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组装与维修(第2版)》是2007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和 。
基本介绍
- 书名:微机组装与维修
- 作者:梁和
- ISBN:9787302149323
- 页数:389
- 定价:29
- 出版社:清华大学
- 出版时间:2007-6
-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和教学特点,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微机硬体系统所涉及的各组成部件;微机各种常用作业系统的特点和安装;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组装微机中所套用的各种部件的选购以及装机过程,重点对当前主流机型Pentium4台式机的部件选购及安装做了详尽的介绍;计算机实用技术对微机套用中常见的故障现象提供了参考处理意见,同时对当前广泛使用的ADSL宽频上网中常见的故障现象做了分析。
本书既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又注重实用性,同时还特别注意体现微机发展的高速性和时效性。书中内容儘可能涵盖了微机发展的新技术、新动向,并紧密结合了市场的热点。
本书既适合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供广大电脑爱好者作自学和参考用书。
本书既注重系统性、理论性,又注重实用性,同时还特别注意体现微机发展的高速性和时效性。书中内容儘可能涵盖了微机发展的新技术、新动向,并紧密结合了市场的热点。
本书既适合作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供广大电脑爱好者作自学和参考用书。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套用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中,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和家庭娱乐设备。当前计算机硬体的集成度越来越高,核心技术愈加先进,计算机的生产已实现了高度的配套化,计算机内部的架构已经不像以往那样複杂,但要求对微型计算机进行组装、维修与升级的人群也愈加扩大,因此掌握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体知识已经成为计算机套用的重要条件。
本书自第1版出版以来,在4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印了9次,被不少高职高专院校选为教材,由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在倾听各界意见和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原书进行了再版,以使本书具有更好的时效性和套用性。使用者通过对本教材内容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微机组装与维修知识后,一方面,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可以掌握一项就业技能,供毕业后从事计算机配件导购、整机组装、故障维修、售后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对于计算机套用人员而言,可以对自己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更新,进行必要的“充电”,使不致在高速发展的计算机软硬体市场中茫然不知所措。
相对第1版,本书第2版的内容和修改之处如下:
鑒于熟悉和使用本书第1版为教材的教师和读者,本书基本保持了原书的体系结构,仍然分为7章,各章节中儘量体现当前软硬体技术及相应配件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过程。
在第1章中增加介绍了核心处理器部件中採用的各种前沿技术,使读者在选购处理器晶片时得到理论上的支持。
第2章中重点对品种众多花样翻新的各类微处理器晶片做了系统地梳理和性能比较,既保持了老产品的内容,同时着重体现出新产品的特点,以帮助读者对新老微处理器有系统的认识,使我们在选择不同微处理器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其他硬体配件也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情况做了很大调整。
在第3章的组装中,以当今流行的Pentium 4台式机为样机,详细介绍了装机时各配件的性能和选购原则,并给出了不同的组装方案。
在第4章中对常用的微机作业系统做了简洁清晰地介绍,增加介绍了当今广泛使用的Windows XP作业系统的特点和安装以及伺服器版的Windows 2003作业系统的特点。
第5章是本书较有特色的一章,对其中的实用技术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增加了更适合当前使用的一些实用技术,删除了一些不用或少用的技术。
第6章中将原有的病毒防护知识扩展为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护,特彆强调了个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的安全防护措施,这是当前在计算机套用时的重要环节。
在第7章微机故障处理章节中增加了与当前使用的软硬体相关的常见故障处理,特别对ADSL宽频上网过程中的一些故障做了详细地剖析。
参加本书第2版编写的梁和、王文艺、王军、刘瀛朋、林昱、陈捷等都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其中梁和、王文艺对全书进行统稿和审编。本书第2版还特别聘请了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赵新国老师对本书第2版做了全面的审阅,并对很多章节做了具体的修改,由任立新对全书做了全面细緻的校对,在此向赵新国和任立新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在第2版出版过程中还得到姚伯阳、胡纪华、李燕萍、王仲勛、宫威等专业人士的帮助和指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学识有限,对书中出现的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出版过程中给予的鼎力支持,感谢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的各位专家、教师和读者。
目录
第1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1
