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2019-07-05 01:35:40) 百科综合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由原先成立于2002年8月的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繫于2012年9月24日组建而成,是福建工程学院主要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设有建筑学(五年制,已通过评估)、城市规划(五年制,已通过评估),风景园林(五年制)、艺术设计等4个本科专业,截止2012年底在校生1426人,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2012年就业率达96%以上。学院有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辅导员5人,行政人员8人,图书资料室2人。学校是福建省内新建本科大学中率先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是教育部首批卓越计画全国61所试点高校之一,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简称: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创办时间:2012年9月24日
  • 类别:二级学院
  • 学校类型:工科
  • 属性:卓越计画、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 所属地区:福建福州
  • 主管部门:福建工程学院
  • 现任院长:林从华

学院概况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前身为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城乡建设系。2002年8月组建福建工程学院后设有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五年制)、园林风景(五年制)、艺术设计等4个本科专业,截止2011年底在校生1426人,其中建筑学专业学生570人、城市规划专业学生320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536人。几年来,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达96%以上。
校园风光校园风光
全院教职工101人,其中专任教师87人(含建筑学专业28人、城市规划专业25人、艺术设计专业27人、测量教研室7人),辅导员4人,行政人员8人,图书资料室2人。专任教师职称构成:正高6人、副高22人、讲师42人,助教17人,高级职称占总人数的32.2%。具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8人、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8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协会会员4人、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委员1人。学历构成:博士6人、在读博士生4人,硕士6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总人数的82.8%。年龄构成:45岁以上教师15人,占17.2%,35岁以下教师41人,占47.1%。截止2011年底有9名客座教授,其中:全国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评估)委员会委员3人,全国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指导(评估)委员会委员3人,艺术设计学科知名教授3人。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拥有“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等2门省级特色专业,“建筑类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城市规划原理”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校级重点学科,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遴选为校级教学团队。设有1个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实验中心(建筑创作与图像技术实验室,基础造型实验室,模型实验室,装饰艺术实验室,陶瓷艺术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测量与地理信息实验室),2个产业机构(福建工程学院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工大测绘技术中心),2个校级研究所(建筑文化研究所、城市与建筑研究所),3个专业教学团队和测量教研室。建筑系馆占地面积为2085.9m2,总建筑面积10672m2,由1#、2#楼通过连廊组成,主体建筑为6层,建筑总高为23.85m,设有专用绘图教室、实验室、合班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及办公科研用房等。
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开展教研与科研工作。2007-2011年间,获得校级以上60项科研课题和11项教研课题,其中套用型本科院校“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子课题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福建省科技计画项目2项,福建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A类6项、B类8项,福建省科协决策谘询研究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238篇,其中EI收录6篇,出版专(编)着4部。获得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佳作奖1项,福建工程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1项。获得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百项建言”三等奖2项,闽台地缘关係研讨会论文二等奖1项。获得福建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4项,福建省村镇规划编制三等奖2项等。
(百科名片图片来源,正文图片来源,图册资料来源)

师资队伍

教师简介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授、副教授名单
教师姓名及职称
教师姓名及职称
林从华 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戴志坚 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国坤 教授
余 明 教授
张祖柱 教授级高工
王永钊 教授
黄东海 副教授
严世宏 副教授
唐春媛 副教授
林幼丹 副教授
潘敏文 副教授
张春英 副教授
卓德雄 副教授
李积权 副教授
林兆武 副教授
吴聪慧 副教授
杨昌新 副教授
刘 丹 副教授
杨芙蓉 副教授
曾晓红 副教授
钟旭东 副教授
吴先德 副教授
孙 群 副教授
蔡碧新 副教授
魏峰 副教授
林曦 副教授
资料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双师型教师名单
教师姓名及职称
教师姓名及职称
张祖柱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余志红 硕士 讲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卓德雄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硕士 注册城市规划师
叶猛 硕士 讲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一级注册建造师
林兆武 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吴征 硕士 讲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杨昌新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叶青 硕士 讲师 注册一级建筑师
杨芙蓉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邱永谦 硕士 助教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严世宏 高级工程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 注册(投资)谘询工程师
许为一 硕士 助教 国家注册规划师
李积权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一级注册建筑师
蔡碧新 高级工程师
刘丹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 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
徐正楠 高级工艺美术师
吴先德 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李冬云 高级讲师
资料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教师职称、学历、年龄构成
职称构成
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6人,副高职称22人,高级职称占现任教师的比例为32.2%。中级职称42,初级职称17人,高中初级比例为:1:1.5:0.6。
学历构成
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66人。硕士以上学位占现任教师的比例为82.8%。在读博士生4人。
年龄构成
45岁以上教师15人,占17.2%,35岁以下教师41人,占47.1%。
资料来源

