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常用办公软体

(2020-01-22 09:16:18) 百科综合
大学计算机基础——常用办公软体

大学计算机基础——常用办公软体

《大学计算机基础——常用办公软体》是2012年9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颜、肖乐。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学计算机基础——常用办公软体
  • 作者:周颜、肖乐 
  • ISBN:9787302300311
  • 定价:36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9.01

图书信息

作者:周颜、肖乐
定价:36元
印次:1-3
ISBN:9787302300311
出版日期:2012.09.01
印刷日期:2013.07.19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体套用》(ISBN978-7-302-23149-3)的修订版。本书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系统地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相关知识,内容涵盖全面,文字阐述清楚,注重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
全书分为9章。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WindowsXP作业系统的使用方法、Word2007字处理软体、Excel2007表格处理软体、PowerPoint2007演示文稿软体、计算机网路的基础知识、网际网路技术、IE浏览器的套用、网上搜寻信息的方法、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等。此外还介绍了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多媒体技术和资料库技术基础等内容。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阐述深入浅出,实践性较强的章节配有一定数量的实训案例,案例围绕知识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体现了操作的要点,又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有利于读者複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为了便于複习,每章都配有习题,部分章节配有操作练习题。本书适合作为本科和大专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计算机爱好者自学。

前言

我国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分为专业教育和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推广套用。众所周知,现今计算机技术的套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其原因就在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高速、準确与便捷。计算机学科所涵盖的内容之广是该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分支学科,这些分支有些是偏向于理论的,有些是偏向于套用的。本教材以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大纲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白皮书(简称白皮书)为指南来编写。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及套用方法,并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的问题,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本书的参编人员都是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比较快,编写成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介绍,同时也指出了该领域的前沿和发展方向。
全书共分9章,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第1章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特点和套用,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存储与表示;第2章介绍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等;第3章介绍WindowsXP作业系统的理论与操作方法,如何对计算机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第4章介绍Word2007文字处理软体的使用方法;第5章介绍Excel2007表格处理软体的使用方法;第6章介绍PowerPoint2007演示文稿的使用方法;第7章着重介绍计算机网路的基础知识,网际网路的理论及一些常用功能的套用方法和技巧;第8章介绍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多媒体套件的相关知识;第9章在介绍了资料库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介绍了其发展的趋势等前沿性内容。
