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

(2019-11-23 22:37:35) 百科综合
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

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

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繫于2002年由原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社科系(部)组建而成(2013.9.2与福建工程学院外语系合併组建为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现有广告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四个专业。截止2007年,该系拥有教职员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师资总数的33.8%,拥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55.4%。另外国内着名学者陈培爱、颜纯均、郭丹等均为该系客座教授。该系广告学为福建省属大学中最早开办的,办学成就省内仅次于厦门大学,该系学子多次在全球华人地区规模最大的学生广告活动之金犊奖上获奖,获得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
  • 英文名:Department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简称:文传系
  • 创办时间:2002年
  • 类别:二级学院
  • 属性: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 所属地区:福建福州
  • 主管部门:福建工程学院
  • 系训:厚德励学·弘文传道
  • 党委书记:林国平

院系概况

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前身为文化传播系,由原福建建筑专科学校和福建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学校社科系(部)组成,其文脉直可追溯至创立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苍霞精舍的林纾先生,迄今已有多年的办学历史。
1985年,该系开办秘书专业;1998年,该系在原有基础上开设专科层次传播策划方向;2000年开设专科层次新闻传播学专业。2003年,该系开设本科层次广告学专业;2004年开设本科层次新闻学专业;2006年开设本科层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广告艺术设计方向)。其中,广告学专业的设定,使该系成为福建省省属本科院校中第一所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院系。
目前全系拥有教职员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师资总数的33.8%;拥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55.4%。国内着名学者陈培爱、颜纯均、郭丹等均为该系客座教授。系设有新闻、广告、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人文素质教育中心5个教研室和传媒实践创新中心1个,实验中心1个;校林纾文化研究所也设在该系。
此外,系图书资料室藏书2300册,光碟资料600多张。系实验中心下设纸质媒介、数字媒体、摄影摄像、演播厅、虚拟演播室、录音室、礼仪形体训练等实验室,设备总值达874.84万元。此外,该系还与社会联繫,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社会实践基地。
在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文化传播系立足海西,始终坚持与社会紧密结合、根据时代需求设定课程的原则,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具有扎实人文底蕴的高素质套用型文科人才,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强。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文化传播系学生先后在各类学科大赛中崭露头角,有718人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大赛奖项299项,其中全国级大赛奖项168项。
近二十年来,该系秉持“厚德励学 弘文传道”的系训,培养的毕业生遍及省内外,不少学生成为各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传播媒体的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以上数据截止2007年5月)

