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地介绍了Photoshop CS6的常用功能。全书共分17章,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解,内容从软体认识到基本操作,再到主要功能套用、核心功能解析以及综合套用。
语种:中文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
页数:574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Photoshop CS6的常用功能。全书共分17章,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解,内容从软体认识到基本操作,再到主要功能套用、核心功能解析以及综合套用。本书在指导读者学习软体的同时,还结合了大量的练习和实战,全书包括208个实战、95个案例训练营、18个思维扩展和19个综合案例,读者可以一边学习一边练习。
本书“下载资源”中包含了所有案例的素材源档案,同时还包含所有案例的视频教学,读者可以轻鬆学习。在“下载资源”中,还赠送了60个渐变样式、150个图层样式、80个矢量形状、240个画笔样式、200个动作、600张材质图片、216张图案图片、196张高清图片、375张图示图片、10个PSD婚纱模板、55个PSD照片模板、95个PSD平面创意模板、20个PSD文字模板和20个PSD网页模板,这些素材可供读者练习使用。
第 1章 学习Photoshop CS6的必 备知识
1.1 Photoshop CS6的套用领域 16
1.1.1 平面设计 16
1.1.2 界面设计 16
1.1.3 插画绘製 17
1.1.4 数码照片后期处理 18
1.1.5 3D后期表现 18
1.1.6 电视栏目包装设计 18
1.2 Photoshop CS6的工作界面 19
1.2.1 工作界面的组件 19
1.2.2 文档视窗 19
排列视窗 20
1.2.3 选单栏 20
1.2.4 工具选项栏 20
1.2.5 工具箱 21
1.2.6 浮动面板 22
1.3 工作区 23
1.3.1 快捷选择工作区 23
1.3.2 自定义工作区 24
1.3.3 自定义选单命令快捷键 24
1.4 点阵图图像与矢量图像 25
1.4.1 点阵图图像的概念 25
1.4.2 点阵图档案格式 25
1.4.3 矢量图像的概念 25
1.4.4 矢量档案格式 25
1.4.5 点阵图图像与矢量图像的关係 26
1.5 解析度 26
1.5.1 常见的解析度种类 26
1.5.2 解析度与图像清晰度的关係 27
与图像解析度相关的命令 27
第 2章 Photoshop CS6的基础操作
2.1 查看图像 28
2.1.1 在不同的萤幕模式下工作 28
2.1.2 使用多个视窗查看图像 29
2.1.3 使用导航器面板查看图像 29
2.1.4 使用旋转视图工具旋转查看图像 30
使用旋转工具查看图像 30
2.1.5 使用缩放工具查看图像 30
2.1.6 使用抓手工具查看图像 31
使用抓手工具查看图像 31
2.2 改变图像大小 31
2.2.1 图像大小与软体运行速度的关係 31
2.2.2 裁切图像 32
01 重新构图裁剪照片 33
02 裁切命令裁切照片 34
2.2.3 改变画布大小 34
03 改变照片的尺寸 35
2.3 使用辅助工具 36
2.3.1 标尺 36
2.3.2 参考线 36
设定参考线、格线和切片 37
2.3.3 智慧型参考线 37
2.3.4 格线 37
2.3.5 注释 38
为图像添加注释 38
2.3.6 对齐 38
2.4 恢复与还原操作 39
2.4.1 还原与重做 39
2.4.2 前进与后退 39
2.4.3 恢复档案 39
第3章 档案的基本操作
3.1 档案选单命令 40
3.1.1 新建档案 40
3.1.2 打开档案 41
3.1.3 在Bridge中浏览 42
审阅模式下查看照片 43
在Bridge中查找图像 43
在Bridge中浏览照片 44
3.1.4 在Mini Bridge中浏览 45
在Mini Bridge中打开图像 45
3.1.5 置入档案 46
置入EPS格式档案 46
3.1.6 导入档案 46
“存储为”命令的套用 47
3.1.7 导出档案 48