教学团队

建筑学教学团队
建筑学教学团队由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建筑技术科学等3个二级学科组成。2007年9月教学团队由21人组成,2010年4月增至27人,其中教授1人,副高职称6人,讲师12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总人数的25.9%。博士1人,硕士21人,硕士学位以上占总人数的84.5%。具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6名,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12人,双师型教师占总人数的44.5%。教学团队总体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学教学团队
序号
姓 名
性别
职 称
最高学位
职 责
1
戴志坚

教授/工程师
博 士
团队带头人
2
李积权

副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
硕 士
骨干教师
3
吴聪慧

副教授/二级注册建筑师
学 士
骨干教师
4
刘 丹

副教授/二级注册建筑师
硕 士
骨干教师
5
曾晓红

副教授
学 士
骨干教师
6
蔡碧新

高 工
硕 士
骨干教师
7
吴先德

高工/一级注册建筑师
学士在硕
骨干教师
8
李华珍

讲 师
硕 士
骨干教师
9
高 鹏

讲 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0
余志红

讲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1
吴 征

讲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2
叶 青

讲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3
叶 猛

讲师/一级注册建筑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4
陈圣疆

讲 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5
谢泽斌

讲 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6
黄常华

讲 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7
杜 峰

讲 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8
李兆灿

讲 师/工程师
学 士
主讲教师
19
林晓枝

讲 师/造价工程师
硕 士
助 教
20
田梅霞

助 教
硕 士
助 教
21
林 云

助 教
学 士
助 教
22
刘 辉

助 教
硕 士
助 教
23
陈 芬

助 教
硕 士
助 教
24
刘华杰

助 教
硕 士
助 教
25
周丽彬

助 教
硕 士
助 教
26
徐 伟

助 教
硕 士
助 教
27
陈 睿

助 教
硕 士
助 教
资料来源
城市规划教学团队
城市规划教学团队由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2个二级学科组成。2008年9月教学团队由17人组成,2010年4月增至23人,其中教授2人,副高职称7人,讲师10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总人数的39.1%。博士3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14人,硕士学位以上占总人数的73.9%。具有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8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名,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13人,双师型人员占总人数的56.5%。教学团队总体年龄和学历结构合理。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城市规划教学团队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最高学位
职责
1
林从华

