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基础》是2006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邢素霞、张黎明、毛征、汪友生、徐萍萍。
基本介绍
- 书名:电子信息技术基础
- 作者:邢素霞、张黎明、毛征、汪友生、徐萍萍
- 译者:邢素霞 张黎明
- ISBN:7121021080
- 页数:496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丛书名:电子信息类工程师认证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共包括5大模组,每个模组的授课时间为16学时。
第1篇为模组a(电路分析),内容包括电路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等效变换,电路分析基本方法,电路定理,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动态电路时域分析。
第2篇为模组b(模拟电子技术),内容包括半导体基础,放大电路基础,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直流电源。..
第3篇为模组c(数字电子技术),内容包括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程式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第4篇为模组d(计算机系统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软体工程开发,基本数据结构,c语言编程,关係资料库语言sql。
第5篇为模组e(网路技术),内容包括网路体系结构,数据通信基础,区域网路,广域网,传输介质,网路互连与接入技术,网路作业系统,网路管理,网路安全。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了满足“中国电子学会初级电子信息类工程师”认证的需要,依据初级认证专家组制定的《电子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编写的学习指导教材。.本书是“电子信息类工程师认证系列教材”之一,依据“中国电子学会初级电子信息工程师”认证专家组制定的《电子信息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编写而成。内容共包括5大模组,分别是:电路分析模组、模拟电子技术模组、数字电子技术模组。计算机系统基础模组和网路技术模组。每个模组的授课时间为16学时。
目录
第1篇 电 路 分 析
第1章 电路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
1.1 基本要求
1.2 重点难点
1.3 内容提要.
1.3.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3.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及功率
1.3.3 电阻元件
1.3.4 理想电源
1.3.5 受控源
1.3.6 基尔霍夫定律
1.4 典型例题
第2章 电阻电路等效变换
2.1 基本要求
2.2 重点难点
2.3 内容提要
2.3.1 等效电路与电路等效变换的概念
2.3.2 电阻串联与并联
2.3.3 无源三端电路及其相互等效变换
2.3.4 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与其相互等效变换
.2.3.5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3.6 单连线埠电路的输入电阻
2.3.7 一些简单的等效规律与公式
2.4 典型例题
第3章 电路分析基本方法
3.1 基本要求
3.2 重点难点
3.3 内容提要
3.3.1 支路电流法
3.3.2 节点电压法
3.3.3 网孔电流法
3.3.4 迴路电流法
3.4 典型例题
第4章 电路定理
4.1 基本要求
4.2 重点难点
4.3 内容提要
4.3.1 叠加定理
4.3.2 置换定理
4.3.3 戴维南定理
4.3.4 诺顿定理
4.3.5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4.4 典型例题
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
5.1 基本要求
5.2 重点难点
5.3 内容提要
5.3.1 正弦相量与相量的表示
5.3.2 元件伏安特性关係的相量形式
5.3.3 kcl,kvl的相量形式
5.3.4 阻抗与导纳及相互等效变换
5.3.5 正弦电路稳态分析
5.3.6 正弦电路的功率
5.3.7 正弦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5.3.8 谐振电路
5.3.9 三相电路
5.4 典型例题
第6章 非正弦周期交流电路
6.1 基本要求
6.2 重点难点
6.3 内容提要
6.3.1 非正弦周期电压与电流
6.3.2 非正弦周期信号展开为傅立叶级数