3.1.8 关闭档案 48
3.1.9 在档案中添加版权资讯 48
3.1.10 档案简介 48
3.2 拷贝与贴上 49
3.2.1 剪下、拷贝与合併拷贝 49
3.2.2 贴上与选择性贴上 49
複製贴上图像 49
贴上与原位贴上 50
使用贴入命令 50
使用外部贴入命令 51
3.3 图像的变换与变形 51
3.3.1 边界框、中心点和控制点 51
3.3.2 移动 52
3.3.3 旋转 53
旋转图像矫正倾斜照片 53
3.3.4 缩放 54
控制点 54
3.3.5 斜切 55
通过斜切变换文字 55
3.3.6 扭曲 55
3.3.7 透视 55
透视变形 56
3.3.8 精 确变换 56
3.3.9 再次变换 57
3.3.10 变形 58
01 替换电脑桌面 58
02 在水杯上贴图 59
3.4 操控变形 60
刚性与扭曲 60
03 使用操控变形修改鱼身形体 61
第4章 颜色模式与色彩管理
4.1 颜色模式 62
4.1.1 点阵图模式 62
4.1.2 灰度模式 63
4.1.3 双色调模式 63
4.1.4 索引颜色模式 64
4.1.5 RGB模式 65
4.1.6 CMYK模式 65
4.1.7 Lab颜色模式 65
将图像转换为Lab模式 65
4.1.8 多通道模式 65
4.1.9 8位、16位、32位/通道模式 65
4.2 颜色模式 66
4.2.1 如何选择颜色模式 66
4.2.2 如何转换颜色模式 66
颜色模式转换的操作 66
4.3 色彩管理 67
4.3.1 颜色设定 67
4.3.2 配置档案 67
4.3.3 校準颜色 67
01 在模式命令下製作双色调效果 68
02 在Lab模式下调出阿宝色 68
第5章 选择
5.1 了解选区 70
5.2 基本选择工具 71
5.2.1 矩形选框工具 71
创建矩形选区 71
5.2.2 椭圆选框工具 72
创建圆形选区 72
5.2.3 单行和单列选框工具 72
5.2.4 套索工具 73
5.2.5 多边形套索工具 73
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创建选区 73
5.2.6 磁性套索工具 74
用磁性套索绘製选区 74
设定磁性套索对比度 74
5.3 魔棒工具 75
01 使用魔棒工具选择花朵 75
5.4 钢笔工具 76
02 使用钢笔工具抠出汽车 77
5.5 色彩範围命令 77
03 使用“色彩範围”命令抠图 78
5.6 快速蒙版 79
04 用“快速蒙版”换背景 80
5.7 抽出滤镜 81
05 利用“抽出”滤镜替换图像背景 82
5.8 通道抠图 84
06 运用“通道”抠选婚纱 84
5.9 挑选正确的选择方法 86
5.9.1 依据形状挑选选择方法 86
5.9.2 依据色调挑选选择方法 86
5.9.3 依据选择对象边缘挑选选择方法 86
5.10 选区的基本操作 86
5.10.1 全选与反选 86
5.10.2 取消选择与重新选择 87
5.10.3 选区的运算 87
5.10.4 移动与变换选区 87
5.10.5 存储与载入选区 88
存储选区 88
载入选区 89
5.11 选区的进阶操作 89
5.11.1 调整边缘 89
调整边缘 91
5.11.2 平滑选区 91
平滑选区 91
5.11.3 扩展选区 91
扩展选区 91
5.11.4 收缩选区 92
收缩选区 92
5.11.5 创建边界选区 92
创建选区边界 92
5.11.6 羽化选区 92
羽化选区 93
5.11.7 扩大选取 93
扩大选取 93
5.11.8 选取相似 93
选取相似 93
07 羽化命令製作LOMO照片 94
第6章 色彩调整
6.1 颜色取样工具 96
显示颜色取样 96
6.2 信息面板 97
在“信息”面板中观察图像信息 97
6.3 直方图面板 98
通过直方图查看图像 98
观察直方图调整偏灰图像 99
6.4 明暗调整命令 100
6.4.1 亮度/对比度 100
6.4.2 色阶 101
直方图与色阶的关係 103
吸管工具设定黑白场 103
6.4.3 曲线 104
曲线调整图像 107
01 调整偏灰偏暗的照片 108
6.4.4 曝光度 109
6.4.5 阴影/高光 109
02 用多种方法调整逆光照片 110
6.5 色彩调整命令 111
6.5.1 自然饱和度 111
6.5.2 色相/饱和度 111
设定颜色範围调整图像 112
