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2018-02-26 04:36:46) 百科综合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品味陕西——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于2012年1月26日至2012年1月30日在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举行,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陕西省友好协会以及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同主办、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台湾唐龙艺术有限公司承办。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 时间:2012年1月26日至30日
  • 举行地址: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 主办: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

概述

品味陕西——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于2012年1月26日至2012年1月30日在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举行,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陕西省友好协会以及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同主办、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台湾唐龙艺术有限公司承办。

庙会设计

此次庙会整体展示设计以“时光通道”为概念:入口处设定投影萤幕,循环播放陕西形象宣传片;两侧为今昔陕西影像展和陕西八大怪影像展;展区内分为陕西小吃展区、民间手工技艺展区和“这里是陕西”民俗文化表演区。
此次庙会设定了民俗文化表演、传统手工技艺、陕西小吃品鉴、今昔陕西展示等四大板块,通过现场表演、图文展现、书画展、赏玩品鉴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示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人文底蕴、丰富多样的民俗底蕴,让台湾人民全面深入感受到陕西作为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包容性、多样性与陕西人民对同根同源祖国同胞的热情好客。

庙会板块

民俗文化表演

此次台陕庙会中陕西民俗文化表演部分融合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内容,汇聚了包括陕北民歌、秦腔、华县皮影戏、安志顺陕西鼓乐等在内的非遗项目,向台湾民众全面展示三秦大地的文化风貌、陕西人民的多才多艺和陕西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
1、打击乐 《黄河激浪》,来自陕西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乐曲融古老的建鼓、太平鼓、座鼓、教坊鼓为一体,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绝”之一。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2、唢吶、陕北民歌串烧 《黄土情长》,来自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唢吶是我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
3、民俗表演 《牛斗虎》,来自西安大唐芙蓉园、陕西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民间舞蹈《周至牛斗虎》源于道教圣地——楼观台脚下楼观镇八家庄村。
4、打击乐 《老虎磨牙》,来自陕西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乐曲依据唐诗《猛虎行》,以陕西渭北民间击乐为素材创作。
5、舞蹈 《陕西俏江南》,来自西安大唐芙蓉园、陕西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陕西俏江南》舞蹈是以陕西南部的民风民俗改编而成的舞蹈,描绘了陕西南部人民耕种收穫的喜悦心情。
6、舞蹈 《秦王点兵》,来自西安大唐芙蓉园。
舞蹈《秦王点兵》形象地展现了李世民点兵出征、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随后通过艺术的手法改编为舞蹈。
7、皮影戏 《画关中》,来自西安华县雨田文化公司。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又叫傀儡戏、灯影、碗碗腔皮影戏,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有“中华一绝”的美誉。节目《画关中》描写了陕西关中地区民风淳朴,市集叫卖的场景。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8、舞蹈 《梦回大唐》,来自西安大唐芙蓉园。
《梦回大唐》用舞蹈艺术的方式编织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现代唐风乐舞的完美体现,再现大唐盛典。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9、秦腔 《大秦戏韵》,来自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秦腔是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的剧种。
10、打击乐 《三秦鼓宴》,来自西安大唐芙蓉园、陕西安志顺打击乐艺术团。
乐曲中段载歌载舞的旋律栩栩如生的描写了人们在喜庆佳节时的欢乐心情和炽热场景以及秦人的粗犷豪放。

传统手工技艺

蜚声海内外的皮影、布老虎、安塞剪纸、西秦刺绣、提线木偶、陕西面人、面花、泥塑、木版年画等9类传统工艺产品在这次庙会上得到精彩呈现,为了提高台湾民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庙会现场还邀请台湾民众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品的製作过程。
1、布老虎
布老虎属于陕西关中地区民间布制玩具的一种,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布老虎之所以成为布制玩具中的代表,是因为它与我国民间风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係,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徵,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寄託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嚮往与追求,老一辈对新一代的期望与祝福。
2、安塞剪纸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安塞剪纸是流行于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民间艺术,不仅造型美观,剪工精緻,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
3、西秦刺绣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西秦刺绣布艺是平面刺绣再做成各类公益用品的通称,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它具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粗狂阳刚的艺术特点,作者分布面广,具有广泛的民众性,作品不但具有装饰性同时具有生活的实用性的基本特徵。
4、合阳提线木偶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合阳提线木偶的偶头具有明显的唐俑风格,脸谱用不同色彩表现忠奸善恶,线条简练,尤其是画鬍子生和画鬍子丑,寥寥数笔,似春风拂面,生动传神。
5、陕西面人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捏麵人是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每逢春节或祭拜普度或婚丧喜庆,捏麵人都曾扮演着我国民间习俗重要的记忆角色。它以糯米麵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6、黄陵面花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黄陵面花俗称花馍,是流传在黄陵农村的一种民间传统风俗礼馍,它以做工精巧、造型别致而着称,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麵食为主的北方,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麵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
7、凤翔泥塑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凤翔彩绘泥塑为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的一种民间美术,当地人称“泥货”。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境内出土的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见其泥塑工艺历史之久。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成为我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8、木板年画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被国外收藏家讚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在世界各着名博物馆皆有收藏。凤翔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十美画、风俗画、戏剧故事画、家宅六神画和窗花画六类;品种最多的时候有六百多种,现在经过木板年画的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数十年的恢复、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有三百多种。
9、华县皮影製作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华县皮影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集大成者,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至今仍在中国民间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堪称“国宝”、“中华一绝”。华县皮影的製作,以上等牛皮为原料,经泡、刮、磨、洗、刻、染等二十几道工序,纯手工精作而成,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形象,线条分明流畅,着色考究艳丽,既能充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不失民间艺术的古朴淳厚,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

