号的影响也越大,因此ADSL的有效传输距离随着传输速率的提高而缩短。ADSL接入网线路长度约为5.5km,则可覆盖80%以上的现有电话用户;线路长度若为3.7km,则可覆盖50%以上的现有用户。由于它具有:无须另铺电缆、节省投资;渗入能力强,接入快,适合于集中与分散的用户;能为用户提供上、下行不对称的传输频宽;採用点对点的拓扑结构,用户可独享高频宽;可广泛用于高速网际网路及视频业务等数据的接入;上网际网路和打电话互不干扰等优点,因此,ADSL宽频接入得到广泛套用,发展非常迅速。
甚高速数字用户线系统(Very-high-bit-rareDigtalSubscriberLine,VDSL):它是在ADSL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下行频宽,即演变成所谓甚高速数字用户线系统,这种技术在双绞线上的下行传输速率可以扩展至25~52Mbit/s,同时允许1.5Mbit/s的上行速率,其传输距离会缩短至1000m或300m左右。随着技术的发展,VDSL最终将支持对称比特率数据的传输。

纯同轴电缆接入系统

国内外许多有线电视系统是採用纯同轴电缆接入系统。模拟电视信号从前端机以广播方式往用户端传送,在前端机与用户端之间适当採用信号放大器,以实现一定的收视效果。

混合光纤/对绞线铜缆接入网

混合光纤/对绞线铜缆接入网是为实现纯光纤接入(FTTH)过渡时期套用比较多的一种套用模式。比较典型的如FTTB+LAN(宽频接入採用光纤接到大楼之后加LAN技术实现宽频信息传送的目的),或者FTTB+ADSL(採用光纤接到大楼之后加ADSL技术实现宽频信息传送的目的),有的也称之为DSLAM下移技术。此外从技术上还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①採用Z接口的用户环路载波系统(SubscriberLoopCarrier,SLC):该系统採用光纤将模拟用户语音信号从局端儘量传输到接近用户端,在两端需要经过多余的模/数与数/模转换,然后用对绞铜缆接入到用户。
②採用V5接口标準的数字环路载波系统(DigitalLoopCarrier,DLC):这种系统类似上述系统,但是按照V5国际标準接口进行设计的光传输系统。在局端不需要进行多余的模/数与数/模转换,即可将数字信息传送到接近用户端,经数/模转换后,再用对绞线铜缆传送到用户。採用这种系统不仅提高了传输质量,并在一定长度下成本低于对绞线铜缆直接接入,并且取代上述採用Z接口的光纤传输系统。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网

用于构建适合于传送数据、语音和有线电视的综合业务的综合接入网。电信网基本上不採用。

纯光纤光缆接入网

纯光纤光缆接入网分为点对点和点对多点两种组网方式,其中点对点组网方式,比较适合于有源光纤接入的系统,有源光接入技术主要包括光纤用户环路和PDH/SDH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SDH技术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技术。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和乙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有源光纤接入它可以有点对点、自愈环和星型等多种拓扑结构,无论哪一种结构,其技术都相当成熟,基于ATM的有源光纤接入,通常以环形网结构,用在接入网中作为多业务接入平台,此外还有基于WDM的有源光纤接入,利用粗波分复用技术组建经济的CWDM环网,直接为客户提供光通道。
点对多点的方式,是利用无源光分路器,构建的名符其实的无源光配线网(PON)。对于无源光网路,已经广泛讨论的技术方案包括APON、EPON和GPON。
APON是基于ATM的传送方式,採用ATM帧封装到物理层,实现语音、数据和IPTV等业务的映射封装。由于APON技术複杂、设备价格高,加之ATM网路在市场的萎缩,已很难在将来的光纤接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EPON是基于乙太网的传送方式,採用以太帧封装到物理层,实现语音、数据和IPTV等业务的映射封装。
GPON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式非常类似于广泛讨论的MSTP技术,採用了GFP实现多种业务映射封装。
EPON和GPON的基本组网和构架完全相同,均是由局端OLT、用户端ONU/ONT和无源光分配网路(ODN)组网。从产业链发展、技术成熟度、设备成本等方面比较,GPON市场进度稍慢于EPON,因此,从发展策略上,现阶段以EPON技术为主,同时兼顾未来向GPON演进的能力。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