6.3.3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与平均功率
6.3.4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稳态分析
6.4 典型例题
第7章 动态电路时域分析
7.1 基本要求
7.2 重点难点
7.3 内容提要
7.3.1 常用的信号
7.3.2 换路定则
7.3.3 初始值计算
7.3.4 一阶电路
7.3.5 三要素法求一阶电路的全回响
7.3.6 二阶电路的瞬态分析
7.4 典型例题
第2篇 模拟电子技术
第8章 半导体基础
8.1 基本要求
8.1.1 要求掌握的内容
8.1.2 要求理解的内容
8.1.3 要求了解的内容
8.2 重点难点
8.3 内容提要
8.3.1 半导体基本知识
8.3.2 半导体二极体
8.3.3 双极型电晶体
8.3.4 场效应管
8.4 典型例题
第9章 放大电路基础
9.1 基本要求
9.1.1 要求掌握的内容
9.1.2 要求理解的内容
9.1.3 要求了解的内容
9.2 重点难点
9.3 内容提要
9.3.1 放大的基本概念和放大电路性能指标
9.3.2 基本放大电路
9.3.3 多级放大电路
9.3.4 差动放大电路
9.3.5 电流源及其套用
9.3.6 功率放大电路
9.3.7 集成运算放大器
9.3.8 放大电路的频响
9.4 典型例题
第10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10.1 基本要求
10.1.1 要求掌握的内容
10.1.2 要求理解的内容
10.1.3 要求了解的内容
10.2 重点难点
10.3 内容提要
10.3.1 反馈的概念与类型
10.3.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0.3.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0.3.4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10.4 典型例题
第11章 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
11.1 基本要求
11.1.1 要求掌握的内容
11.1.2 要求理解的内容
11.1.3 要求了解的内容
11.2 重点难点
11.3 内容提要
11.3.1 基本运算电路
11.3.2 模拟乘法器
11.3.3 有源滤波电路
11.3.4 比较器
11.3.5 正弦波发生电路
11.3.6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11.4 典型例题
第12章 直流电源
12.1 基本要求
12.1.1 要求掌握的内容
12.1.2 要求理解的内容
12.1.3 要求了解的内容
12.2 重点难点
12.3 内容提要
12.3.1 直流电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2.3.2 单相整流电路
12.3.3 滤波电路
12.3.4 稳压管稳压电路
12.3.5 串联型线性稳压电路
12.3.6 集成稳压器及其套用
12.3.7 开关型稳压电路
12.4 典型例题
第3篇 数字电子技术
第13章 逻辑门电路
13.1 基本要求
13.2 重点难点
13.3 内容提要
13.3.1 ttl集成与非门电路
13.3.2 集电极开路门(oc门)和三态门
13.3.3 ecl门电路
13.3.4 cmos逻辑门
13.3.5 cmos与ttl门电路的匹配
13.4 典型例题
第14章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4.1 基本要求
14.2 重点难点..
14.3 内容提要
14.3.1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
14.3.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14.3.3 常用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器件(msi)
14.3.4 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
14.4 典型例题
第15章 集成触发器
15.1 基本要求
15.2 重点难点
15.3 内容提要
15.3.1 基本rs触发器
15.3.2 主从jk触发器
15.3.3 d触发器
15.3.4 jk触发器和t触发器
15.3.5 触发器之间的转换
15.4 典型例题
第16章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16.1 基本要求
16.2 重点难点
16.3 内容提要
16.3.1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结构和分类
16.3.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16.3.3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16.3.4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16.3.5 常用时序电路