03 调出高饱和度的照片 113
6.5.3 色彩平衡 114
色彩平衡调整图像 114
调整图像色调 115
04 调整偏暖色调 115
6.5.4 黑白 117
用“黑白”命令调整图像 117
6.5.5 照片滤镜 118
添加照片滤镜 118
6.5.6 通道混合器 118
用“通道混合器”调整图像 119
05 製作高品质的黑白照片 119
6.5.7 变化 120
6.5.8 去色 120
用“去色”命令调整图像 120
6.5.9 匹配颜色 121
匹配两个图像之间的颜色 121
6.5.10 替换颜色 122
06 替换照片局部颜色 122
6.5.11 色调均化 123
6.6 特殊调整命令 124
6.6.1 反相 124
反相命令的使用 124
6.6.2 色调分离 124
色调分离命令的使用 125
07 製作人像矢量效果 125
6.6.3 阈值 126
阈值命令的使用 126
08 阈值创建照片特效 126
6.6.4 渐变映射 127
渐变映射命令的使用 128
09 製作照片的唯美色调 128
6.6.5 可选颜色 130
10 打造艳丽的秋天 131
6.6.6 HDR色调 132
使用HDR色调预设调整图像 132
使用HDR色调的边缘光调整图像 133
6.7 调整图层 134
创建调整图层的方法 134
编辑调整图层的蒙版 135
11 打造亮白裸妆人像 135
6.8 色域警告 139
如何辨别色域 139
第7章 文字工具
7.1 文字工具 140
消除锯齿效果对比 141
设定文字变形 142
7.1.1 创建点文字 142
输入横排文字 142
输入直排文字 142
01 如何创建点文字 143
7.1.2 创建段落文字 143
创建段落文字 144
02 如何创建段落文字 144
7.1.3 转换点文本与段落文本 145
7.1.4 转换水平文字与垂直文字 145
7.2 字元面板 146
调整文字 147
03 为照片添加特殊文字 147
7.3 段落面板 149
7.3.1 了解段落面板 149
7.3.2 套用段落面板 150
设定文字的对齐方式 150
设定段落的对齐方式 150
添加多种对齐文字 151
运用段落面板调整文字 152
7.4 变形文字和路径文字 153
7.4.1 变形文字 153
水平/垂直 154
04 添加多样的变形文字 154
7.4.2 路径文字 155
沿路径输入文字 156
7.5 编辑文本 157
7.5.1 将文字创建为工作路径 157
7.5.2 将文字转换为形状 157
7.5.3 栅格化文字 157
製作摺纸文字 157
第8章 绘画与修饰
8.1 档案选单命令 158
8.1.1 前景色和背景色 158
8.1.2 解析拾色器对话框 159
8.1.3 如何设定和选取颜色 160
8.2 绘製图像 161
8.2.1 画笔工具 161
01 为人物添加假睫毛 168
8.2.2 铅笔工具 170
8.2.3 颜色替换工具 171
使用颜色替换工具 171
02 快速替换局部颜色 171
8.2.4 混合器画笔工具 172
03 用混合性画笔製作油画效果 173
8.3 给图像填充颜色 174
8.3.1 渐变工具 174
04 製作三维立体化按钮 176
8.3.2 油漆桶工具 178
油漆桶工具的使用 179
8.3.3 填充与描边命令 180
填充命令的使用 180
使用填充命令修整图像 180
描边命令的使用 181
8.4 修改绘製的图像 182
8.4.1 橡皮擦工具 182
8.4.2 背景橡皮擦工具 182
8.4.3 魔术橡皮擦工具 183
8.5 修饰图像 183
8.5.1 仿製图章工具 184
仿製图章工具的使用 184
05 去除照片中多余的人物 184
8.5.2 图案图章工具 185
8.5.3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185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的使用 186
8.5.4 修复画笔工具 186
8.5.5 修补工具 186
06 修复面部皱纹 187
07 为照片添加物体 188
8.5.6 红眼工具 189
红眼工具的使用 189
8.5.7 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189
