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软体技术基础》是计算机软体技术基础的综合教材。第3版教材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更新,力求在保持原版编写理念、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加入软体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并按照SWEBOK规範做了校订,进一步精炼了选材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软体技术基础
- ISBN:9787040217094
- 页数:455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年12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包括程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多媒体及其套用开发、作业系统、计算机网路技术、关係资料库系统等软体基本知识点。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软体技术基础》的最后,还介绍了软体开发与维护以及软体工程过程与软体工程管理等内容,力图通过有限的篇幅,使读者建立起开发一个软体系统的总体概念和方法。第3版较第2版在结构上有所调整,使之更为合理。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软体技术基础》适合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信息产业从业者软体技术的入门教材。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程式与软体
1.2 软体的分类与套用软体
1.3 几种常用软体
1.4 学习提示
练习题
第2章 程式设计语言
2.1 高级程式设计语言概述
2.2 高级程式设计语言实现计算的方式
2.2.1 编译器工作原理
2.2.2 高级语言程式的解释执行
2.3 高级程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徵
2.3.1 变数、表达式、赋值
2.3.2 程式的控制结构
2.3.3 数据类型
2.3.4 过程
2.3.5 过程的数据传递
2.3.6 变数的生命期和Static变数
2.3.7 输入/输出
2.4 面向对象程式设计语言的基本特徵
2.4.1 对象概述
2.4.2 类与对象
2.4.3 类定义
2.4.4 类继承
2.4.5 多态性
2.4.6 类继承带来的新问题
2.5 网路计算机时代的程式语言
2.5.1 HTML和XML
2.5.2 脚本语言
2.5.3 网路程式语言
小结
练习题
第3章 算法与数据结构
3.1 算法
3.1.1 算法的表示
3.1.2 算法的定义
3.1.3 算法与建模
3.1.4 算法的优劣
3.1.5 常用算法
3.2 数据结构
3.2.1 数据的结构关係
3.2.2 数据结构的研究方法
3.2.3 线性表
3.2.4 树和二叉树
3.2.5 图的定义和术语
3.3 查找与排序
3.3.1 查找
3.3.2 排序
3.4 档案
3.4.1 档案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4.2 档案索引结构
3.5 套用举例
小结
练习题
第4章 Visual C++环境及其套用
4.1 套用(程式)系统的体系结构
4.2 图形用户界面
4.2.1 GUI的诸元素及其实现
4.2.2 Visual C++6.0平台界面
4.3 Windows编程环境
4.4 Windows环境下的VC++编程
4.4.1 VC++6.0程式设计的特点
4.4.2 讯息和事件驱动
4.5 创建VC+4-应用程式的步骤
4.6 应用程式举例
4.6.1 问题的描述
4.6.2 需求分析
4.6.3 设计
4.6.4 界面设计
4.6.5 编程实现
小结
练习题
第5章 多媒体与多媒体开发
5.1 多媒体
5.1.1 多媒体概述
5.1.2 多媒体的套用
5.2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5.2.1 多媒体系统构成
5.2.2 多媒体计算机
5.3 多媒体技术与设备
5.3.1 音频设备
5.3.2 视频设备
5.3.3 存储光碟
5.4 多媒体套用开发
5.4.1 多媒体套用软体的製作过程
5.4.2 多媒体数据的準备
5.4.3 多媒体开发工具与平台
小结
练习题
第6章 作业系统
6.1 作业系统概述
6.1.1 什幺是作业系统
6.1.2 作业系统的特性
6.1.3 作业系统的功能
6.1.4 作业系统的类型
6.1.5 作业系统的结构
6.2 作业系统功能实现原理
6.2.1 进程管理
6.2.2 存储管理
6.2.3 设备管理
6.2.4 档案管理
6.3 常见的作业系统
6.3,1 Windows系统
6.3.2 UNIX系统