专业介绍

广告学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广告策划、设计、製作以及经营管理的高级套用型人才。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掌握现代广告传播的基方法,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及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广告策划与宣传、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与製作等能力;熟悉广告传播、智慧财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掌握广告摄影摄像技术;具备整合行销传播能力,能够进行品牌的建设、管理和维护。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市场调查及信息谘询行业、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製作、市场调查分析及行销策划工作。
主要课程: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传播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品牌策划与管理、广告经营与管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摄影基础、摄像与编辑、平面广告设计、广播电视广告、新媒体广告、广告调查与效果研究、广告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媒体研究、媒介经营与管理、整合行销传播、网路行销实务。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新闻学专业
----本科 学制四年 文史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各新闻传播机构与文化产业媒体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新闻政策法规的複合型新闻学专门人才。经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及采、写、编、评能力;基本具备财经(或法制)新闻记者的素质与职业素养;具备在传播公司从事广告、宣传文案写作的初步能力,同时拥有一定的英语读写能力。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新闻、出版等部门以及文化传播公司从事採访、写作、拍摄、编辑、文案策划、公关策划与媒介管理等工作,亦能在政府部门从事文化宣传等工作。
从第三学年起,本专业分为法制新闻与财经新闻两个方向,并设定法律或财经方面的核心课程模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主要课程:新闻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外国新闻传播史、新闻採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传播学概论、新闻心理学、广播电视新闻概论、摄像与节目製作、网路传播原理、新闻伦理与新闻法规、广告学概论、新闻事业管理。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汉语言文学
----本科 学制四年 文史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汉语言文学系统知识与扎实的写作功底,掌握文化传播与策划、商务秘书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多维知识结构与深厚人文底蕴的套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生具备文化产业项目创意与策划、文案写作、新闻编辑、摄影摄像等文化传播与策划工作能力;或调查研究、套用写作、文档管理、会务工作、公关及礼仪策划等日常秘书工作能力。
从第三学年起,本专业分为传播策划与商务秘书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文化传播公司从事传播策划、文案及影视广告脚本写作等工作;亦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商务秘书工作;亦可从事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基础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传播学概论、摄像与非线性编辑、项目创意与策划、秘书理论与实务、套用文写作、行政管理学。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
----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坚实的广告艺术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广告策划、创意与艺术设计能力和艺术素质的高级套用型专门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广告设计基本规律;熟练运用电脑设计软体进行广告及相关的艺术设计;具备一定的市场调查、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和整合行销传播能力;了解广告传播、智慧财产权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掌握摄影摄像技术;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有更新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多媒体製作等部门从事艺术设计、广告策划与创意等工作。
主要课程:广告学概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广告策划与创意、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摄影、摄像与编辑、广播电视广告设计、网路广告设计、广告心理学、品牌设计、包装设计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方向)
-----本科学制四年艺术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坚实的动画设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动画设计、编导、製作能力和艺术素质的高级套用型专门人才。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系统掌握动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具备动画造型设计、分镜创作、原动画设计、后期合成和特效製作的能力;掌握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设计与製作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软体套用;了解卡通片创作的基本知识和製作、生产流程;具备扎实的美术功底,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人文与艺术素养,有原创意识和原创能力,有更新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课程:原画设计、角色与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后期特效与合成、动画剧本创作、二维动画设计与製作、三维动画模型渲染、三维角色动画设计与製作、雕塑、专业速写、动画音频製作、动画运动规律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动画设计製作公司、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游戏研发企业、电视台、网路公司等文化传播部门和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原画创作、影视动画设计、广告动画製作、游戏角色动画设计、后期製作等工作。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党政领导

书 记:林国平
主 任:张旭
副书记:林晓洁
副主任:许秀清

教研室设定

教研中心新闻学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林晶
副教授: 林晶、魏曦英
讲师: 徐瑛、陈萍、吴贤军、曹丹、吕玲、张艳萍
助教:陈思、马立
广告学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林怀宇
副教授:林怀宇、林玉凤
讲师:谢翊、周华清、张建凤、魏雪飞、罗妍
助教:牛声爽
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严冰
教授:张旭、朱晓慧、苏建新
副教授:严冰、许秀清、张丽华、杨式榕、陆招英
讲师:张韡
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陈锋
副教授:林玉凤
讲师:龚任界、陈锋、黄芳、郭亮
助教:王鑫、颜雪洋、黄恩武
人文素质教育中心
主任:朱贵芳
教授:吴毓鸣
副教授:程小青、朱贵芳
讲师:徐慧文、张晓君、祁开龙

院系文化

厚德励学·弘文传道
厚德:语出《易经﹒坤卦﹒大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即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今多指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的崇高的道德。,
励学:“励”古同“厉”、“砺”,有劝勉、鼓励;磨鍊、振奋;励精图治等含义。“学”:学问、学业、学习。宋真宗曾作《励学篇》诗,劝人勤奋学习。“励学”即励志求学、努力成才之意。
弘文:“弘”有宽广,光大之意,“文”有文化,人文之意,宋太宗时曾设弘文馆,聚集和造就了一批天下英才。因此,“弘文”蕴含荟萃人才,开拓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之意。
传道:“道”指道路、道理,道德。《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的“道”即指终极的真理。因此,“传道”指传递文化知识,传播人生真理。
同时,“弘文、传道”还包括“文、传”二字,暗含“文化传播”之意,体现我系的专业属性和特点。
因此,“厚德励学 弘文传道”即:培育崇高的道德,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发奋学习,努力探索,勇于创新,成为弘扬文化,传播真理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学园路3号福建工程学院旗山校区南校区
百度地图
福州大学城学府南路
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
邮政编码
350108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