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路等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加工、存储、运输、检索和利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活动。高端软体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此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体产业和积体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政策,从税收、研究经费、进出口优惠、人才培养、智慧财产权保护、市场开发和投融资等方面给予了较为全面的政策支持。其业务形态主要但不限于:信息技术谘询、信息技术系统集成、软硬体开发、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
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关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产品附加值高、套用领域广、渗透能力强、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利用充分等突出特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展和提升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软体与信息技术服务业
- 外文名:Software and IT services
- 属性:第三产业
- 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伴随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套用的不断深化,软体与网路深度耦合,软体与硬体、套用和服务紧密融合,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向网路化、服务化、体系化和融合化方向演进。产业技术创新加速,商业模式变革方兴未艾,新兴套用层出不穷,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网路化。计算技术的重心正逐步从计算机转向网路,软体的技术和业务创新与网路发展将深度耦合,网路将成为软体开发、部署、运行和服务的主流平台。软体产品基于网路平台开发和运行、内容基于网路发布和传播、套用基于网路构架和部署、服务基于网路创新和发展成为大趋势,网路化作业系统、网路软体开发工具、网路运行管理平台、智慧型终端平台、远程运维等基于网路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应运而生,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网际网路、下一代网际网路等的新兴服务将推动服务模式、商业模式不断创新。网路化趋势进一步打破了市场竞争的区域、国别界限,全面呈现出全球性竞争态势。网路化环境下,网路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并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和信息安全,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成为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要战略任务。
服务化。软体服务化进程不断加快,原有软体产品开发、部署、运行和服务模式正在改变,软体技术架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将面临重大调整。以软体套用商店等为代表,服务导向的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需求动态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软体套用等服务成为软体服务的主要模式。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深化耦合,推动了硬体、软体、套用与服务协同发展,加速了软体产品开发企业和部分电子製造企业向服务的转型。服务化趋势促进了产业的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变革,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产业转型和升级。
体系化。作业系统、资料库、中间件和套用软体相互渗透,软体向更加综合、广泛的一体化软体平台的新体系演变,硬体与软体、内容与终端、套用与服务的一体化整合速度加快。未来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围绕主流软体平台体系构造产业链,市场竞争从单一产品的竞争发展为基于平台体系的产业链竞争,产业纵向、横向整合步伐加快,围绕主流软体平台体系形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将主导市场竞争。产品、资源和服务的体系化趋势日趋明显,软体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等基于平台的服务模式日趋成熟,移动网际网路、移动智慧型终端、数位电视等综合平台不断涌现,基于产品、信息、客户的资源整合平台及其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
融合化。随着信息技术套用的不断深化,与业务融合的日趋紧密,软体正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重要的支撑工具。基于移动智慧型终端的个人计算、通信与娱乐等服务功能的融合,网路平台上通信、内容、计算等服务的融合,软硬体之间的融合,为软体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业务创新空间。信息技术加快向传统产业、现代製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渗透,将推动行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生产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发展重点
(一)基础软体
加强基础软体核心技术研发,重点支持高可信伺服器作业系统、安全桌面作业系统、高可靠高性能的大型通用资料库管理系统等基础软体的开发套用,加快突破网路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和移动互联环境下跨终端作业系统研发和产业化,着力打造新型计算模式和网路套用环境下的安全可靠基础软体平台。面向新型网路套用需求,加快研发新一代搜寻引擎及浏览器、智慧型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系统、云计算平台等网路化关键软体,加快培育新兴网路化高端软体,创新套用与服务模式。加强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支持开源软体开发和套用推广,加快形成基于开源模式的产业生态系统。
(二)工业软体与行业解决方案
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市场流通、销售服务、回收再製造等关键环节,重点扶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製造(CAD/CAM)、製造执行管理系统(MES)、计算机集成製造系统(CIMS)、过程控制系统(PCS)、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管理、绿色製造等软体研发。加快工业软体套用和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安全可靠程度和综合集成套用能力,推动工业软体在航空、航天、船舶、机械、汽车、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电子、轻工和纺织等工业领域的广泛套用。加强工业控制系统软体安全研究,提高安全隐患发现能力。
