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第4版)》是由刘卫国、杨长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材或各类计算机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计算机套用人员阅读参考。
基本介绍
- 书名:大学计算机(第4版)
- 作者:刘卫国、杨长兴
- ISBN:978-7-04-048280-5
- 类别:“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页数:283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9-20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440千字
内容简介
该书是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第3 版)》的一次全面修订。全书以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重要切入点,在介绍计算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科学中方法论层面的原理与思维规律套用于教学的各个活动环节之中,强调计算机求解问题的特点与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全书共分8章,内容依次为计算与计算思维、计算机系统、作业系统基础、办公软体的套用、计算机网路基础与套用、多媒体信息处理基础、数据的组织与管理、程式设计基础。
教材目录
前辅文 | 第5章计算机网路基础与套用 |
第1章计算与计算思维 | 5.1计算机网路概述 |
1.1计算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 5.1.1计算机网路的发展 |
1.1.1什幺是计算 | 5.1.2计算机网路的功能与分类 |
1.1.2早期的计算工具 | 5.1.3计算机网路体系结构 |
1.1.3电子计算机的产生 | 5.2区域网路基础知识 |
1.2计算的自动化 | 5.2.1计算机网路的拓扑结构 |
1.2.1图灵与图灵机 | 5.2.2区域网路的组成 |
1.2.2冯·诺伊曼体系结构 | 5.2.3常用区域网路简介 |
1.2.3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 5.3Internet基础知识 |
1.2.4未来新型计算机 | 5.3.1Internet的发展 |
1.3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 5.3.2IP位址与域名系统 |
1.3.1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 5.3.3接入Internet的方式 |
1.3.2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套用 | 5.3.4Internet服务 |
1.4计算思维及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 5.4超文本标记语言与网页製作 |
1.4.1计算思维的概念 | 5.4.1超文本标记语言 |
1.4.2计算思维的特徵与本质 | 5.4.2网页规划 |
1.4.3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 5.4.3Dreamweaver网页製作 |
习题 | 5.5网路安全基础 |
资料检索 | 5.5.1计算机病毒及其防範 |
第2章计算机系统 | 5.5.2计算机木马及其预防 |
2.1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与运算 | 5.5.3网路攻击及预防 |
2.1.1数制及不同数制间数据的转换 | 5.6网路套用的发展 |
2.1.2计算机内部数据的表示方法 | 5.6.1移动网际网路 |
2.1.3计算机中的数据运算 | 5.6.2云计算 |
2.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5.6.3物联网 |
2.2.1计算机硬体系统 | 习题 |
2.2.2计算机软体系统 | 资料检索 |
2.2.3计算机硬体和软体之间的关係 | 第6章多媒体信息处理基础 |
2.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 6.1多媒体技术概述 |
2.3.1指令和程式 | 6.1.1媒体和多媒体的概念 |
2.3.2指令的执行过程 | 6.1.2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徵 |
2.4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6.1.3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类型 |
2.4.1微型计算机的汇流排结构 | 6.1.4多媒体技术的套用 |
2.4.2微型计算机的硬体组成 | 6.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2.4.3微型计算机的软体组成 | 6.2.1多媒体计算机硬体系统 |
2.4.4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 | 6.2.2多媒体计算机软体系统 |
习题 | 6.3多媒体数据编码 |
资料检索 | 6.3.1多媒体数据的编码过程 |
第3章作业系统基础 | 6.3.2音频的编码 |
3.1作业系统概述 | 6.3.3图形与图像的编码 |
3.1.1作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 6.3.4视频与动画的编码 |
3.1.2作业系统的特徵 | 习题 |
3.1.3作业系统的分类 | 资料检索 |
3.1.4作业系统的资源管理功能 | 第7章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
3.2Windows作业系统 | 7.1数据的管理方式 |
3.2.1桌面 | 7.1.1人工管理 |
3.2.2Windows视窗 | 7.1.2档案管理 |
3.2.3Windows对话框 | 7.1.3资料库管理 |
3.2.4Windows选单 | 7.1.4数据管理技术的新发展 |
3.3Windows档案管理 | 7.2有关资料库的概念 |
3.3.1档案与档案系统 | 7.2.1资料库与资料库管理系统 |
3.3.2档案与资料夹的操作 | 7.2.2资料库系统 |
3.4Windows程式管理 | 7.3数据模型 |
3.4.1Windows应用程式的基本操作 | 7.3.1概念数据模型 |
3.4.2MSDOS应用程式 | 7.3.2逻辑数据模型 |
3.4.3Windows进程管理 | 7.4关係资料库 |
3.5Windows系统管理 | 7.4.1基本术语 |
3.5.1控制台 | 7.4.2关係模型的特点 |
3.5.2系统工具 | 7.4.3关係的基本运算 |
3.5.3系统资源共享 | 7.5Access操作基础 |
习题 | 7.5.1Access资料库的组成 |
资料检索 | 7.5.2Access用户界面 |
第4章办公软体的套用 | 7.5.3Access数据表的结构 |
4.1办公软体概述 | 7.6资料库的建立和管理 |
4.1.1办公软体的发展与组成 | 7.6.1资料库的建立 |
4.1.2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体的操作界面 | 7.6.2数据表的建立和编辑 |
4.1.3文档的基本操作 | 7.6.3数据表之间的关係 |
4.2Word文字处理软体 | 7.6.4数据的排序与筛选 |
4.2.1文本的编辑 | 7.6.5选择查询 |
4.2.2文档的排版 | 习题 |
4.2.3样式的创建与套用 | 资料检索 |
4.2.4表格製作 | 第8章程式设计基础 |
4.2.5图形操作 | 8.1程式设计的概念 |
4.3Excel电子表格软体 | 8.2算法 |
4.3.1Excel基础知识 | 8.2.1算法的概念 |
4.3.2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 8.2.2算法的特性 |
4.3.3工作表的管理与格式化 | 8.2.3算法的评价 |
4.3.4公式与函式的套用 | 8.2.4算法的描述 |
4.3.5数据的图表化 | 8.2.5算法示例 |
4.3.6数据管理 | 8.3程式设计语言 |
4.4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体 | 8.3.1程式设计语言的分类 |
4.4.1PowerPoint基础知识 | 8.3.2高级语言的基本特徵 |
4.4.2演示文稿的编辑 | 8.3.3常用高级语言 |
4.4.3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设定 | 8.4程式设计方法 |
4.4.4演示文稿的超连结技术 | 8.4.1结构化程式设计 |
4.4.5演示文稿的放映 | 8.4.2面向对象程式设计 |
4.4.6演示文稿的列印 | 8.4.3可视化程式设计 |
4.4.7演示文稿的打包 | 习题 |
习题 | 资料检索 |
资料检索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