1.1微机系列概述1
1.1.1IBMPC微机1
1.1.2386和486微机2
1.1.3Pentium系列微机2
1.2微型计算机分类7
习题8
第2章微型计算机的硬体9
2.1微处理器9
2.1.1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9
2.1.2AMD公司的微处理器21
2.2微机主机板26
2.2.1主机板介绍26
2.2.2主机板组成28
2.2.3主机板特色技术40
2.3微机记忆体43
2.3.1记忆体的主要技术参数43
2.3.2记忆体的种类45
2.3.3记忆体中的新技术48
2.4软碟驱动器49
2.5硬碟驱动器50
2.5.1硬碟的组成50
2.5.2硬碟的技术指标51
2.5.3硬碟中使用的技术53
2.6光碟驱动器55
2.6.1光碟的种类55
2.6.2光碟机的技术指标58
2.6.3光碟机的主要产品59
2.7移动存储器61
2.7.1移动硬碟61
2.7.2快闪记忆体盘61
2.7.3数码伴侣62
2.7.4数码录音笔62
2.7.5MP3与MP4播放器63
2.7.6快闪记忆体卡与读卡器64
2.8显示卡和显示器68
2.8.1显示卡的组成和主要技术性能68
2.8.2显示卡的种类70
2.8.3显示器简介70
2.9键盘和滑鼠80
2.9.1键盘及其接口80
2.9.2滑鼠及其接口82
2.10音效卡和音箱84
2.10.1音效卡简介84
2.10.2音效卡分类86
2.10.3音箱简介87
2.11网卡和MODEM90
2.11.1网卡90
2.11.2MODEM93
2.11.3ADSL95
2.12机箱与电源96
2.12.1电源96
2.12.2机箱98
习题99
COMPUTER
〖1〗高职高专计算机教材精选
目录
COMPUTER
〖2〗高职高专计算机教材精选
第3章微机部件选购与组装101
3.1主机板的选购101
3.1.1从结构上了解主机板102
3.1.2从质量和技术支持及保修服务上选择主机板103
3.1.3从性能上选择的主机板103
3.2CPU的选择105
3.2.1IntelPentiumⅢCPU、CeleronⅡCPU105
3.2.2AMD公司处理器106
3.2.3VIA推出的CyrixⅢCPU107
3.3记忆体条的选择107
3.4硬碟的选购109
3.5光碟机的选购110
3.5.1CDROM的选购110
3.5.2CDRW刻录机112
3.5.3DVD光碟机112
3.6显示卡的选购112
3.7显示器的选购113
3.7.1显示器通电检查的重点114
3.7.2纯平面显示器的一些代表产品114
3.7.3液晶显示器116
3.8音效卡与音箱的选购116
3.8.1音效卡的选购116
3.8.2音箱的选购117
3.9机箱的选购118
3.9.1机箱的种类118
3.9.2机箱的选择118
3.10键盘、滑鼠、数据机、软碟机和网卡的选购119
3.10.1键盘、滑鼠的选购119
3.10.2软碟机的选购120
3.10.3数据机的选购121
3.10.4网卡的选购123
3.11印表机和扫瞄器的选购124
3.11.1印表机的选购124
3.11.2扫瞄器的选购125
3.12奔腾4电脑部件的选购与组装126
3.12.1电脑部件的选购127
3.12.2Pentium4电脑的组装149
3.12.3BIOS设定162
习题181
第4章微机作业系统的安装182
4.1Windows98作业系统182
4.1.1系统特点182
4.1.2安装需求185
4.1.3系统安装185
4.2Windows2000作业系统191
4.2.1系统特点191
4.2.2安装需求193
4.2.3系统安装193
4.3WindowsXP作业系统195
4.3.1系统特点196
4.3.2安装需求198
4.3.3系统安装198
4.3.4系统激活200
4.4WindowsServer2003作业系统201
4.4.1系统特点202
4.4.2安装需求204
4.4.3系统安装中的网路配置204
4.5Linux作业系统206
4.5.1系统特点206
4.5.2安装需求206
4.5.3系统安装207
4.6多作业系统安装212
4.6.1磁碟分区与格式化212
4.6.2多作业系统的安装顺序214
4.6.3多作业系统的启动与设定214
4.7常用计算机硬体驱动程式的安装215
4.7.1即插即用的硬体驱动程式的安装216
4.7.2手动安装硬体驱动程式216
4.8计算机作业系统的最佳化219
习题220
第5章微机实用技术222
5.1常用工具软体222
5.1.1压缩工具WinZip222
5.1.2硬碟克隆工具NortonGhost226
5.1.3硬碟分区工具PartitionMagic231
5.1.4虚拟光碟机工具(VirtualCDROM)234
5.1.5SiSoftSandra2000240
5.2微机实用技术操作244
5.2.1BIOS升级244
5.2.2用Norton8.0恢复磁碟分区数据246
5.2.3通过串列口和列印口实现的两台计算机互联247
5.2.4使用虚拟光碟机248
5.2.5Windows9x系统的最佳化250
5.2.6注册表套用256
5.2.7通过对拷传递硬碟数据268
5.2.8WindowsXP套用中的一些小技巧268
5.2.9硬碟数据的保护270
5.2.10Nero刻录软体的使用与DVD的刻录282
5.2.11“流氓软体”的清除293
习题297
第6章计算机安全与病毒防治298
6.1计算机安全298
6.1.1系统安全298
6.1.2数据档案的安全302
6.1.3计算机作业系统的还原303
6.1.4系统的备份与恢复306
6.1.5计算机网路安全310
6.2计算机病毒防治313
6.2.1计算机病毒的特徵313
6.2.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314
6.2.3计算机病毒的人工防御315
6.2.4使用防毒软体防杀病毒315
习题319
第7章微机故障处理320
7.1微机故障排错分析流程320
7.2常见当机现象分析343
7.2.1开机时的当机现象343
7.2.2启动时的当机345
7.2.3运行时当机346
7.2.4预防当机的措施348
7.3计算机常见故障与维修349
7.3.1主机板故障与维修349
7.3.2CPU故障与维修357
7.3.3记忆体故障与维修359
7.3.4电源故障与维修361
7.3.5软碟机故障与维修362
7.3.6硬碟驱动器故障与维修364
7.3.7键盘和滑鼠常见故障及处理367
7.3.8光碟机的故障维修368
7.3.9各种扩展卡故障与处理368
7.3.10常见硬体冲突的解决方法371
7.3.11通过ADSLMODEM指示灯分析ADSL故障372
7.3.12ADSL断流问题的解决372
7.3.13Windows系统自动重启的故障排除374
7.3.14Windows2000/XP故障维修377
7.3.15Windows2003常见故障维修385
习题386
附录微机组装与维修实验387
实验1微机硬体组装387
实验2微机系统软体的安装387
实验3常用工具软体的安装与使用388
实验4微机系统的升级388
实验5微机实用技术操作389
实验6综合故障检测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