全书在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都适当地添加了实例。而且这些实例环环相扣,逐步加深,把一个套用软体中看似独立的各个操作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每章都有本章内容的小结,便于读者回忆并複习本章内容。该书的编写成员精心组织每章的习题,将理论知识中容易出错和不容易掌握的内容编写到习题中,使读者通过习题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有些章节配有实践练习,读者通过反覆练习实践内容,熟能生巧,达到综合掌握本章内容的目的。为适应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应具备的技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概述1
1.1 计算机的发展1
1.1.1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1
1.1.2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2
1.1.3 计算机的特点3
1.1.4 计算机的分类4
1.2 计算机的套用5
1.3 信息与数制系统8
1.3.1 信息与数据8
1.3.2 数制系统8
1.3.3 计算机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14
1.3.4 计算机中的数据单位16
1.3.5 二进制数在计算机内的表示17
1.3.6 定点数与浮点数17
1.3.7 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19
本章小结22
习题122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25
2.1 计算机的硬体系统25
2.1.1 计算机的硬体系统组成25
2.1.2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26
2.1.3 微型计算机的硬体组成27
2.2 计算机软体系统37
2.2.1 系统软体37
2.2.2 套用软体46
本章小结46
习题247第3章 Windows XP作业系统48
3.1 Windows XP简介48
3.2 Windows XP的运行环境及安装49
3.3 Windows XP的启动与退出49
3.4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50
3.4.1 Windows XP中滑鼠和键盘的基本操作50
3.4.2 Windows XP的桌面51
3.4.3 Windows XP的对话框54
3.4.4 Windows XP的视窗55
3.4.5 Windows XP的选单57
3.4.6 Windows XP的中文输入57
3.4.7 Windows XP的剪贴簿58
3.4.8 Windows XP的帮助58
3.5 Windows XP的档案和资料夹60
3.5.1 档案与磁碟60
3.5.2 Windows XP档案和资料夹的创建62
3.5.3 Windows XP档案和资料夹的选定62
3.5.4 Windows XP档案和资料夹的基本操作63
3.5.5 Windows XP档案和资料夹的搜寻65
3.5.6 Windows XP档案和资料夹的显示方式66
3.5.7 查看档案和资料夹的属性67
3.5.8 设定共享68
3.6 Windows XP控制台的使用68
3.6.1 控制台的启动69
3.6.2 显示属性的设定69
3.6.3 键盘的设定71
3.6.4 滑鼠的设定71
3.6.5 添加或删除程式72
3.6.6 日期和时间设定73
3.6.7 用户管理74
3.6.8 系统设定75
3.6.9 区域和语言设定75
3.7 Windows XP 的设备管理76
3.7.1 磁碟管理76
3.7.2 印表机的安装和设定80
3.8 Windows XP的附属档案81
3.8.1 记事本81
3.8.2 写字板81
3.8.3 画图81
3.8.4 计算器82
3.8.5 娱乐82
3.9 资源管理器83
本章小结83
习题384
本章实践85第4章 Word 2007文字处理92
4.1 Word 2007的基础知识92
4.1.1 Word 2007的新功能92
4.1.2 Office 2007的安装与卸载92
4.1.3 Word 2007界面组成94
4.2 文档的基本操作96
4.2.1 文档的新建96
4.2.2 文档内容的输入98
4.2.3 文档的保存99
4.2.4 文档的打开与关闭100
4.2.5 文档的视图101
4.3 文字的编辑与排版101
4.3.1 文档文本的基本操作102
4.3.2 字型的格式化106
4.3.3 段落的格式化108
4.3.4 格式刷的使用111
4.3.5 使用符号及特殊符号112
4.3.6 分栏及首字下沉的设定114
4.3.7 文字方向的更改115
4.4 图文混排115
4.4.1 图片的插入及编辑116
4.4.2 文本框的插入118
4.4.3 艺术字的插入118
4.4.4 各类自选图形的插入118
4.4.5 各类插入对象的编辑119
4.4.6 编辑数学公式120
4.5 表格121
4.5.1 表格的创建121
4.5.2 表格的编辑122
4.5.3 表格数据处理125
4.6 Word的高级功能126
4.6.1 设定页眉与页脚126
4.6.2 目录的自动生成及更新127
4.6.3 系统属性的设定129
4.7 文档的列印129
4.7.1 页面设定129
4.7.2 列印预览131
4.7.3 列印视窗简介131
本章小结132
习题4132
本章实践133第5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体Excel 2007137