面向政府、金融、通信、交通、贸易、物流、能源等领域的行业信息化需求,提高关键核心套用的业务架构、套用架构、技术架构和信息架构的规划、设计与开发能力,重点突破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大型套用系统研发和套用。集中优势力量,提高套用系统与基础平台的整合能力、信息系统间的综合集成能力,形成结构完整、扩充性强、安全可靠的整体套用解决方案。重视社会民生领域软体研发,提高在科技、教育、医疗、社保、环保和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套用水平,大力支持面向生活领域的软体开发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满足人民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新需求。
(三)嵌入式软体
面向工业装备、通信网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医疗电子、数控工具机、电力电子、交通运输、环保监测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符合开放标準的嵌入式软体开发平台、嵌入式作业系统和套用软体的开发,加快研发麵向下一代网际网路、物联网套用的嵌入式系统软体,推动软体研发模式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产业化水平和产品出口能力。
(四)信息安全软体与服务
加强网路安全、数据安全、可信计算、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重点发展安全可靠的安全基础产品、电子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网路与边界安全产品、信息安全支撑工具等,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套用环境下的安全技术产品。加大相关标準的研製力度,推进国家信息安全产品制度建设。规範和促进风险评估、容灾备份和灾难恢复、安全集成、安全测评等信息安全服务。开展安全可靠产品套用试点示範和推广,提升重要信息系统和工业系统的安全可靠水平。
(五)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做大做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完善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重点发展信息系统设计、集成实施、系统运维等服务,提高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套用集成能力。以集成拉动整机、整机拉动软硬体协同发展,提高信息系统安全可靠水平,满足重点部门和重要领域信息化发展需要。大力培育高水平的专业化信息系统集成企业,支持专业化支撑工具开发,鼓励信息系统运维模式、机制创新。以软体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线,推动软体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一体化协同发展。
(六)信息技术谘询服务
发展业务谘询、信息化规划、企业架构规划、信息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测试评估、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增强高端谘询能力、设计规划能力。引导支持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加强知识库建设,不断提升谘询服务水平。以谘询服务为牵引,加强与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软体产品研发套用间的互动,促进软体产品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套用推广。
(七)数字内容加工处理
加快开发支持虚拟现实、三维重构等技术的内容製作系统和基于网际网路、移动网际网路的内容管理平台,重点在动漫、游戏、数字影音、数字出版、数字学习、空间地理信息等领域支持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数字内容加工处理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促进信息网路、数字内容和智慧型终端的融合发展,拓展数字影音、数字动漫、健康游戏、网路文学、数字学习等生活领域的内容服务,大力发展生产经营领域的数字内容服务。加强数字文化教育产品开发和公共信息资源深化利用,构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数字内容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人口、地理、医疗、社保等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和社会化服务。面向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积极发展数据编辑、整理、分析、挖掘等数据加工处理服务。
(八)服务外包
积极拓展服务外包业务领域,重点发展软体开发、软体测试、系统租赁、系统託管等信息技术外包(ITO),扶持基于信息技术的业务流程外包(BPO),推动工业设计、研发服务、智慧财产权服务等知识流程外包(KPO),促进业务向规模化、高端化方向发展。积极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提升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和交付能力、管理能力与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探索并推动云计算模式下服务外包模式创新。
(九)新兴信息技术服务
依託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网际网路、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导航通信系统等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数字互动娱乐、数字媒体、数字出版、移动支付、位置服务、社交网路服务等基于网路的信息服务。加快培育下一代网际网路、移动网际网路、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着力推进云计算等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
发展电子商务服务。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促进信息服务、交易服务和物流、支付、信用、融资、保险、检测和认证等服务协同发展。鼓励集交易、电子认证、线上支付、物流、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骨干电子商务服务企业。
(十)积体电路(IC)设计
面向通信网路、消费电子、工业装备、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套用需求,提高高端通用晶片设计能力,开发网路通信晶片、数模混合晶片、信息安全晶片以及重点领域专用积体电路产品,形成系统方案解决能力。完善积体电路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展覆盖积体电路设计全流程的高端工具和开发环境,提升积体电路设计产品测试、认证、标準、专利等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