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程学院海峡工学院,是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福建工程学院设立的二级教学机构(闽教高【2010】91号),统筹管理闽台合作项目,统一组织教学工作。2012年3月9日更名为海峡工学院(原先为闽台科技学院)。学院实施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採用“分段对接”合作培养模式,引进台湾高校的优质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经验和国际化师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强强互补,採用“3+1”、“4+0”分段对接模式,在大力实施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套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办学成果获得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七年来,福建工程学院海峡工学院师生上下齐心,精诚团结,勇于拼搏,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办学成效逐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不断提高,在校级以上各类活动和学科竞赛中取得不少优异成绩,并先后获得省级以上重要荣誉50余项,并得到省内和社会多家媒体的综合报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福建工程学院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办学成效的不断提升,闽台合作项目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德才兼备人才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福建工程学院海峡工学院
- 英文名:Straits College of Engineering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简称:海峡工学院
- 创办时间:2010年7月
- 类别:公立
- 学校类型:理工
- 属性:福建工程学院二级教学单位
- 所属地区:福建福州
- 主管部门:福建工程学院
- 校训:博学致新·慎思明辨·融会贯通·取精行远
- 合作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等5所
- 合作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
学院简介
福建工程学院海峡工学院是经省教育厅批准,于2010年由福建工程学院设立的二级办学单位,统一管理本校闽台高校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福建工程学院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是採用与台湾高校“3+1”或“4+0”分段对接模式,共同培养套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实施普通高校本科学历教育,即学生在福建工程学院本科学习期间,根据闽台教育合作相关政策及学校教学需要,将被选送到台湾合作大学学习和研修一年,旨在培养地方区域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套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经考核合格,颁发福建工程学院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台湾合作高校出具课程学习成绩证明。
自项目实施以来,先后遴选了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颁布的近年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均位列百强大学的台湾云林科技大学、中原大学、逢甲大学及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强实力和鲜明特色的台湾明道大学和台湾南华大学合作开展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联合开设土木工程、建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薄膜方向)、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套用方向)、交通工程(运营与管理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工程管理、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及环境设计等14个“分段对接”本科专业。现有5个年级在校生1876人。学生在校本部学习、生活期间,充分享用福建工程学院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2010-2017年,已有五批总计2124名闽台合作项目学生完成在台一年学习任务(其中,2010级258人、2011级293人、2012级463人、2013级580人、2014级530人);已有4届共1515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社会或境内外高校深造,各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5%以上,自主创业和升学人数也逐年递增。
院标院训
院标

海峡工学院的院标整体形状为圆形,象徵着学院师生的团结协作和向心力、凝聚力。院标选取了大海、海鸟、书籍、书写体院名、英文院名和齿轮轮齿构成的环状等设计元素,将这些元素巧妙地搭配运用,利用较少的元素,赋予了丰富的设计内涵。
院训
博学致新·慎思明辨·融会贯通·取精行远
福建工程学院海峡工学院院训

办学概况
办学定位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遴选学校及台湾高校最具优势的专业,开展“分段对接”培养模式合作,引进台湾高校的优质课程体系、教学管理经验和国际化师资,由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科研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共同建立项目推广机制服务社会,推进闽台教育合作,增进两岸师生相互融合,增强两岸师生同族同根的认同感,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科套用型技术人才。
办学特色
1、强强联合。遴选的联合办学专业,既是学校最具优势的专业,也是台湾合作大学的强项。由合作双方共同制订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实现优势互补。
2、模式创新。融合两岸“产学结合”的办学理念,联办共建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推进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岗位技能的深度结合,创新套用型本科的办学模式。
3、分段培养。採用双校园学习模式,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期间,安排一学年在台湾合作大学学习,让学生接受台湾高校的文化薰陶和享用台湾合作高校优质教育资源。
4、学程衔接。实行学分制管理。融合两岸高校专业及师资的优质资源,合理安排在大陆与台湾学习期间的课程教学及衔接。在大陆学习期间,有一定量专业课程由台湾合作大学提供教材并由台湾教师授课及考核。
5、科研合作。构建合作双方教师科研平台,发挥双方师资优势,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立项目对接推广机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6、增进融合。通过学生赴台学习、师资交流,相互了解大陆与台湾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两岸师生相互融合,增强同族同根的认同感,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共同信念。
合作大学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明道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台湾南华大学
合作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薄膜方向)、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建筑学、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套用方向)、交通工程(运营与管理方向)、新闻学、数字媒体技术、工程管理、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及环境设计
联繫方式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南路33号
邮编:350118
公车线路:
192路、191路、168路、157路、48路及123路
公车站:大学城工程学院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