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基础》是一本孙德文编制,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在2009年1月1日出版的书籍。
基本介绍
- 书名:计算机组成基础
- 又名:Of computer basis
- 作者:孙德文
- ISBN:9787111252610
- 页数:234页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1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作者简介
孙德文,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微型计算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他曾获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编写并出版《微机系统硬体教程》、《微型计算机软硬体实用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套用》、《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硬体技术(上、下册) 》等十余种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範系列教材。
《计算机组成基础》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内部工作机制。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论、运算基础、数值的机器运算、存储系统和结构、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I/O接口、外围设备和汇流排。《计算机组成基础》内容全面、概念清楚、语言通俗易懂,并且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书中各章都列举一些例题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及各部件的工作原理,而且每章后都附有适量的习题。
目录
出版者的话
序言
前言
教学建议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1.1 计算机系统发展简史
1.1.1 计算机
1.1.2 电子计算机
1.2 电子计算机硬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1.2.1 运算器
1.2.2 控制器
1.2.3 存储器
1.2.4 输入设备
1.2.5 输出设备
1.3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3.1 字长
1.3.2 运算速度
1.3.3 存储容量
1.3.4 主频
1.4 软体概述
1.4.1 软体及其分类
1.4.2 对“软体”的完整理解
1.4.3 语言处理程式
1.5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6 计算机的套用
1.6.1 数值计算
1.6.2 数据处理
1.6.3 计算机控制
1.6.4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製造
1.6.5 人工智慧
第2章 运算基础——数值的机器级表示
2.1 数制
2.1.1 十进制数制
2.1.2 二进制数制
2.1.3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1.4 十六进制数制
2.2 机器数与真值——带符号数与不带符号数的表示
2.2.1 机器数与真值
2.2.2 带符号数的表示法
2.3 定点表示法与浮点表示法
2.3.1 定点表示法
2.3.2 浮点表示法
2.4 字元与字元串的表示
2.4.1 二进制信息编码
2.4.2 ASCII码
2.5 汉字编码
2.5.1 汉字的输入编码
2.5.2 国标码与汉字机内码
2.5.3 汉字字模码
2.6 校验码
2.6.1 概述——几个基本概念
2.6.2 奇偶校验码
2.6.3 循环冗余校验码
第3章 数值的机器运算
3.1 定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和加、减法电路的实现
3.1.1 定点数的加减运算
3.1.2 从半加器到算术逻辑部件ALU
3.2 定点数的乘、除法运算和乘、除法电路的实现
3.2.1 定点数的乘法运算和乘法电路的实现
3.2.2 定点数的除法运算和除法电路的实现
3.3 逻辑运算
3.3.1 “与”、“或”和“非”运算
3.3.2 “异或”运算
3.4 定点运算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4.1 移位电路
3.4.2 定点运算的主要组成
3.5 浮点数运算和浮点数运算器的实现
3.5.1 二进制数的浮点表示法
3.5.2 二进制数的浮点运算
3.5.3 浮点运算器的基本结构
第4章 存储系统和结构
4.1 存储系统的组成
4.1.1 存储器的分类
4.1.2 主存
4.1.3 辅存
4.2 主存的组织与操作
4.2.1 半导体存储器的基本结构
4.2.2 存储器中的数据组织
4.2.3 半导体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4.2.4 半导体存储器晶片的发展
4.2.5 主存储器的组织
4.2.6 多体交叉存储技术
4.3 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4.4 高速缓冲存储器
4.4.1 Cache的工作原理
4.4.2 主存与Cache之间的地址映像
4.4.3 直接映像
4.4.4 全相联映像
4.4.5 组相联映像
4.4.6 替换策略和更新策略
4.5 虚拟存储器
4.5.1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4.5.2 页式虚拟存储器
4.5.3 段式虚拟存储器
4.5.4 段页式虚拟存储器
4.5.5 快表技术
第5章 指令系统
5.1 指令与指令系统
5.1.1 指令格式
5.1.2 定址方式
5.2 介绍两类指令系统
5.2.1 80X86系列指令系统
5.2.2 MIPS处理器指令系统
5.3 指令流程
5.3.1 指令执行过程
5.3.2 3种周期
5.3.3 两种典型的CPU结构类型
5.3.4 指令流程举例1——单汇流排结构CPU
5.3.5 指令流程举例2——专用通路结构CPU
第6章 中央处理器
6.1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与组成
6.1.1 中央处理器的组成
6.1.2 中央处理器的功能
6.1.3 控制器的组成
6.2 硬连线控制器
6.2.1 硬连线控制器概述
6.2.2 硬连线控制器的结构
6.2.3 硬连线控制器的设计步骤
6.3 微程式控制器
6.3.1 微程式控制器概述
6.3.2 微程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
6.3.3 微程式设计技术
6.4 中断与异常处理
6.4.1 中断与异常的定义
6.4.2 中断处理过程
6.4.3 中断优先权
6.4.4 中断的嵌套
6.5 中央处理器中流水线技术的基本概念
6.5.1 并行性的概念
6.5.2 指令的3种解释方式
6.5.3 流水线技术的特点
6.5.4 流水线中的相关性
6.5.5 流水线的性能指标
6.5.6 流水线实例简介——MIPSR4000
第7章 I/O接口与外围设备
7.1 常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7.1.1 键盘
7.1.2 滑鼠
7.1.3 扫瞄器
7.1.4 印表机
7.1.5 显示器
7.2 外存储器
7.2.1 磁碟存储器
7.2.2 磁带存储器
7.2.3 光碟存储器
7.2.4 随身碟存储器
7.3 外围设备与主机的定时方式和信息交换方式
7.3.1 程式控制传送方式
7.3.2 DMA传送方式
7.3.3 通道传送方式
7.4 图形用户界面
7.4.1 人机互动技术
7.4.2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第8章 汇流排
8.1 汇流排概述
8.1.1 汇流排和汇流排标準
8.1.2 汇流排的分类
8.2 汇流排通信协定、汇流排仲裁和汇流排负载能力
8.2.1 汇流排传输周期
8.2.2 汇流排通信协定
8.2.3 汇流排仲裁
8.2.4 汇流排的负载能力
8.3 实用汇流排标準
8.3.1 PCI汇流排
8.3.2 RS-232C汇流排
8.3.3 IEEE-488汇流排
8.3.4 IDE/ATA汇流排
8.3.5 SCSI汇流排
8.3.6 USB汇流排
8.3.7 IEEE 1394汇流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