6.3.3 Linux系统
6.3.4 手机作业系统
6.3.5 Mac Os
6.4 新一代作业系统
小结
练习题
第7章 计算机网路技术
7.1 计算机网路概述
7.1.1 计算机网路的发展
7.1.2 计算机网路的概念
7.1.3 计算机网路的数据通信
7.1.4 计算机网路的拓扑结构
7.1.5 计算机网路的软体系统
7.2 区域网路与Internet
7.2.1 区域网路概述
7.2.2 网路的传输介质
7.2.3 网路互连设备
小结
练习题
第8章 网路协定与网路套用
8.1 OSI参考模型
8.1.1 OSI/RM。的协定层次
8.1.2 协定服务
8.1.3 IEEE 802系列标準
8.2 网路传输协定
8.2.1 NetBEUI
8.2.2 TCP/IP
8.2.3 IPX/SPX协定
8.2.4 串列链路上的SLIP/PPP
8.3 网路作业系统
8.3.1 网路作业系统概述
8.3.2 Windows 2000网路作业系统
8.3.3 Windows 2000的技术特点
8.3.4 Windows 2000的网路技术特性
8.4 建立网路环境
8.4.1 网路软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8.4.2 用户账户的管理
8.4.3 用户组的管理
8.4.4 网路文档的编制
8.5 网路环境的安全性
8.6 Internet技术
8.6.1 Internet概述
8.6.2 Internet的基本服务
8.6.3 防火墙技术
8.6.4 虚拟区域网路
8.6.5 无线网路技术
小结
练习题
第9章 关係资料库系统
9.1 资料库基础
9.1.1 资料库概述
9.1.2 数据管理的发展
9.2 数据模型
9.3 数据完整性
9.4 资料库系统的特点
9.5 资料库保护
9.6 资料库系统的模式
9.6.1 资料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9.6.2 资料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
9.7 关係资料库
9.7.1 关係资料库的组成
9.7.2 关係规範化
9.8 数据厍设计
9.8.1 资料库设计规範
9.8.2 实体一联繫模型(E-R模型)
9.9 SQL
9.9.l SQL概述
9.9.2 SQL基础
9.9.3 数据操作
9.9.4 数据控制功能
9.9.5 数据定义功能
9.9.6 事务处理
9.9.7 触发器
9.9.8 存储过程
9.10 资料库套用结构
9.10.1 集中式套用结构
9.10.2 档案伺服器结构
9.10.3 客户机/伺服器结构
9.10.4 网际网路套用结构
9.11 资料库访问技术
9.11.1 ODBC
9.11.2 OLE DB
9.11.3 ADO
9.11.4 JDBC
小结
练习题
第10章 资料库套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1 套用背景与需求说明
10.2 资料库设计
10.2.1 概念设计
10.2.2 设计关係模式
10.2.3 确定资料库应用程式的功能及安全控制
10.3 资料库的创建
10.3.1 创建资料库
10.3.2 创建资料库表
10.4 ADO对象
10.5 使用ADO数据控制项访问资料库
10.5.1 建立VC工程
10.5.2 使用ADO数据控制项
10.5.3 DataGrid控制项
10.6 使用ADO API访问资料库
10.6.1 建立VC工程
10.6.2 连线数据源
10.6.3 使用结果集对象操纵数据
10.7 Web及资料库访问技术
10.7.1 Web技术概述
10.7.2 浏览器/伺服器体系结构
10.7.3 常用的动态网页技术
10.7.4 JSP技术概述
10.8 Web资料库技术实例
10.8.1 安装及配置Web伺服器
10.8.2 编写Web资料库程式
小结
练习题
第11章 软体开发与软体维护
11.1 软体生存周期的主要活动
11.2 软体需求
11.2.1 需求工程
11.2.2 导出需求
11.2.3 分析模型
11.3 软体设计
11.3.1 软体设计的基本原则
11.3.2 软体设计模型
11.3.3 软体设计用的UMI
11.3.4 软体设计说明书的书写
11.4 软体构造
11.4.1 有关软体构造的几个问题
11.4.2 构造原则
11.4.3 构造的风格
11.5 软体测试
11.5.1 测试技术
11.5.2 集成测试策略
11.5.3 其他测试
11.5.4 测试文档
11.5.5 面向对象软体测试
11.6 软体维护
小结
练习题
第12章 软体工程过程与软体工程管理
12.1 软体工程概述
12.2 软体工程过程
12.2.1 软体过程活动
12.2.2 软体过程模型
12.2.3 一个实用的套用开发过程模型
12.2.4 软体过程标準
12.3 软体质量保证
12.3.1 软体质量与度量
12.3.2 软体质量保证
12.4 软体项目管理
12.4.1 风险管理
12.4.2 项目计画
12.4.3 项目调度和追蹤
12.5 软体配置管理
12.6 软体开发环境和技术基础设施
小结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