5.1 Excel 2007的基础知识137
5.1.1 Excel 2007的功能特点137
5.1.2 Excel 2007的启动和退出137
5.1.3 Excel 2007的视窗界面 138
5.2 Excel 2007的基本操作139
5.2.1 工作簿的创建、保存和打开 139
5.2.2 选择单元格140
5.2.3 录入数据140
5.2.4 数据自动输入140
5.2.5 数据编辑142
5.3 工作表的编辑 145
5.3.1 选定工作表 145
5.3.2 插入工作表 145
5.3.3 删除工作表145
5.3.4 重命名工作表 145
5.3.5 工作表的複製和移动146
5.3.6 隐藏或显示工作表146
5.4 工作表格式化146
5.4.1 设定字元格式146
5.4.2 设定数字格式147
5.4.3 单元格数据对齐147
5.4.4 设定框线和背景 148
5.4.5 调整行高和列宽149
5.4.5 自动套用样式149
5.4.6 条件格式149
5.4.7 使用格式刷150
5.5 公式与函式150
5.5.1 使用公式 151
5.5.2 使用函式152
5.5.3 引用公式 155
5.5.4 错误值的综述 156
5.6 数据管理156
5.6.1 数据排序 156
5.6.2 筛选数据157
5.6.3 数据汇总159
5.6.4 数据合併 161
5.7 数据图表创建与编辑 165
5.7.1 创建图表 165
5.7.2 修改图表 166
5.8 页面设定与列印 169
5.8.1 页面设定 169
5.8.2 列印预览 169
5.8.3 列印工作表 169
本章小结170
习题5170
本章实践171第6章 演示文稿处理软体PowerPoint 2007174
6.1 PowerPoint 2007的工作界面174
6.2 演示文稿的製作过程及製作原则175
6.3 创建及保存演示文稿176
6.3.1 新建的演示文稿176
6.3.2 编辑演示文稿178
6.4 幻灯片模板以及母版187
6.4.1 幻灯片模板187
6.4.2 幻灯片母版191
6.5 幻灯片视图及幻灯片的放映193
6.6 幻灯片动画及超连结194
6.6.1 设定幻灯片动画194
6.6.2 幻灯片的切换197
6.6.3 动作设定与超连结198
6.7 幻灯片放映方式200
6.7.1 普通放映200
6.7.2 创建自定义放映201
6.8 演示文稿的列印、打包 201
6.8.1 演示文稿的列印201
6.8.2 Web演示文稿、打包及安全问题203
本章小结205
习题6206
本章实践207第7章 计算机网路与信息安全210
7.1 计算机网路基础210
7.1.1 计算机网路的定义和功能210
7.1.2 计算机网路的组成与分类210
7.2 计算机网路协定与体系结构211
7.2.1 计算机网路协定的定义与组成211
7.2.2 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212
7.3 区域网路的基本技术213
7.3.1 区域网路的特点及关键技术213
7.3.2 区域网路的组成213
7.3.3 区域网路的拓扑结构215
7.3.4 网路的传输介质216
7.3.5 网路互连设备217
7.3.6 区域网路的常用组网技术218
7.4 网际网路技术与套用220
7.4.1 网际网路的基本技术221
7.4.2 IP位址与域名221
7.4.3 上网方式227
7.4.4 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228
7.4.5 设定IE231
7.4.6 电子邮件信箱234
7.4.7 搜寻引擎237
7.4.8 下载与上传239
7.4.9 网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套用240
7.5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242
7.5.1 信息安全与网路环境下的信息安全242
7.5.2 信息安全的实现目标242
7.6 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243
7.6.1 信息系统硬体结构的安全243
7.6.2 信息系统作业系统的安全244
7.7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249
7.7.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249
7.7.2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与防治253
本章小结254
习题7254
本章实践256第8章 多媒体技术258
8.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258
8.1.1 媒体258
8.1.2 多媒体260
8.1.3 多媒体技术260
8.1.4 多媒体的特点263
8.1.5 多媒体计算机264
8.2 多媒体关键技术266
8.2.1 多媒体关键技术的套用266
8.2.2 多媒体技术基础268
8.2.3 多媒体技术的前景展望271
8.3 多媒体的基本元素及档案272
8.3.1 音频档案273
8.3.2 图像档案274
8.4 多媒体套件介绍278
8.4.1 光碟驱动器与光碟278
8.4.2 音效卡279
8.4.3 视频採集卡280
8.4.4 触控萤幕280
8.4.5 图形扫瞄器 281
8.4.6 光笔282
本章小结283
习题8283第9章 资料库技术基础284
9.1 资料库系统的基础知识284
9.2 资料库的发展286
9.3 资料库系统的特点287
9.4 数据模型288
9.5 关係资料库及应用程式设计290
9.5.1 需求分析290
9.5.2 资料库设计290
9.5.3 应用程式设计292
9.6 资料库技术未来发展趋势293
本章小结295
习题9295参考文献297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