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型词语,顾名思义,指採用电子取景器(EVF)且具有数码单眼功能(如可更换镜头、具备快速相位检测自动对焦,较大的影像感测器尺寸等)的相机。2010年8月,索尼首推数码单电相机——SLT-A55和SLT-A33。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单电相机
- 外文名:Single electric camera
- 特点:电子取景器、数码单眼功能
- 品牌:索尼
名称由来
2008年8月5日,奥林巴斯和松下共同宣布了一种全新概念的数位相机格式——Micro 4/3系统。该系统捨弃了4/3系统(Four Thirds System)的镜箱(及沿伸而来的五稜镜、光学观景窗)结构,而是採用了电子取景窗或相机萤幕取景的方式。而实际上,M4/3系统相机是不足以概况所有的无反光镜可换镜头式相机的。又或者可换镜头相机,简称MILC(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 或ILC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比较正确的称谓却仿佛并不流行。

不过从“单镜头反光”到单眼相机的称号演变,我们可以把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简单概括为“单电”,在此,姑且称此类相机为以M4/3为代表的“单电”相机产品吧。
在索尼公司推出“单电相机”之前,“单电”(即单镜头电子取景相机)是松下和奥林巴斯的正式称呼,用来表示所有无反光镜、用电子取景(EVF),可以更换镜头的数位相机。后来索尼推出NEX系列,命名为“微单”,并另外推出“单电相机”,让这个概念出现了混乱。索尼对“单电相机”的定义为:具备全手动操作,採用固定式半透镜技术(Translucent Mirror Technology)、电子取景器的相机。其中固定式半透镜技术对成像影响很大,争议很多,只有索尼独家採用。
与单眼区别
单眼相机有反光镜和五稜镜,光线通过镜头,再通过反光镜、五稜镜的反射,最后到达眼睛,所以我们从光学取景器中看到的景物是以光速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而单电相机使用半透反光镜和五稜镜,我们在电子显示屏或电子取景器上看到的景物,实际各占一半来自光路中传递来的信号。
固定式半透镜
半透镜固定在相机中原本是反光镜的地方。从镜头进入的光线中,有一部分被反射到机顶,给测光和对焦系统使用;另一部分透过反光镜射到图像感测器上,用来取景、成像。半透膜损失的光线约为1/3EV,不是30%。

优势特点
口袋机大小,专业机性能
以“卡片之薄,单眼之用”的理想下成就的“单电”类相机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它填补了“需要备用机的职业摄影师”和“需要轻便机型的摄影爱好者”这两大用户群体对数位相机的潜在需求的空白。
比準专业DC更出色的画质
通过高素质镜头群以及组件的支持,单电相机实现了比準专业DC更出色的画质,同时,兼具DC的强大的功能可拓展性,比如艺术滤镜、高清视频等功能。
更小机震,实时相位检测自动对焦
无需抬起的半透镜,避免了单眼在由于反光镜抬升和下降所造成的振动,保证了相机的连拍优势和弱光环境下更小的机震;同时,由于将一部分光路反射到AF感测器上,无论连拍还是视频拍摄,都能做到实时相位检测自动对焦。
大大提高拍摄成功率、减少回放次数
通过电子取景器,能预览曝光补偿、直方图、白平衡效果,按快门之前就能知道拍出来的照片是什幺样,非常方便,能大大提高拍摄成功率、减少回放次数。如果关闭所有信息显示,也能得到纯净如五稜镜取景器的效果。
缺点不足
有得必有失。单电在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显像滞后性
这是因为单电的显像需要经过两次互逆的信号转换,外加电路传递也需要时间。也就是说,电子取景器观察到的图像,实际来自电路中传递来的、由光信号转换成的电信号。虽然这种滞后性十分细微,很难察觉,但对于一位优秀的摄影师而言,做到精确取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目前大多数摄影师更偏爱单眼。
耗电量较大
单电採用电子取景系统,这会带来更大耗电量。虽然製造商会考虑到这一点,并相应地採取一些措施,但是电池的扩容无疑会带来整机重量的上升,况且在环保的理念下,人们也更愿意选择节能的方式进行摄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