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于镇河

(2019-07-31 08:39:01) 百科综合
于镇河

于镇河

于镇河(中将)于镇河(1898-1985),字疏九,山西省浑源县西留乡贾庄村人。1915年高小毕业考入浑源中学二班学习二年。1918年赴太原考入阎锡山的学兵团步兵第1期第4团学习。1920年毕业后转入斌业中学。国民革命军第15兵团副司令官兼大同守备指挥部总指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1949年5月1日在山西省大同率部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于镇河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898
  • 逝世日期:1985

人物生平

于镇河(1898-1985),字疏九,山西省浑源县西留乡贾庄村人。1915年高小毕业考入浑源中学二班学习二年。1918年赴太原考入阎锡山的学兵团步兵第1期第4团学习。1920年毕业后转入斌业中学。国民革命军第15兵团副司令官兼大同守备指挥部总指挥,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1949年5月1日在山西省大同率部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
于镇河

主要功绩

大革命时期

在斌业中学毕业后加入晋军,历任晋军连司务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7年任北方国民革命军警卫团团长,在平汉线对奉军作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调任第8军某师师长兼多伦警备司令。1930年调任山西陆军第8军24师师长,参加了中原大战,在兰封对蒋介石作战。1933年提升为山西整军会督练员,晋绥军军官教导团第4军官大队大队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少将衔。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7集团军第61军新编独立第2旅旅长。同年9月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和忻口会战。
奉陈长捷之命,由金山铺开往红沟配合友军逆袭深入之敌,升任新一师师长,夺回李仙洲丧失之阵地红沟,在南怀花与敌对峙。向9月任第61军新编独立第4旅旅长,11月改任第61军208旅旅长。
1938年任山西军事干部学校教导纵队纵队长、副校长。
1939年升任第三十三军军长,隶属王靖国第十三集团军。
1941年3月调任33军中将军长。
1945年调任太原19军副军长,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
于镇河
1945年任山西晋北军事总指挥官。1946年1月部队缩编改任第19军军长。1947年提升为国民党第18兵团副司令兼大同军事指挥官,被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衔。同年7月率部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抗,使解放军部队和地方均遭受很大损失。1948年春任第15兵团副司令官兼大同守备指挥部总指挥,指使部下攻人解放区浑源贾庄村,杀害在土改中斗争过他家的干部民众25人。1949年5月1日在山西省大同率部起义,率部1万余人在接受人民解放军的和平改编后,当地受害民众纷纷向人民政府控告国民党第18兵团于镇河、田尚志(暂编第38师师长)、孟祥祉(大同行署主任)等将领的累累罪行。特别是其家乡浑源县西留乡贾庄村的民众,派出20余人的代表前往大同城,强烈要求把于镇河押回家乡交民众斗争处理。由于对大同和平解放贡献较大,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和新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宽恕,经过向民众进行解释和教育,取得了民众的谅解。为防止意外,解放军将于、田、孟等将领紧急转移到察哈尔省军区所在地张家口。
于镇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积极立功赎罪,自愿将其在太原的两处房院全部捐献给人民政府。山西省人民政府遵照对起义人员既往不咎的政策,安排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于镇河
于镇河
1985年因病在太原逝世,享年87岁。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