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鱼骨

(2019-03-04 23:11:34) 百科综合
鱼骨

鱼骨

鱼骨,是指鱼的骨头。鱼骨里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微量元素,经常吃可以防止骨质疏鬆,对于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和骨骼开始衰老的中老年人来讲,都非常有益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鱼骨
  • 英文名:fish bone
  • 主要食材:鱼
  • 分类:粤菜
  • 口味:辣

鱼骨

营养简介

日本人喜欢吃鱼,不光是吃鱼肉,几乎鱼的所有部位都吃,就连鱼刺和鱼骨也都会吃得乾乾净净,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古以来就有吃鱼骨头的习惯。日本很多营养学家对此做过充分的研究,认为经常吃鱼骨头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东京晋及健康营养协会理事长、东京农业大学套用生物科学部教授荒井综一先生介绍说,鱼骨里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微量元素,经常吃可以防止骨质疏鬆,对于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和骨骼开始衰老的中老年人来讲,都非常有益处。而且,经过适当软化处理的鱼骨,营养成分都成为水溶性物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多吃鱼骨对身体有益无害。

烹调方法

很多人不吃鱼骨是因为不会做,下面就介绍几种做鱼骨的方法。例如,可以把鱼骨晒乾、碾碎,和肉馅一起做成炸丸子。另外,炖鱼的时候可以用高压锅,里面多放一点醋,这样鱼骨和鱼刺会软化,可以直接食用。
日本还有一种传统的腌製鱼的方法,也可以使鱼骨软化后直接食用。选择一些小型淡水鱼,洗乾净、去除内脏后,在鱼的表面涂上少量盐,再準备一些拌了盐和甜米酒的米饭。然后,在缸里舖一层米饭、再铺一层鱼,最后加盖密封,上面压些重物,腌製3个月就可以食用了。用这种方法腌好的鱼骨头和鱼刺都可以吃,而且含有丰富的乳酸菌,容易被胃肠吸收,还有助于劳累的人恢复体力。
当然,不是所有鱼的骨头都容易变软,一些大型鱼类的骨头即使长时间蒸煮也不会变软。而像鲤鱼、鲫鱼、鳗鱼、鳝鱼和一些小鱼的骨头和刺经过油炸、蒸煮以及腌製以后比较容易变软,可以经常吃。
鱼骨头还被做成各种首饰品,象徵着平安、聪明、智慧的意义。

用途

塑胶编织製品,用于支撑服装的廓型。

画意境深

专业作画者

“婀娜多姿的惠安女子;深邃清幽的荷塘月色”,走进鼓浪屿的厦门东方鱼骨艺术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黑底白质、对比强烈的精美图话。走近一看,原来这些画都是由鱼骨、鱼鳞、鱼眼、虾壳、虾须蟹脚等材料拼接而成的。
专业的鱼骨画专业的鱼骨画
这些鱼骨画出自林翰冰之手,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工业设计专业的他,差不多经过四年时间的不断摸索,才形成鱼骨作画的模式。一是取鱼骨的形作画;二是以意境作画,先构思,然后再寻找合适的鱼骨。鱼骨有不同的造型和色彩,不动刀、不用笔,以鱼骨天然形状来构思,这样的作品才是林翰冰自己称作满意的作品,才是敢拿出来展示的作品。由于长期生活在鼓浪屿,那里的人文气息、音乐气息都给他很多的创作灵感。

业余作画者

图为殷立德夫妇所作的鱼骨画。
鱼骨作画鱼骨作画
眼前这幅“庆祝建军80周年”的画图,是从未有过一天军龄的退休老人殷立德、谢硕果夫妇,以他们心中的美好譬喻,表达对人民军队的讚美和祝福:“万里长城”象徵我军巍然屹立,“鹤寿千年”寓意我军历久弥坚,“寒梅绽放”讚美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而“雁阵高飞”形容人民军队跋涉漫漫征途始终保持严整的伫列,贴切又有新意。然而,值得称奇的是,这幅图画非笔墨所作,而是用“鱼骨”精製而成。
殷立德、谢硕果都是年过7旬的老人。 几年前的一次晚饭,餐桌上的一堆鱼骨头引起了老两口的注意,用筷子去拨弄一下,觉得鱼头部的“腮帮子”骨像蝴蝶的翅膀,于是找出另一片,把对称的两片放在一起,再挑出两根弧形的胸刺,做蝴蝶的“须子”,仔细拼接,一只晶莹剔透的“蝴蝶”展现在眼前,灵动欲飞。小孙子看了欢呼:“好漂亮的蝴蝶呀!”两位老人顿时来了灵感,“鱼骨”能作出活灵活现的画来。这真的很有趣!他们生活的湖北黄石是鱼米之乡,吃鱼是家常便饭,用鱼骨作画不缺材料,既经济又丰富了退休生活。从那时起,夫唱妇随,收集原本要丢弃的鱼骨,用清水将它们洗乾净晾晒阴乾。一有空就拨弄着,左看看、右瞧瞧,这一片像什幺,那一片又像什幺,越看越高兴。发现鱼的骨头,形状各异,线条优美,流畅生动。勤于观察、细心思索、善于组合,许多栩栩如生的画面,带给老两口一个又一个惊喜。
时逢建军80周年,殷立德和老伴商量,要作一幅作品献给解放军。于是,他们精心构思、製作了这幅鱼骨画,并给本报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