8.5.8 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 190
8.5.9 用“消失点”滤镜修饰图像 190
8.6 对图像像素进行编辑 192
8.6.1 模糊工具 193
8.6.2 锐化工具 193
8.6.3 涂抹工具 193
8.6.4 减淡工具 193
08 让眼睛看起来更加明亮 194
8.6.5 加深工具 195
8.6.6 海绵工具 195
09 模拟手绘效果 195
残墙彩蝶梦外花 199
第9章 矢量工具与路径编辑
9.1 路径工具 200
9.1.1 钢笔工具 200
绘製心形路径 201
形状的运算 202
使用钢笔工具绘製轮廓 203
9.1.2 自由钢笔工具 204
9.1.3 磁性钢笔工具 204
磁性钢笔工具的使用 205
9.1.4 矩形工具 205
9.1.5 圆角矩形工具 205
9.1.6 椭圆工具 206
用路径做表情 206
9.1.7 多边形工具 206
9.1.8 直线工具 206
绘製直线 207
9.1.9 自定形状工具 207
创建自定义形状 207
9.2 编辑路径 208
9.2.1 选择路径、锚点和路径段 208
9.2.2 移动路径、锚点和路径段 208
9.2.3 添加锚点 208
9.2.4 删除锚点 209
9.2.5 转换锚点的类型 209
用钢笔工具抠图 209
9.2.6 变换路径 210
9.2.7 对齐与分布路径 210
9.3 路径面板 211
9.3.1 解析路径面板 211
9.3.2 了解工作路径 211
9.3.3 新建路径 212
9.3.4 选择路径 212
9.3.5 删除路径 212
9.3.6 隐藏路径 212
9.3.7 複製路径 212
在“路径”面板上複製路径 212
9.3.8 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212
将路径转换为选区 213
01 鱼在水中游 214
9.3.9 描边路径 215
用不同画笔描边路径 216
02 使用描边路径製作特效 217
9.3.10 填充路径 218
消除锯齿 218
03 用自定义形状绘製图形 218
04 绘製“郁郁猪” 220
电影海报製作 225
第 10章 图层的操作
10.1 档案选单命令 226
10.1.1 图层的特性 226
10.1.2 图层面板 227
10.1.3 图层的类型 228
10.2 编辑图层 229
10.2.1 创建图层 229
背景图层与普通图层间的转换 230
10.2.2 选择图层 230
10.2.3 移动图层 231
10.2.4 複製图层 231
用创建新图层按钮複製图层 231
10.2.5 删除图层 232
用删除图层按钮删除图层 232
10.2.6 显示与隐藏图层 232
10.2.7 修改图层名称 232
10.2.8 连结图层 233
创建连结图层 233
10.2.9 锁定图层 233
锁定组内所有图像 234
10.2.10 栅格化图层 234
文字、形状栅格化 234
01 处理栅格化后的文字图层 235
10.2.11 图层搜寻 236
10.3 合併、盖印图层 236
10.3.1 合併图层 236
拼合图像 237
10.3.2 盖印图层 237
盖印可见图层 237
10.4 快速管理图层 238
10.4.1 智慧型对象图层 238
替换智慧型对象 239
转换智慧型对象 239
10.4.2 使用颜色区分管理图层 241
10.4.3 利用图层组管理图层 241
建立图层组 241
删除图层组 242
10.4.4 在“图层複合”面板中管理图层 242
创建图层複合 242
10.5 图层样式 245
10.5.1 图层样式面板详解 245
设定投影 247
设定内阴影 248
设定外发光 249
设定内发光 250
设定斜面和浮雕 251
光泽的设定 252
设定颜色叠加 253
设定渐变叠加 254
设定图案叠加 254
设定描边 255
02 利用图层样式製作铁鏽文字 255
10.5.2 深入理解高 级混合 257
更改形状图层的效果 261
运用“混合颜色带” 262
03 利用图层样式创建维度空间 263
10.5.3 全局光对图层样式的影响 265
设定全局光 266
04 製作网页简洁按钮 267
10.5.4 等高线对图层样式的影响 269
05 利用图层样式创建立体金属花藤 270
10.5.5 缩放图层样式 272
