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陈一坚

(2019-07-05 18:55:27) 百科综合
陈一坚

陈一坚

陈一坚,1930年6月21日出生于福建福州,飞机设计师,FBC-1(飞豹)歼击轰炸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

1949年陈一坚进入厦门大学航空系,1952年从清华大学航空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飞机製造厂;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1年前往国防部第六研究院601所机身室工作,担任主任;1964年调到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1980年被航空工业部任命为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1982年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飞豹”(歼轰-7)飞机型号总设计师;1986年担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飞机设计顾问;1989年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1年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一坚长期从事飞机设计研究工作。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陈一坚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
  • 出生日期:1930年6月21日
  • 职业: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清华大学
  •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代表作品:《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
  • :达人
  •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0年6月21日,陈一坚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42年,随父亲教学的学校迁往福建省南平县。
1948年,高中毕业后报考福建师範大学物理系并被录取。
1949年,陈一坚得知厦门大学航空系开始招生,在福建师範大学物理系就读的他,投奔厦门大学,三个志愿都填了“航空系”。
1950年,在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航空系合併,陈一坚从厦门大学转入清华大学。
1952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飞机设计,之后被分配到哈尔滨飞机製造厂(哈尔滨122厂)设计科,修理在抗美援朝前线受损的飞机,仿製苏联伊尔-28 轻型轰炸机(至1956年12月)。
1956年12月,中国组建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被选中赴瀋阳工作(至1961年8月)。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8年夏,在南昌绘出了初教六的总图。
1961年8月,前往国防部第六研究院601所机身室工作,担任主任(至1964年5月)。
1964年5月,随徐舜寿从瀋阳调到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至1980年8月)。
1980年8月,被航空工业部任命为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
1982年,被国防科工委任命为“飞豹”(歼轰7)飞机型号总设计师(1988年12月14日“飞豹”在西安首飞成功,1998年飞豹正式列装服役)。
1986年1月,担任航空工业部与航天工业部飞机设计顾问。同年底,研製成功7760CAD/ CAMM计算机辅助设计、製造及管理系统。
1989年1月,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1999年1月,担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同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1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成立,陈一坚担任荣誉院长。

主要贡献

科研成就

  • 研究综述
陈一坚主持参加了多个型号飞机的设计和研製,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某型号飞机总设计师,打破旧的设计规範体系,採用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使飞机达到国家要求的战术技术指标,并组织几十个厂所成功地完成了研製任务,填补了中国此机型的空白。
  • 科研获奖
截至2017年,陈一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
时间
项目
奖励
1986年
7760计算机辅助设计、製造及管理系统(7760CAD/CAMM)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9年
“飞豹”(歼轰7)飞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学术论着&手册
截至2017年,陈一坚主编了《飞行结构强度分析手册》、《飞机结构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手册》、《现代飞机设计》等,撰写了“‘飞豹’飞机研製工作总结报告”等。
出版时间着作名称担任职务出版社
1982年
《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準》
主编
西安重型飞机设计研究所
1987年
《微观断裂力学》
合着
西安重型飞机设计研究所
1989年
《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
主编
西安重型飞机设计研究所
1989年
《飞机结构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手册》
总编
北京航空航天部科学技术研究院
1992年
《现代飞机设计》
译着总校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年
《飞机设计手册》
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航空工业出版社

人才培养

陈一坚多次应邀返回母校并进行多次专题报告,还身体力行地在关怀着母校航空学科的发展。

荣誉表彰

1999年陈一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社会任职

时间担任职务来源
1991年03月至
中国航空学会标準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01月至
国防科工委全国武器装备系统工程管理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1993年12月至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飞机设计顾问组顾问
2001年01月至
中国力学学会特邀理事
2001年1月至
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001年03月至
国防科工委航空器总体和结构标準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3年01月至
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2003年01月至
福建工程学院客座教授
2004年01月至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2007年01月至
科技部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委员会委员
2007年01月至
中航工业集团战略谘询委员会顾问
2009年01月至
国防科技工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2013年10月至
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个人生活

陈一坚的父亲叫陈昭奇,曾受聘于福州国立高级职业学校教务主任,后来又进入福州大学机械系任教授。

人物评价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陈一坚为祖国航空科研事业建言献策的激情丝毫未减,经常应邀出现在国内高校的学术演讲和报告会上。用自己的经历给新一代飞机设计师和航空爱好者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他矢志不渝、奋发拼搏、为国铸剑的激情所到之处感染一片。(《光明日报》评)
从陈一坚院士身上不仅看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作贡献的一生,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赤子之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评)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