16.4 典型例题
第17章 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程式逻辑器件
17.1 基本要求
17.2 重点难点
17.3 内容提要
17.3.1 半导体存储器
17.3.2 可程式逻辑器件(pld)
17.3.3 常用可程式逻辑器件
17.4 典型例题
第18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18.1 基本要求
18.2 重点难点
18.3 内容提要
18.3.1 多谐振荡器
18.3.2 单稳态触发器
18.3.3 施密特触发器
18.3.4 555定时器
18.4 典型例题
第19章 数/模与模/数转换器
19.1 基本要求
19.2 重点难点
19.3 内容提要
19.3.1 d/a转换器
19.3.2 a/d转换器
19.4 典型例题
第4篇 计算机系统基础
第20章 计算机基础
20.1 基本要求
20.2 重点难点
20.3 内容提要
20.3.1 计算机系统
20.3.2 微处理器
20.3.3 微机指令系统
20.3.4 彙编语言
20.3.5 数字量输入/输出
第21章 软体工程开发
21.1 基本要求
21.2 重点难点
21.3 内容提要
21.3.1 软体工程的概念
21.3.2 软体生命周期
21.3.3 瀑布模型
21.3.4 原型法
21.3.5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21.3.6 软体工具与开发环境
21.3.7 程式设计概念
21.3.8 程式设计的风格
21.3.9 程式的调试
第22章 基本数据结构
22.1 基本要求
22.2 重点难点
22.3 内容提要
22.3.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22.3.2 算法描述语言
22.3.3 线性表
22.3.4 栈
22.3.5 伫列
22.3.6 二叉树
22.3.7 查找
22.3.8 排序
第23章 c语言编程
23.1 基本要求
23.2 重点难点
23.3 内容提要
23.3.1 程式的基本构成
23.3.2 选择结构程式设计
23.3.3 循环结构程式设计
23.3.4 函式
23.3.5 数组
23.3.6 指针
23.3.7 结构体
第24章 关係资料库语言sql
24.1 基本要求
24.2 重点难点
24.3 内容提要
24.3.1 关係资料库基本概念
24.3.2 sql语言概要
24.3.3 sql数据查询功能
24.3.4 sql数据定义功能
24.3.5 sql资料库操纵功能
第5篇 网 络 技 术
第25章 网路体系结构
25.1 基本要求
25.2 重点难点
25.3 内容提要
25.3.1 网路的拓扑结构
25.3.2 osi/rm
25.3.3 tcp/ip
25.3.4 套用层协定
25.3.5 传输层协定
25.3.6 网路层协定
25.3.7 数据链路层协定
25.3.8 物理层协定
第26章 数据通信基础
26.1 基本要求
26.2 重点难点
26.3 内容提要
26.3.1 数据、信号与信道
26.3.2 模拟传输与调製技术
26.3.3 脉冲编码调製技术pcm
26.3.4 数据编码
26.3.5 多路复用技术
26.3.6 数据交换技术
26.3.7 差错控制
26.3.8 通信方式
26.3.9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6.4 典型例题
第27章 区域网路
27.1 基本要求
27.2 难点重点
27.3 内容提要
27.3.1 区域网路的技术特点
27.3.2 区域网路的拓扑结构
27.3.3 ieee 802模型与协定
27.3.4 乙太网
27.3.5 令牌汇流排
27.3.6 令牌环
27.3.7 高速区域网路
27.3.8 交换式区域网路
27.3.9 虚拟区域网路
27.4 典型例题
第28章 广域网
28.1 基本要求
28.2 难点重点
28.3 内容提要
28.3.1 pstn
28.3.2 isdn
28.3.3 xdsl
28.3.4 x.25
28.3.5 internet
第29章 传输介质
29.1 基本要求
29.2 难点重点
29.3 内容提要
29.3.1 双绞线
29.3.2 同轴电缆
29.3.3 光纤
29.3.4 无线电波
29.3.5 红外线
第30章 网路互连与接入技术
30.1 基本要求
30.2 难点重点
30.3 内容提要
30.3.1 互连的概念
30.3.2 互连设备
30.3.3 接入技术
第31章 网路作业系统
31.1 基本要求
31.2 难点重点
31.3 内容提要
31.3.1 网路作业系统概述
31.3.2 windows nt
第32章 网路管理
32.1 基本要求
32.2 难点重点
32.3 内容提要
32.3.1 网路管理功能
32.3.2 网路管理标準
第33章 网路安全
33.1 基本要求
33.2 难点重点
33.3 内容提要...
33.3.1 网路安全的概念
33.3.2 网路安全保障措施
33.3.3 加密技术
33.3.4 数字签名
33.3.5 防火墙技术
33.3.6 非法入侵与预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