缩放图层样式 272
10.5.6 将样式创建为图层 272
06 游戏界面 273
10.5.7 使用样式面板 275
新建样式 275
存储样式库 276
载入样式库 276
10.5.8 图层样式的使用技巧 277
在预设样式上修改样式 277
删除图层样式 279
10.6 中性色图层 280
10.6.1 中性色图层的优势 280
中性色可以使用绘画工具编辑 280
10.6.2 创建中性色图层 281
10.6.3 编辑中性色图层 281
混合模式对中性色的影响 281
设定中性色图层範围 282
07 中性色图层套用 284
10.7 调整图层 286
10.7.1 调整图层的优势 286
10.7.2 解析调整图层 287
08 通过调整“色相/饱和度”添加局部颜色 290
用色阶调整偏色照片 293
改善光泽度 295
转换灰度图像 296
将彩色图像调整为黑白图像 297
10.7.3 填充调整图层使用技巧 297
调整选区内的图像 298
添加图层蒙版 299
09 PS游戏海报 299
灵活运用图层组限定调整範围 301
灵活运用不透明度限定调整範围 302
控制图像暗部区域的调整强度 302
使用工具修改调整图层的蒙版 304
给调整图层添加图层样式 305
用调整图层创建选区 307
10.8 图层混合模式 309
10.8.1 什幺是混合模式 309
10.8.2 解析图层混合模式 309
10.8.3 组合模式 309
10 用“溶解”模式製作逝去的花朵 310
10.8.4 加深混合模式 311
11 用“变暗”模式组合蓝天 311
12 用“正片叠底”模式调出立体肤色 312
13 用“线性加深”模式替换背景 314
14 用“深色”模式合成足球 315
10.8.5 减淡混合模式 315
15 用“变亮”模式融合花式背景 316
套用“滤色”模式 317
16 用“滤色”模式创建iPod广告 317
添加“线性减淡”模式 318
添加“浅色”模式 319
17 用“浅色”模式创建特殊曝光 319
10.8.6 对比混合模式 320
添加“叠加”模式 320
18 用“叠加”模式增强图像对比度 320
设定“柔光”模式 321
19 用“强光”模式製作森林透光 321
设定“亮光”模式 324
20 用“线性光”模式製作插画图片 324
设定“点光”模式 326
21 用“实色混合”模式製作抽象画 326
10.8.7 比较混合模式 328
设定“差值”模式 328
设定“排除”模式 328
对比“减去”和“差值” 329
设定“划分”模式 330
10.8.8 色彩混合模式 330
22 用“色相”模式製作喷绘照片 330
23 用“饱和度”模式增加图像色彩 332
24 用“颜色”模式製作诡异面容 332
10.8.9 如何认识混合模式的规律 334
10.8.10 如何正确使用混合模式 335
25 为黑白照片局部上色 337
製作可爱条纹字 339
利用图层混合模式製作炫彩效果 339
第 11章 蒙版功能详解
11.1 初识蒙版 340
11.1.1 蒙版的类型与特点 341
11.1.2 新建蒙版 342
建立图层蒙版 342
添加矢量蒙版 342
11.1.3 编辑蒙版 344
01 时尚金字塔 344
编辑快速蒙版 345
02 用剪贴蒙版製作合成效果 346
11.2 图层蒙版 348
11.2.1 图层蒙版的编辑技巧 348
使用工具编辑图层蒙版 349
03 时间就是生命 350
图层蒙版的连结操作 352
为图层蒙版添加图层样式 352
删除图层蒙版的操作 354
04 使用图层蒙版合成图像 354
11.2.2 灰度层次对蒙版效果的影响 356
11.2.3 使用滤镜编辑蒙版 356
使用滤镜编辑图层蒙版的操作 356
11.2.4 通过贴上图像创建图层蒙版 357
贴上图像创建图层蒙版 357
11.2.5 收缩与扩展蒙版 358
05 梦幻仙境 358
11.3 矢量蒙版 362
11.3.1 矢量蒙版的特性 362
如何获得矢量蒙版 363
编辑矢量蒙版 363
11.3.2 将矢量蒙版转换为图层蒙版 364
矢量蒙版转换为图层蒙版 364
06 使用矢量蒙版合成招贴 365
11.3.3 矢量蒙版的套用技巧 367
隐藏矢量蒙版的操作 367
11.4 剪贴蒙版 367
11.4.1 剪贴蒙版的类型 368
11.4.2 图像型剪贴蒙版 368
07 为化妆瓶添加图案 368
11.4.3 文字型剪贴蒙版 369
