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式设计教程学习辅导》是200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谭浩强。
基本介绍
- 书名:C程式设计教程学习辅导
- 作者:谭浩强
- ISBN:10位[730215970X]13位[9787302159704]
- 页数:262
- 定价:¥28.00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10-1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丰富、概念清晰、实用性强,是学习c语言的一本好参考书。本书不仅可以作为《c程式设计教程》的参考书,而且可以作为任何c语言教材的参考书;既适于高等学校师生使用,也可供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者和其他自学者参考。
注:随书附赠配套光碟。
一书是与谭浩强所着的《c程式设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合使用的参考书。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c程式设计教程》一书的习题和参考解答,包括了该书各章的全部习题,对全部编程习题都给出了参考解答,包括123个程式。第二部分是常见错误分析和程式调试。第三部分是上机指南,详细介绍了在TurboC2.0、Turb0c++3.0和VisualC++6.0集成环境下编辑、编译、调试和运行程式的方法。第四部分是上机实验内容,提供了学习本课程应当进行的12个实验。
作者简介
谭浩强教授,我国着名计算机教育专家。1934年生。1958年清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曾担任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北京市人民代表。他是我国计算机普及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开拓者之一,现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套用技术证书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
谭浩强教授创造了3个世界记录:(1)20年来他(及和他人合作)共编着出版了130本计算机着作,此外主编了250多本计算机书籍,是出版科技着作数量最多的人。(2)他编着和主编的书发行量超过5000万册,是读者最多的科技作家。我国平均每26人、知识分子每1.2人就拥有1本谭浩强教授编着的书。(3)他和别人合作编着的《BASIC语言》发行了1250万册,创科技书籍发行量的世界纪录。此外,他编着的《C程式设计》发行了900万册。他曾在中央电视台主讲了BASIC,FORTRAN,COBOL.Pascal.QBASIC,C,VisualBasic七种计算机语言,观众超过300万人。
在我国学习计算机的人中很少有不知道谭浩强教授的。他善于用容易理解的方法和语言说明複杂的概念。许多人认为他开创了计算机书籍贴近大众的新风,为我国的计算机普及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谭浩强教授曾获全国高校教学成果国家级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北京市政府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计算机世界》报组织的“世纪评选”把他评为我国十大“20世纪最有影响的IT人物”(排在第2位)。他的功绩是把千百万民众带入计算机的大门。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C程式设计》习题和参考解答
第1章 C语言概述
第2章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第3章 最简单的C程式设计——顺序程式设计
第4章 选择结构程式设计
第5章 循环结构程式设计
第6章 数组
第7章 函式调用
第8章 使用指针
第9章 用户建立的数据类型
第10章 档案操作
第二部分 常见错误分析和程式调试
第11章 常见错误分析
第12章 程式的调试与测试
12.1 程式的调试
12.2 程式错误的类型
12.3 程式的测试
第三部分 c语言上机指南
第13章 Turb0C2.O的上机操作
13.1Turb0C的安装
13.2 进入Turb0C
13.3 TurboC的工作视窗
13.4 编辑一个新档案
13.5 编辑一个已存在的档案
13.6 改变用户工作目录
13.7 确立TurboC工作环境
13.8 编译和连线
13.8.1 对单档案程式进行编译和连线
13.8.2 对多档案程式进行编译和连线
13.8.3 编译和连线过程中的显示信息
13.8.4 停止编译的方式
13.9 运行
第14章 TurboC++3.0的上机操作
14.1 进入Turboc++3.0集成环境
14.2 C源档案的建立和程式的编辑
14.3 程式的编译和连线
14.4 运行程式
14.5 退出TurboC十+3.0环境
14.6 对多档案程式进行编译和连线
14.7 程式动态调试方法
14.7.1 按步执行方法
14.7.2 设定断点方法
第15章 VisualC++的上机操作
15.1VisualC++的安装和启动
15.2 输入和编辑源程式
15.2.1 新建一个c源程式的方法
15.2.2 打开一个已有的程式
15.2.3 通过已有的程式建立一个新程式的方法
15.3 编译、连线和运行
15.3.1 程式的编译
15.3.2 程式的调试
15.3.3 程式的连线
15.3.4 程式的执行
15.4 建立和运行包含多个档案的程式的方法
15.4.1由用户建立项目工作区和项目档案
15.4.2用户只建立项目档案
第四部分 上机实验安排
第16章 实验指导
第17章 实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