教 授/工程师
博士(后)
团队带头人
2
张国坤

副教授
博 士
骨干教师
3
唐春媛

副教授/注册城市规划师
硕 士
骨干教师
4
潘敏文

副教授/工程师
硕 士
骨干教师
5
林兆武

高工/注册城市规划师
硕 士
骨干教师
6
杨芙蓉

高工/一级注册建筑师
硕 士
骨干教师
7
严世宏

高工/注册城市规划师
学士在硕
骨干教师
8
杨昌新

高工/注册城市规划师
硕士在博
骨干教师
9
张春英

讲 师
博 士
主讲教师
10
于苏建

讲 师
硕士在博
主讲教师
11
沈员萍

讲 师
硕士在博
主讲教师
12
卓德雄

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学士在硕
主讲教师
13
柯美红

讲 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4
翁彧泓

讲 师/工程师
学 士
主讲教师
15
林幼丹

讲 师/工程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6
黄莉芸

讲 师
硕 士
主讲教师
17
陈 芝

讲 师/工程师
学士在硕
主讲教师
18
龚海钢

讲 师
学士在硕
主讲教师
19
邱永谦

助教/注册城市规划师
硕 士
助 教
20
赵家亮

助 教
硕 士
助 教
21
张 建

助 教
硕 士
助 教
22
张祖柱

教授级高工/注册城市规划师
学 士
教辅人员
23
许为一

助教/注册城市规划师
硕 士
教辅人员
资料来源

专业设定

建筑学

建筑学专业始于1987年9月,原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招生建筑设计专业(大专),2002年起招收建筑学本科专业,学制五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至2011年底向全国8个省输送毕业生1800余人。已毕业学生428人,有26名同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学生参加由全国高等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建筑学专业院校作业观摩:2008 年获三年级“优秀作业”1项,2009 年获三年级“优秀作业”2项;3位同学获得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2006中国手绘建筑画大赛”奖(刊载建筑学报2007年第8期),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名。2007~2008年在榕高校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评比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09年福建省村镇住宅设计方案竞赛,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鼓励奖5项。
(图册资料来源)
建筑学专业获得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构造》课程获得福建省精品课程称号,《建筑物理》和《建筑构造》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建筑学专业遴选为校级教学团队。《建筑创作与图像技术研究及实践》和《房屋建筑学》获福建工程学院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缘与源~闽台传统建筑与历史渊源》获第八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闽台传统建筑类型与文化特徵》荣获福建省民政厅颁发的闽台地缘关係研讨会论文二等奖。
建筑学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建设、管理、服务基层一线需要的具备良好的建筑师理论素养,掌握建筑学专业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套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主要课程有:建筑学概论、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製图与表达、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城市规划原理、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建筑结构与选型和建筑构造。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专业始于1979年9月,原福建建筑工程学校招生城市规划专业(中专),1984年起招收城镇建设专业(大专),2003年起招收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学制五年,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至今向全国16个省输送毕业生3000余人。城市规划专业分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等2个方向,已毕业学生222人,有17名同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学生参加由全国高等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城市规划专业院校作业观摩:2006 年获社会综合实践调查报告作业“佳作奖”1项,2007年获规划设计作业“佳作奖”2项,2008年获规划设计作业“佳作奖”4项,2009年获规划设计作业“二等奖”1项,第五届景观毕业设计“荣誉奖”1项,2010年获规划设计作业“佳作奖”3项;2007~2008年在榕高校学生城市规划论文(调查报告)或城市规划设计作业评比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3份社会调查报告刊载在2009年第2期《福建建筑》。
城市规划专业获得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城市规划原理》和《测量学》课程获得福建省精品课程称号,《城市规划概论》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城市规划专业遴选为校级教学团队。《城市规划本科实践教学研究与创新》和《套用型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特色探索与实践》、《城市规划专业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创新》、《我校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组教学改革与实践》等4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五年制”不是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唯一选项》获福建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以福建工程学院规划设计研究院为创新平台,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办出特色。
城市规划专业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城市规划理论素养、扎实的城市规划专业技能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并具有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景园设计以及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开发与房地产等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开设主要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风景区规划设计概论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专业办学基础是城市规划专业(风景园林)和建筑学专业(室内设计),2005年起招收(艺术类招生)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至今向全国4个省输送毕业生600余人。艺术设计专业分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2个方向,已毕业学生176人,有2名同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15项、省级奖项20余项。
艺术设计专业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套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从事设计、管理、教育、科研、谘询等方面的工作,并具有参加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运用建筑装饰新材料、新工艺进行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能力。
开设主要课程有:构成设计,人体工程学,设计思维与表达,设计概论,建筑设计,建筑装饰材料,室内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壁画设计,环境雕塑设计,中国民间美术,施工组织与管理,植物景观设计,家具与陈设设计。

现任领导

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现任领导班子
姓名
职务
职称
分管工作
何其秋
院党总支书记
副研究员
主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林从华
院长
教 授
主管院行政工作
阮文玲
院党总支副书记
讲 师
分管学生和工会工作
黄东海
副院长
副教授
分管教学工作
张国坤
副院长
教 授
分管科研、学科建设工作
资料来源

组织机构

行政机构

实行院长负责制,机构人员为:院长→专业负责人→教研室(教师)三级组成。

决策机构

由院党总支委员会和院行政领导班子全面负责系内各项重大事务和执行学校的工作安排,检查督促教学执行情况和各项学生工作,有关重大问题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研究决定。

学术组织

(1)学术委员会
负责审议系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建设规划方案,审议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对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进行指导检查。审议科学研究计画方案和科研项目申报,评审推荐科研成果。审查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检查、督促各项目的执行和完成情况。
(2)学位委员会
负责对学院学位授权专业有关学士学位申请人员的初审,根据学位授予条件,逐个、全面地审查其政治思想表现、课程考试成绩以及论文答辩和学术水平等材料,提出拟授予学士学位和不授予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名单。向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反映有关学位授予工作中的问题和意见,并提出处理建议。处理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办理的有关学位事宜。
(3)教学委员会
负责讨论和决策重大教学问题。审议本科专业设定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计画;审查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项目;检查与指导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环节;评议、推荐校级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审议、申报校级教学研究项目,推荐和评审优秀老师和优秀教学成果奖。

学子风采

考研学子

(图片资料来源,更多信息可进入参考资料详细查阅)

学生作品

图片来源

学生活动

图片来源

地图信息

地址:立峰路与苍霞北路交叉口北100米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