陕西小吃品鉴

历经了千余年发展的陕西小吃,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博採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着称。
此次庙会囊括了陕西几乎所有的传统美食,包括biangbiang面、肉夹馍、牛羊肉泡馍、灌汤包、蜂蜜粽子等在内的20多种陕西特色小吃,让台湾民众不仅可以品尝到最地道的陕西小吃,还可以观赏到独具一格的小吃製作技艺。
1、牛羊肉泡馍
西安的牛羊肉泡馍,讲究工艺,烹製精细,火候到家,肉烂汤浓,料重味醇,馍筋光润,绵韧适口,肥而不腻,营养丰富,且具有食疗滋补作用。牛羊肉泡馍,其渊源可上溯至公元前11世纪。西周时曾将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的毛修之,因向武帝献出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竟封修之为太令官,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距今多年前的隋朝,在谢讽《食经》中有一款美馔叫“细供没忽羊羹”。据文献记载,唐代宫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长制羹汤。“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羊羹就是用羊肉烹製的羹汤,即当今牛羊肉泡馍的雏形。
2、西安腊汁肉夹馍
即腊汁肉夹馍。腊汁肉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其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人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用白吉馍夹腊汁肉,更是别有风味。俗称肉夹馍。腊汁肉,在战国时代称“寒肉”现在基本上属于滷汁肉类。早在 《周礼》一书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渍”就是它。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腊肉”製法,与今天腊汁肉的製法基本相同。只是现在的选料、製法更为讲究。
3、BiangBiang面
Biang Biang 面——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麵食,特指关中麦子磨成的麵粉,通常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麵条。陕西八大怪,其中“麵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
关于““BiangBiang面”的得名,有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鹹阳。”
4、水晶饼
水晶饼以西安德懋恭生产的最为正宗有名。小巧玲珑,皮酥馅足,滋润适口,层次分明,油多吃而不腻,糖重入口渗甜,且以其浓郁的玫瑰和橘饼清香使人见即想食。水晶饼面色金黄,四周雪白,素有“金底银帮鼓鼓腔,红色印章盖中央”的讚誉,产品以“金面银帮,起皮飞酥,凉舌渗齿,清香爽口”名声大振,被称为“秦点之首”。
清光绪年末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避难到西安,曾在广济街口闻香停车,品尝了德懋恭生产的水晶饼并大加讚赏,逐将其钦点为“贡品”。

陕西文化介绍

陕西是炎黄故里,中华文明正源发源地。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陕西留下了灿烂的人文资源,是中华文明中最辉煌、最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周、秦、汉、唐时期所展现的“秦汉雄风”和“大唐盛世”景象所创造的辉煌成就,不仅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到了巅峰,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连线东西方文化、文明的纽带,更是佛、儒、道三教圣地。
西安古称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也是一个被烙上“雍荣、华贵、洒脱、孤傲”印记的古城。由于他代表着东方农耕文明,位居"世界四大古都"的首位,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其中的西周、秦、西汉、隋、唐是中国古代历史的文明巅峰。走进古城西安,就打开了通往古老中国的锁钥之地。

庙会文化介绍

春节庙会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活动,浓缩了千百年来人民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精华,是老百姓过年休闲游乐、享受喜庆吉祥生活的理想场所。千百年来,庙会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以顽强的生命力穿越时空,延续至今。
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庙会在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沉澱、凝结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感恩祈福、营造祥和,彰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点。

主办方及承办方

本次台陕庙会由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陕西省友好协会以及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共同主办、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和台湾唐龙艺术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

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是面前全国範围内公募性质的基金会,基金会发展的宗旨是发展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事业,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金会的业务範围包括组织和资助中外民间友好交往及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与事业;支持中国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事业的发展及中外民间交流与合作;为民间外交培训人才、奖励先进、开展谘询服务;对民间外交研究机构的活动等提供资助;开展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陕西省友好协会

陕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是省委领导下的省级人民团体,与省政府外事办公室(省侨务办公室)实行统一设定、统一管理的体制,主要的职责是通过民间交往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和我省外事工作,推动和发展我省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交流关係。

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台中文化创意园区以保存原台中酒厂之历史建筑风貌为主体,并依原建物风貌特色,植入新的构件及使用机能,将旧有的产业空间与新的机会整合,组构新的空间焦点。
近些年于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举办的大型活动包括“2011创意生活节 ”、“蒙娜丽莎会说话-世界经典艺术魔幻展 ”、“品味陕西——第二届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等。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为此次台陕庙会的承办方之一。曲江文旅是在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领导下,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投资设立的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运营有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大雁塔景区、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等一批主题性公园,拥有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国家5A级景区。
目前曲江文旅已建立起涵盖旅游产业研究、旅游项目策划、景区投资运营管理、旅游餐饮酒店、旅游商品开发、旅行社、旅游地产、旅游管理输出等全链条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成为中国西部最具创新性、发展速度最快的文化旅游品牌,并荣膺“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等国家级荣誉10余项。对文旅产业的深耕,使曲江成为一片文化创意激荡的热土。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曲江文旅品牌的打造和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
近年来,曲江在文化产业领域大显身手,并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无可比拟的人文景观向全世界宣传和推介了中国国家形象。
对于曲江文旅而言,此次承办海峡两岸春节民俗庙会,正是挖掘本土文化项目,并进行包装、升华和派生,进而走出去,创造、打响曲江文化品牌的一次有益尝试。文旅产业不仅要有外壳、有载体,更要有核心、有神韵。接下来,曲江文旅将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保持文化的“原真性”,开创了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新模式。

台湾唐龙艺术有限公司

台湾唐龙艺术有限公司为此次台陕庙会的承办方之一,多年来致力于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推动两岸文化交流,20多年来组织了大陆和台湾几十个演艺团体和展览项目在两岸互动演出和展览。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