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

(2019-05-12 15:49:14) 百科综合
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

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

《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是200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
  • 又名:Computer Theory
  • ISBN:7030140559
  • 页数:235页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4年1月1日
  • 开本:16开
  •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是21世纪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系列教材中的一本,《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强调掌握计算机套用基础知识的理论和原理,不涉及到具体的软体工具的使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套用基础的知识体系,并掌握学习计算机的方法。
《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的主要特色为:内容新颖、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配套实训教材《大学计算机套用基础》介绍了与本教材每一章节配套的内容结构、知识要点概括、上机实验和典型样题与答案,二者配合使用,能够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力争使本套教材达到基础性、先进性、全面性、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最大统一。
《大学计算机理论基础》可作为高等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以及继续教育学校师生的首选教材,同时也是社会广大计算机自学者的首选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Internet和网路基础
1.1 计算机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1.1 人工智慧之父与计算机之父
1.1.2 计算机的发展
1.1.3 计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1.2 计算机基础
1.2.1 计算机套用的领域
1.2.2 计算机的特点
1.2.3 计算机的分类
1.2.4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2.5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2.6 数据的存储单位
1.3 Internet基础
1.3.1 Internet概念
1.3.2 Internet资源
1.3.3 Internet提供的服务
1.4 网路基础
1.4.1 全球资讯网概念
1.4.2 浏览器
1.4.3 搜寻引擎
1.4.4 电子邮件基础
1.4.5 档案传输
1.4.6 BBS系统
1.4.7 网路聊天系统
1.4.8 网路娱乐
1.4.9 网路下载软体
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
2.1 计算机的硬体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2.1.1 中央处理器(CPU)
2.1.2 记忆体
2.1.3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1.4 计算机系统的逻辑结构
2.2 计算机的软体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2.2.1 计算机软体基础
2.2.2 计算机软体系统的分类
2.3 用户、软体和硬体
第3章 计算机用户指南
3.1 计算机购置方案与策略
3.1.1 用户需求分析与定位
3.1.2 商品市场信息了解
3.1.3 商品性能和价格分析比较
3.1.4 售后服务与权益
3.2 硬碟的分区
3.2.1 硬碟分区概念
3.2.2 硬碟分区工具
3.2.3 硬碟分区步骤
3.2.4 多个主分区设定
3.2.5 分区的删除
3.3 硬碟的格式化
3.4 作业系统的安装
3.5 驱动程式的安装
3.6 Windows组件的安装
3.7 计算机系统的调试
3.7.1 计算机系统的引导过程
3.7.2 BIOS参数的设定
3.8 补丁程式
3.8.1 硬体补丁
3.8.2 系统补丁
3.8.3 应用程式补丁
3.8.4 安装常用软体
3.9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3.9.1 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3.9.2 计算机硬体的清洁
3.9.3 计算机的维护保养
第4章 档案管理与病毒防治
4.1 档案概念
4.1.1 档案名称
4.1.2 扩展名与档案类型
4.1.3 资料夹
4.1.4 路径
4.2 档案管理
4.2.1 档案管理概念
4.2.2 基于应用程式的档案管理
4.2.3 档案管理工具
4.2.4 Windows资源管理器
4.2.5 档案管理操作
4.3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
4.3.1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4.3.2 计算机病毒
第5章 Internet和LAN技术
5.1 网路建设
5.1.1 网路连线
5.1.2 网路拓扑结构
5.1.3 通讯协定
5.1.4 网路分类
5.2 Internet建设
5.2.1 背景
5.2.2 Internet接入
5.2.3 Internet协定
5.2.4 IP位址
5.2.5 域名
5.3 Internet安全
5.3.1 网路安全的含义
5.3.2 网路安全的特徵
5.3.3 网路安全的威胁
5.3.4 网路安全的关键技术
5.3.5 网路安全的策略
5.3.6 威胁网路安全的因素
5.3.7 人为的因素
5.3.8 网路安全措施
5.3.9 网路安全性方法
5.4 技术
5.4.1 LAN服务和资源
5.4.2 LAN硬体
5.4.3 LAN标準和协定
第6章 网页、网站和电子商务
6.1 网站与网页技术
6.1.1 网站、网页和超文本
6.1.2 HTML
6.1.3 Web浏览
6.1.4 应用程式帮助器,外挂程式和播放器
6.1.5 HTTP
6.1.6 Web伺服器
6.1.7 Cookies
6.2 基本网页製作工具
6.2.1 网页製作工具
6.2.2 基本网页组件
6.2.3 表格
6.2.4 框架
6.2.5 测试和发布
6.3 网页扩展、脚本和程式
6.3.1 DHTML
6.3.2 XML、XSL和XHTML
6.3.3 JavaScript、VBScript
6.3.4 JavaApplets
6.3.5 ActiveX控制项
6.4 动态网页製作
6.4.1 ASP技术
6.4.2 PHP技术
6.4.3 JSP技术
6.5 电子商务
6.5.1 电子商务基础
6.5.2 购物车
6.5.3 订单和安全传送
6.5.4 电子钱包
6.5.5 P2P支付服务
第7章 数字媒体
7.1 多媒体概述
7.1.1 基本概念
7.1.2 多媒体中的媒体元素及特徵
7.1.3 数据压缩
7.1.4 多媒体技术的套用
7.1.5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7.2 多媒体计算机
7.2.1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
7.2.2 多媒体硬体系统的组成
7.2.3 多媒体软体系统的组成
7.2.4 Windows的多媒体环境
7.3 点阵图
7.3.1 点阵图基础
7.3.2 扫描和摄像
7.3.3 处理
7.3.4 图像解析度
7.3.5 色彩深度和调色板
7.3.6 点阵图格式
7.3.7 矢量图和3D图
7.3.8 矢量图形和点阵图图形的转换
7.3.9 3D图形
7.4 桌面视频
7.4.1 桌面视频基础
7.4.2 视频摄像
7.4.3 桌面视频编辑和处理
7.4.4 Web中的视频
7.5 数字音频
7.5.1 数位化音频
7.5.2 音频的获取途径
7.5.3 语音识别和合成
7.6 多媒体课件製作
7.6.1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特徵
7.6.2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类型
7.6.3 多媒体课件製作的步骤
7.6.4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过程
7.6.5 脚本的编写
7.6.6 创作工具的种类
7.6.7 多媒体创作工具的选择
第8章 管理资料库
8.1 档案和资料库的基本概念
8.1.1 信息
8.1.2 数据及数据处理
8.1.3 信息的3个“世界”
8.1.4 资料库
8.1.5 资料库管理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
8.2 数据模型
8.2.1 层次数据模型
8.2.2 网状数据模型
8.2.3 关係数据模型
8.2.4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8.3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与软体
8.3.1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
8.3.2 数据管理软体
8.4 资料库管理任务
8.4.1 设计资料库结构
8.4.2 添加记录
8.4.3 查询
8.4.4 更新信息
8.4.5 组织记录
8.4.6 产生报表
第9章 计算机编程
9.1 软体工程
9.1.1 电脑程式
9.1.2 问题描述
9.1.3 算法设计
9.1.4 算法表达
9.2 编写电脑程式
9.3 调试和编写文档
9.4 测试程式
9.4.1 测试程式的方法
9.4.2 测试数据的技术
9.5 程式文档
9.6 程式语言的特徵
9.6.1 程式语言的发展
9.6.2 过程性语言
9.6.3 说明性语言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