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扫尘(年节习俗)

(2017-11-19 23:33:46) 百科综合
扫尘(扫房)

扫尘(年节习俗)

扫房一般指本词条

扫尘,又称扫屋、扫房、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寄託了中华民族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掸拂尘垢蛛网,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扫尘
  • 外文名:Sweep the dust
  • 类型:春节习俗
  • 又称:除尘、除残、扫屋、扫房、掸尘

习俗简介

扫尘的传统风俗 ,由来已久。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準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叫“扫房”。在年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用青竹叶与柚子叶绑在桿上清扫屋顶天花、墙壁上的尘垢蛛网,谓之扫去“穷运”、“晦气” ,来年清吉。
扫尘扫尘
除了扫屋外还要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等。大江南北,乾乾净净迎新春的气氛。民俗专家表示,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
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準备。民间将年尾廿三/廿四称为扫尘日。每逢春节来临,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乾乾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中国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託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来由传说

据《吕氏春秋》中说,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特别的是,掸尘时要用稻草和一根比人的身高还长的木棍扎成长扫把,将房子屋樑上、墙角的灰尘和蜘蛛网等髒东西打扫乾净。然后把那些稻草留着,等除夕夜吃完年夜饭后,再点燃稻草,供男人们跳“火墩”。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