创建文字型剪贴蒙版 369
11.4.4 渐变型剪贴蒙版 370
创建渐变型剪贴蒙版 370
11.4.5 剪贴蒙版的套用技巧 371
释放剪贴蒙版的操作 372
11.4.6 剪贴蒙版的混合模式设定 373
11.4.7 剪贴蒙版的不透明度设定 373
08 图层蒙版的综合套用 373
第 12章 通道功能解析
12.1 通道面板 378
12.1.1 了解通道面板 378
12.1.2 如何选择通道 379
选择通道 379
12.2 通道类型 380
12.2.1 颜色通道 380
调整颜色通道 380
12.2.2 Alpha通道 381
12.2.3 专色通道 381
12.3 通道的基本操作 382
12.3.1 创建Alpha通道 382
利用Alpha通道保存选区 382
12.3.2 複製、选择、替换通道 382
複製通道 383
12.3.3 返回、显示与隐藏通道 384
12.3.4 创建专色通道 384
12.3.5 重命名、保存、删除通道 384
重命名通道 384
12.3.6 Alpha通道与选区的互相转换 385
01 使用通道添加天空 385
12.3.7 用原色显示通道 387
12.3.8 分离、合併通道 387
分离通道 388
12.3.9 编辑与修改专色 389
12.3.10 在通道与图层中图像的相互贴上 389
12.4 通道与色彩调整 390
12.4.1 色彩的合成原理 390
12.4.2 色轮 390
12.4.3 通道与色彩的关係 390
12.4.4 通道与曲线 391
调整曲线通道 392
12.4.5 通道与色阶 392
调整色阶通道 393
02 用色阶调整灰濛濛的照片 394
12.5 通道混和器功能研究 395
12.5.1 了解“通道混和器”命令对话框 395
调整源通道 397
调整单色源通道 398
12.5.2 调整图像颜色 399
使用通道混和器调整图像 400
12.5.3 创建双色调图像 401
12.5.4 创建灰度图像 402
创建高质量的灰度图 402
12.5.5 创意色彩 404
03 创意图像色彩 404
12.6 滤镜与通道 405
12.6.1 “抽出”滤镜与通道 405
04 用“抽出”滤镜和通道抠图 405
12.6.2 “锐化”滤镜与通道 406
在通道中进行锐化 407
12.6.3 “镜头模糊”滤镜与通道 407
05 製作焦点效果 407
12.7 “套用图像”命令 408
12.7.1 了解“套用图像”命令对话框 408
使用“套用命令”调整图像 410
12.7.2 在多通道中使用“套用图像”命令 410
06 製作反转负沖效果 410
12.7.3 使用“套用图像”命令改造普通通道 412
07 使用“套用图像”改造果肉效果 412
12.7.4 “套用图像”与图像混合 413
对图像进行混合 413
对图像进行抠图 414
08 为图像更换背景 415
12.8 “计算”命令 418
12.8.1 了解“计算”命令对话框 418
12.8.2 设定“计算”命令对话框 419
用计算命令调整图像 420
12.8.3 通道计算的操作方法 420
12.8.4 利用通道计算调整图像的高光区域 422
调整曝光过度的图像 422
09 製作照片摺痕效果 424
10 用通道抠取丝薄婚纱 426
製作陨石表面效果 427
第 13章 滤镜功能详解
13.1 滤镜 428
13.1.1 什幺是滤镜 428
13.1.2 滤镜的特点 428
13.1.3 如何提高滤镜的性能 429
13.1.4 转换智慧型滤镜 430
将图层转换为智慧型滤镜 430
13.2 滤镜库 431
13.2.1 认识滤镜库对话框 431
13.2.2 滤镜库的套用 431
13.3 抽出 433
01 使用抽出滤镜抠图 434
13.4 镜头校正 437
用镜头校正矫正照片 438
13.5 液化 439
使用液化修整人物眼睛 441
13.6 消失点 441
13.7 滤镜组 442
13.7.1 风格化滤镜组 442
边缘 442
13.7.2 模糊滤镜组 445
设定动感模糊 446
特殊模糊的模式设定 449
13.7.3 扭曲滤镜组 450
用玻璃滤镜製作框线效果 451
球面化滤镜的数量设定 453
13.7.4 锐化滤镜组 455
智慧型锐化的高 级设定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